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茹燕玲 《新闻爱好者》2011,(12):157-158
如今大众媒介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面对大众媒介对文学的种种冲击,有人悲叹。有人雀跃。悲叹者认为,大众媒介营造的是具有巨大震撼力的视觉文化.当人们习惯于平面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视觉享受后.就不会再去阅读深度的、个性的、精英的文学了,大众媒介宣告了文学的终结;而雀跃者则认为,大众媒介的技术优势、受众优势,为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给文学嫁接了长空搏击的翅膀。笔者持后一种观点。  相似文献   

2.
台港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前,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的文学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新时期以来,台港文学令人瞩目的成就使人们看到了当代文学的另一新天地。与此同时.对于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学的研究,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逐渐形成了研究的牡观。在这个领域中,王宗法先生是拓荒者之一,多年来他辛勤地耕耘,硕果频频。新近问世的《台港文学观察》,是他奉献给台港文学研究的又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3.
贺予飞 《出版科学》2018,26(3):49-54
网络类型写作现象的持续发酵产生了网络类型文学,它的崛起与媒介大有关联.数字化传媒技术加速网络文学的类型化进程.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将网络类型文学推向大众,引爆全民阅读与娱乐的潮流热点.在媒介特性下,类型文本共性应运而生."传媒话语"演绎着市场经济衍生的"消费逻辑",逐步构建和影响文学格局,同时又颠覆传统文学场的法则与秩序.商品属性的强化、伪个性化类型的滋长、读者的精神迷途与官能退化、写手生存焦虑的增长等成为网络类型文学的发展症结.  相似文献   

4.
多年研究武侠文学的西南师范大学教授韩云波从2002年开始注意到,除了港台的武侠文学作者外,在大陆也存在一批武侠文学爱好者。他们自发地写作,先是发表在网络上,进而进入纸质媒体,一点一点引发众人的关注。这一波大潮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末,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马季 《网络传播》2010,(4):96-96
目前,中国网民接近4亿人口,在线阅读人群和宽带拥有量均占世界第一位。文学领域也因此经历了一场重大变革,特别是2004年博客出现之后,网络写作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内容。在网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仅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就已突破百万,5000万读者通过网络、手机和手持阅读器阅读文学作品,文学网站的日浏览总量超过6亿人次,日更新字数突破2亿字节。值得重视的是,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超越上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入主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态--多媒体文学。多媒体文学具有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特征,有助于解决传统诗学话语中言、象、意之间的矛盾,其立体化表达方式也满足了人们的多感官需求。但是,文学的多媒体性也致使文学想象性韵味丧失,导致了人们艺术欣赏感觉钝化和产生懒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多媒体文学消解历史深度的后现代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尝试着对"文学的终结"这一命题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
望昭晖 《新闻世界》2014,(7):338-339
影视产业的繁荣促成了影视媒介与文学更广泛的合作,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银幕走向大众。本文分析了影视之所以吸引文学的特性,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影视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并试图探寻出推动影视和文学达到互惠双赢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易淑琼 《图书馆论坛》2012,32(5):98-104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崔莹 《今传媒》2011,19(3):56-5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每一个普通大众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社会动态关注热点话题的便利,激发了大众通过网络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愿望,满足了大众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话语权诉求,公民权利通过网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公民通过网络行使着自己的权利督促着社会问题的解决体现着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民主,而在另一方面利用网络的自由大众也表现出理智的缺乏扭曲了事实的本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害,构成了多数人的暴政。在大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中,媒体作为舆论的引导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对于新闻传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将直接影响着网络民意的走向,择取正确的传播策略保持新闻传播的敏感性才能有效规避网络暴政的风险,促成网络民主的形成,推动中国新时期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者.盛大文学不仅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网络原创文学平台.其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分门别类地覆盖了文学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这些雅俗共赏的资源能够满足影视、动漫等不同形式转换的需要.使盛大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文学版权运作中心.以此为基础.盛大文学积极实施“全版权运营”.推动实体出版、无线阅读、影视、动漫、游戏等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婷 《新闻传播》2009,(9):74-74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博客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形势.引起了“千树万树博客开”的博客文学热。从传播学看,新兴的博客文学和传统文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具有交互性和差异性.本文通过这些分析和探讨博客文学特色传播来概括出博客文学这种新的文学样式的鲜明特征.对于认识博客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原创文学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由原创文学衍生的产业链也相继红火起来。本文从原创文学网站、网络原创文学的作者类型和网络原创文学的作品分类入手,对网络原创文学作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严兰  李翠 《新闻世界》2010,(7):198-199
如今,大众媒体已不仅仅是文学的载体或介质,还形成了新的文学传播语境,并在拓展文学生产和传播空间的同时,引发了作家、编辑、受众等文学群体的变动,在文学话语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文学畅销书逐渐形成了以媒体为轴心的发生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Click是弹指击键的声音,是信息高速公路上人潮奔涌的嘈杂脚步。遥想今后,购物在click,治病在click,游戏在click,打仗在click,谈情说爱也在click……文学当然也难逃芯片和网络的一统天下。这可能是传播技术对未来文学演变最大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网络书评也在冲击着传统的书评市场.网络书评借助于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建立了一个开放式的图书阅读与交流的平台.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很难达到的,这种大众性的书评活动.因其网络用户平等参与网络社区活动的身份特征.使得网络评论的发言是平等的.基于这种大众性的平等.使得网络书评的品质与公信度较为客观和公正.因为对于同样一本书.网络用户拥有一个低门槛的言论发表空间.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开创了一个有效的观点撞击空间.而其他网络用户可以充分参照不同的甚至相左的意见.来定夺自己的图书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6.
谢婷 《报刊之友》2013,(9):45-46
随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网络上、电视上各种关于莫言的报道扑面而来,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近两个月以来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解读分析大众媒介的新闻框架报道对文学生活建构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大众媒介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事件报道中,报道内容娱乐化,大量对“消费莫言”进行渲染和报道。媒介在报道以莫言为实例的新闻中,应重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相似文献   

17.
传媒是文学活动发生发展必不可缺的要素,从传媒多元化的角度去分析当下文学,我们可以观察到两种变化趋势:一是从单一到多元的"裂"变,一是从分散到聚合的"聚"变。文学裂变与聚变是辩证统一的,这两种变化趋势,也正是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文学蓬勃兴起.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网络虚构类文学呈现强盛发展势头,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则陷入低迷局面.本文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了剖析,进而探索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与网络文学融合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原本只应用于军事的网络,如今已涉足媒介传播的各个方面。面临网络媒体的强势登陆,电视这种传统的大众媒介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通过对于网络与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在特征和属性层面的比较,为电视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建言建策。  相似文献   

20.
当下网络观念深入人心,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不言而喻。上网购物也成了很普遍的事情,这一切使人们对网上超市商务系统的开发兴趣大增,针对此问题,通过本文领略这一系统的开发过程,从而揭开网上超市商务系统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