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由疏到密的不断充实的发展历程,一系列的相关立法行为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制度的构建虽已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存在许多尚待完备之处。文中将通过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制度形成的沿革,对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制度的立法思路和方向进行归纳梳理,并就我国上市公司少数股东保护的相关制度——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控股股东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控股股东及从属公司经营者责任追究制度、监事会制度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股份公司中控股股东滥权现象十分严重,公司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尤其是控股股东义务与责任机制的缺位是其根本原因。刚刚修订公布的《公司法》增加了有关股东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定。对控股股东科以对公司和弱势股东诚信义务,存在着广泛的理论支撑,并富有制度价值,也是完善公司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在对国内外控股股东控制行为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股权结构的特点和当前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基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评价体系。并藉此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负外部性较强,且行业间、不同主、子因素指数间的得分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公司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由此引起的弊端众多,因此,确立、强化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防止控制权之滥用成为各国公司法上的重大课题之一。它关乎到广大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的维护和大众对资本市场信心的维系。本文就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作了剖析,针对我国新《公司法》的不足,提出了以强化控股股东诚信义务为重心的制度构建设想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政府性质和大小股东间代理冲突的制度背景出发,着眼于过度投资的视角对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以2006—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控股股东性质及两权分离程度对现金股利政策抑制过度投资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金股利起到了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政府性质及两权分离程度削弱了现金股利政策的这种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的有效运作是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正常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存在着严重的空壳化问题,控股股东操纵董事会,直接导致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失灵。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建立分类董事会,完善独立董事和董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7.
控股股东因其持股数量超过其他任何股东而对公司的运营决策直接或间接地具有实质控制权,其在行使控制权时,有着只注重自身利益,而忽视公司利益、少数股东利益的天然倾向,因而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控制股东科以诚信义务是西方国家保护公司和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手段。笔者论述了控制股东履行诚信义务的内容、理论基础与救济制度,并探讨了我国制度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对价支付水平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对价支付水平与股本规模、流通股东的持股比例、流通股的股权集中度负相关,与每股发行价正相关,与控股股东性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以及上市时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9.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特殊侵权行为,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关注的重点,在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使安全保障义务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害他人权利的现实问题有了初步解决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中第一次对此明确以法条形式予以确认,可谓一大立法进步。理论上对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来源有尚未厘清之处,对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归责原则、责任形态进行明确的界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股权集中特征,研究控股股东行为对于改善我国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控制权收益是控股股东最大化自身利益的载体。现实决策中,控股股东往往需要权衡公共收益和私人收益哪一个更有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文章从法律保护角度出发,以控制权收益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研究控股股东行为的分析框架。结合我国控股股东的实际情况,将该框架进一步具体化,用来解释我国国有控股公司与民营控股公司的绩效差异之谜。  相似文献   

11.
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公司法必须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不仅有其坚实的公司法理论基础,而且有着夯实的法哲学和民法学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控制股东诚信义务的法理基础,对于我国及时规定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限制和纠正资本多数决的滥用,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公司的法律人格,保障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控制股东出于资本多数决而对公司享有控制权,因而在公司决策中处于特殊的优势地位。控制股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往往利用其优势地位,在行使控制权时侵犯公司利益以及少数股东的利益,控制股东滥权现象在我国股份公司中十分严重。对控制股东科以法律上的义务,平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不仅具备着广泛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公司立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股东有限责任乃现代公司法律之基石。股东有限责任是股东仅以出资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并非股东无贲任。也并非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不必然导致股东有限责任之例外适用。我国公司法应坚持股东有限责任为原则,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为例外。本文主要从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的角度进行论述,并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研究主题落脚于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构建了一个大股东特征、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关系的结构体系。研究发现: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国有控股企业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国有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倾向更加严重;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越明显,大股东成为控股股东时,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更显著,但通过研究大股东深入到管理层,即大股东兼任企业高管问题上发现,大股东兼任高管能够显著抑制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15.
股东平等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近年来,控股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作出不利于中小股东的决策,使中小股东利益受到侵害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法律有必要在司法救济方面加强规定,为中小股东在权益受到侵害或正在受侵害时,提起司法救济提供可能。文章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外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中小股东权益的司法救济与保护的途径——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  相似文献   

16.
鼓励大力投资兴业以发展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根本战略措施;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是世界各国公司法普遍奉行的两大理念.基于上述两个角度,我国应该建立以股东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以此对我国新公司法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频频曝出上市公司因违规对外提供关联担保而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重组的案件。有的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优势地位控制上市公司,并向自己控股的企业进行恶意担保,甚至还有的上市公司缔结相互担保条约。上述种种行为不仅增加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且损害了公司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的立法缺陷以及改进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在对目标公司小股东权利保护的法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法》修改前后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别从收购人、目标公司管理层、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角度来探讨目标公司小股东权利的保护措施,并提出有关上市公司收购方面的法律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的设置为平衡公司内部利益关系提供了一种折衷手段。这一制度作为一种利益补救方式,它既保证了控股股东意愿的实现,又保护了持异议意见的小股东的权益,给他们以退出公司的出路。我国新《公司法》确立了这一制度,但规定的并不完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