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着眼未来,合作共赢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社会化已成为时下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趋势,网络社会化而带来媒体传播的新变革,新兴的媒体在传播的交互性与即时性、信息海量性与共享性、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受众的个性化与社群化方面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特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空间的  相似文献   

2.
赵聪 《报刊之友》2013,(9):61-62
公民新闻与社会化媒体的融合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正在滋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暴力便是其中之一。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新闻对网络暴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公民新闻强调信息的片面真实性相关,也与公民新闻传播主体的情绪化、非理性特点相关,同时也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孙继奎 《新闻世界》2013,(10):104-105
新媒体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信息的传播渠道也更趋社会化和分众化。本文描述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探讨了网络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吸引受众注意力,扩大媒体品牌影响力。并就网络舆情引导、突发性事件报道方面网络编辑应具备的素养等进行了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4,(7):45-49
公益2.0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公众利用网络媒介的公益参与度,也对民间公益组织的网络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民间公益组织运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与利益相关者开展有效的互动,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传播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其网络传播综合能力仍亟待提升。民间公益组织应强化其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升其网络传播的公信力和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信度,同时应与支持型公益组织持续合作,增强其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并结合自身公益服务定位,优化网络传播的流程,以增强网络传播力,最终形成新型公益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媒体时代,媒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我国信息传播环境和舆论生态格局,变革着舆情生成与传播机制.文章系统分析了社会化媒体舆情传播机制,指出共情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化媒体舆情热点的触发模式之一.社会化媒体基于特定的网络空间关系,存在不同的舆论自净化现象,存在基于网络表达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群体极化情形,以及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新型议程设置功能.文章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独特的舆情生成和传播机制,给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社会舆情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微博、微信出现后,全国性网络论坛遭到了普遍打击,但部分地方性网络论坛因其使用人群的接近性以及专业化的服务内容得以发展。本文将以玉溪市高古楼论坛为例,分析地方性论坛在转型过程中利用其自身的传播优势,以服务型社会化媒体发展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同时,以高古楼网站为例,分析其在网络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可采取的相应措施,以期待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区域论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媒体已经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和“规模化”的未来图景,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网络口碑的传播,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本文在对社会化媒体和网络口碑的定义、类型、特征进行理清和分析,从社会化媒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入手,解释了社会化媒体中的口碑信息传播特点及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作用,进而从挖掘接触点、沟通共识和价值扩散三个维度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主张.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竞争格局,报纸媒体试图通过媒体融合以期在媒介竞争中获得优势,而报纸媒体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成为新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以《钱江晚报》新浪官方微博为例,通过分析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其微博传播在运营管理、内容传播以及形式手段等三方面的特点,以探讨都市报在面临新媒体转型时应具备的新媒体网络角色定位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发展,为民众话语权的开放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拓展了话语空间,同时也为滋生和传播谣言提供了条件。因此,从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谣言的传播特点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媒体自身、网络用户和政府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规避网络谣言的策略,推动网络传播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一、什么是"新媒体"?媒体是一个不断演化、具有很强自适应能力的传媒集群。因而,"新媒体"是一个有时间维度的概念,在人类传播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新媒体"出现。我们平时常说的"新媒体"实际上是指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媒体,即"网络新媒体"。"新媒体"是有明确的界定的,它应具有与以往媒体相区隔的独特的传播特征。比如说,交互性就是"网络新媒体"最重要、最富特色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以后的第四传播媒介,以其巨大的存储量和迅捷的传播速度在当今信息沟通与传播中凸显不可替代的传媒价值。网络媒体不同于以往旧式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于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它实现了即时性、海量性的互动式传播,利用强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代,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元化的新媒体形态出现在社会空间中,为大众的日常交流、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而言,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化、共享化的信息空间,大众的自由言论也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塑造良性的网络生态空间。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与舆论引导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传播与引导的具体建议,旨在基于当下全民网络狂欢的背景下净化网络空间,引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观望期、公开期、问责期、沉寂期。突发事件网络传播呈现新特征,自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传播对网络谣言的形成有三点启示: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谣言散播。  相似文献   

16.
在Web2.0基础上形成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形成了社会化生产、职业化生产和智能化生产三者并存的状态。社会化生产包括公民讲述、官方发布两种方式,职业化生产则包括媒体复述、记者改写、记者代言、记者创作、记者策展等五种方式,智能化生产即智能生成新闻。这诸种生产方式促成了全体社会行为主体都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新媒体语境下的这一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使传统媒体时代的"我-他"传播,转变为"我-你"传播和"我-我"传播,从而获得了新闻生产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网络迅速洗牌、编织、重新搭建,基于此,一种以互联网为切入口、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的新型媒介形态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加速新媒体的渗入,带来信息传播主体的转变,信息生产与分发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进一步催生媒介生态结构与环境的新特征.本文通过阐述和梳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社会化特征,以期更好地把握时代趋势,更好地理解新媒体环境,为新时代的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防范和化解平台型媒体建构进程中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文章从平台型媒体的学理内涵与基本特征入手,分析网络传播格局中意识形态风险的趋向与类型,指出平台型媒体具有数据资源的聚合性与吸附性、内容生产的开放性与多元性、技术平台的连接性与智能化、媒体把关的专业性与导向性以及信息传播的节点化与圈层化等特征。平台型媒体在连接资源和聚合用户的同时,面临主流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弱化、西方势力网络意识形态渗透、“群体极化”的网络舆情传导、平台技术理性与媒体价值理性失衡等多重叠加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结合网络意识形态风险去中心化、智能化、隐蔽性的新趋向,提出平台型媒体规制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路径,即强化网络主流思想舆论引导、重塑媒体平台的把关机制、依托需求价值链开展用户网络意识形态教育,以期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郭静  杨庆国 《今传媒》2023,(1):132-135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信息技术对传播领域、学科构造及传媒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智媒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布局调整、国家重视网络与新媒体行业发展、媒介技术推进与传媒产业发展转型、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大量应用对人才的需求,使得“网络与新媒体”高端人才成为市场急需。基于此,本文提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新文科发展背景,立足地方发展要求,着重从价值塑造、能力导向、知识传递、素养培育四个层面来培养新闻传媒人才,并努力形成能够满足媒体融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时下,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再到新新媒体(更加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社会化媒体),媒体业正在经历着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刊、移动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等。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等优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传播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