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新媒体崛起,多种文化与价值观融入,多元利益产生,推动公民社会成长,报纸的传播对象已经不是仅能倾听的受众,而是具有主观选择性和参与积极性的新型受众。本调查2012年7月1日至30日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来了解受众接触"全国两会"新闻的媒体接受习惯与动机以及媒体报道对受众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调查结论、提出建议,服  相似文献   

2.
朱琪 《新闻记者》2008,(10):49-52
每年的"两会"都是一场新闻大战,尤其在新媒体发展迅猛、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新时代,各大媒体无不竭尽全力,力争吸引受众的眼球.2008年3月5日,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对上海19个区县31l户家庭的电话调查显示,上海市民了解"两会"资讯的首要途径是电视(65.22%),其后依次是网络(14.13%)、报纸(13.04%)和广播(4.35%).  相似文献   

3.
曹雁 《新闻世界》2011,(9):121-122
本文对当下热门的社交媒体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认为社交媒体的从传播模式到传播内容都与传统媒体有较大的不同,并揭示了社交媒体会加剧受众的媒介依赖,造成受众的碎片化生存。  相似文献   

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近年来新华社新闻业务改革的指导方针之一。在今年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代表新华社党组正式提出,要把"群众需要"作为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就国内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尤其是对新闻文化的需求;就海外而言,新闻业务改革的推动力是受众对新华社播发新闻信息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为落实新华社党组的要求,近年来,新华社在两会报道、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报道过程中,进行了多项受众需求调查和媒体用户调查。2007年1月29日至2月9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媒介市场调查研究中心和新华社营销总平台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两会报道群众需求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两会的关注点与信息需求,为两会报道更好地把握需求、服务百姓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受众最为广泛、互动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之一。全国“两会”作为备受关注与热议的重大会议,自然成为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成果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相关短视频报道中,报道样态实现了多元创新,受众体验完成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3日至3月1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两会报道中,电视媒体聚焦基层代表、受众需求实施全媒体播报,在报道风格、表现形式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尝试转变,做出有益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张勤 《中国记者》2012,(3):20-21
两会专题微博,集束受众注意力2010年广东两会《羊城晚报》、金羊网首开报纸、微博互动的全新报道模式;2012年一些报纸开设大型两会专题微博,将传统网站的专题网页与微博相结合,设置“微发言”“微直播”和“微访谈”来分类汇总两会资讯,并链接代表委员、媒体记者微博群,加强与受众互动,聚拢人气.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及时了解、充分把握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新华社于1月25日至2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抽样调查,围绕近期舆论热点和今年两会报道的需求和关注点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分层抽  相似文献   

9.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曾佳 《声屏世界》2012,(4):27-28
每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既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新闻媒体角逐竞技的盛事。世界的目光关注“两会”,海内外媒体云集北京。从2006年开始,笔者随江西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组赴北京参与报道,一次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次次与境内外新闻媒体角逐.“两会”于我。却次次如新。责任和使命驱使我们不断发现、持续创新,置身全国“两会”这个新闻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是兴奋而忙碌的。  相似文献   

11.
魏铭  王晓宁 《青年记者》2017,(23):108-109
全国两会作为一个可预测的新闻事件,每年都会成为各家媒体大显身手的舞台.凤凰网2017年的两会报道以“民本”为新闻理念,形式较为活泼,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凤凰网两会报道的内容特色 1.注重人民的心声和愿望 媒体在策划专题报道时受到媒体定位、编辑风格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凤凰网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报道模式,注重反映人民的心声和愿望.在以“让改革更带感”为主题的两会专题策划中,凤凰网推出“基层代表委员”栏目,主要采访基层代表委员,如农民工代表朱雪琴等,让他们讲述自身的履职历程以及基层群众的生活与需求,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二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14.
《新闻记者》2014,(1):20
2013年12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治理与国家安全"论坛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布"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时下中国民众接触媒体频率的排序依次为: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和杂志,其中电视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最高。受访者眼中国内媒体的可信度高于海外媒体,排序依次为中央媒体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16,(4):59
1月11日,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发布了《媒体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调查显示,目前在受众群上,传统媒体仍略胜一筹,但新媒体正在"迎头赶上",尤其是社交新媒体使用频率极高。在对新闻信息的获取上,新媒体因"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民众偏好更高;但在重大新闻及突发事故报道上,民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度高于新媒体40个百分点之多。受众数量:传统媒体仍胜一筹本调查内容包括民众对媒体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楠  余睿 《新闻记者》2005,(5):17-19
每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然而,据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表明,33%的受众担心“报道没有好的方式,为广大群众所关注的‘两会’内容没有通过好的形式介绍出去”;其次是担心“报道缺乏深度和广度”,占29%。可见,“两会”报道的可读性还有待加强,需要从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加以努力,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报纸争取到更多的读者,同时实现媒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广播受众对各媒体的接触情况与广播竞争生态分析1一、广播受众媒体行为较为活跃,广播收听习惯稳定,网络、移动终端成为重要媒介。调查发现,广播受众对各媒体的接触行为相对较为活跃,超过51%的受众接触的媒体数量在3种以上,接触2种媒体的达到33%,大众媒体已深入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各媒体中,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  相似文献   

18.
20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汲取以往全国"两会"报道的成功经验,通过大数据报道与媒体融合,积极与央视对接,走出甘肃看甘肃,为受众传播了"两会"期间的内容信息。技术突破与全媒体的运用,成为2015年"两会"期间省级卫视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两会,越来越受到媒体和受众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且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受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比如经济、国防、教育、医疗、住房等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地方报纸“两会”报道创新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地方报纸而言,如何在两会新闻大战中打造出自己的看点和亮点,既是适应受众渴求享受一年一度新闻盛宴的需要,更是媒体自身竞争与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大量的成功实践,就两会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