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我国名数学家苏步青(1902—2003)回忆17岁那年东渡日本留学的情景所作的《外滩夜归》两首诗中的一首,1902年,苏步青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带溪村,12岁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浙江省第十中学,15岁时,为了证明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二  相似文献   

2.
付其标 《现代语文》2008,(10):46-47
读《赤壁赋》,我们很容易体会出苏轼的情感线索:乐——悲——喜,那么,苏轼的情感有哪些复杂的内涵呢?本文拟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定位 ]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情怀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味和鉴赏写景、抒情、议论相交融的艺术特点。本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散文 ,抒情色彩浓烈。这需要学生从语言入手 ,品味语言 ,理解文意 ,欣赏玩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切入 ]1 怎样了解苏轼 ,读懂苏轼 ?课前布置问题“苏轼是少见的旷世奇才 ,你所了解的苏轼”。本文意蕴深远 ,哲理与诗情高度融合 ,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时的处境 ,就很难感受到他那种正直、傲岸的人格 ,也很难理解他矛盾痛苦、听任自然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的思想情感。2 我们刚学过《念奴娇·赤壁怀古》 ,…  相似文献   

4.
《赤壁赋》笔优美,采飞扬,骈散结合。写景部分精警凝练。形象鲜明。议论部分自由豪放,恣肆雄健。许多句子都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特别便于学生诵读。因此。我准备从读入手。把欣赏品味语言作为重点,与学生进行赏析性交流.让学生走进本,与作对话,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在全写景、抒情、议论的巧妙融合中体会到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李密,晋初散家,曾任蜀汉尚书郎。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就是其中之一.李密是蜀降臣,出任吧,对新朝不摸底细,祸福难测;  相似文献   

6.
赵彬 《文教资料》2010,(23):10-12
本文作者重读前后《赤壁赋》,觉得教参对文中情感梳理过于简单和草率,于是以两篇文章为依托,联系当时苏轼的境况和时代背景进行新解,重新梳理情感,情感脉络应为贬抑之悲—暂得之喜—今昔的碰撞之悲—哲学超脱。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1.掌握积累“既望、属、如、泓、倚、愀、危、缪、赋、卒、曾”等词。积累“清风徐来,白露横江,如泣如诉,月明星稀,沧海一粟”等短语。  相似文献   

8.
《赤壁赋》的重点是第三段和第四段。这两段中,苏轼借主客问答的方式,围绕“变”与“不变”这一核心话题,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何伟 《学语文》2014,(5):19-20
一、情景描述2013年宣城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我抽中的题目是《赤壁赋》。前半节课的教学很顺利。但是当我引导学生开始第四段学习的时候,碰到了我预料未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赤壁赋》是一篇美,也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创作方面的体现。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不同于一般的散。教学此,不仅要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要让他们深刻体味章的内涵。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章的形式美,忽略对章内容的赏析,我觉得有些偏颇。所以,在品读优美句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思想,是本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赋。 这是一首散文诗。 这是一个哲理故事。 这是一篇抒写心情的文赋。 这是一篇因景生情、因情入理的抒怀之作。  相似文献   

12.
13.
苏轼两篇《赤壁赋》在叙事学方面的建树,体现在叙事学的叙事时间、环境、情节、视角等多个方面。两篇赋作的内容和主旨的各异,表现出文章叙事手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在叙事时间上的承接性、叙事环境上支配与从属互现、叙事情节的多变性、叙事视角的聚焦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与后世者游的《赤壁赋》教学要彰显出文本价值,更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精心创设学习情境,用心设计学习任务,适度改变言说方式,尽可能减少由时空距离带来的隔膜感,努力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使学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灵魂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命运经常和人开玩笑,苏轼与许多先贤后进一样生不逢时,他在中国古代那个畸形社会里,纵有浑身的才学,却也只能在仕途的案板上作鱼作肉。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体会情、景、理交融的写作艺术 3.体悟苏轼乐观旷达的胸襟,学习在逆境中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与背景 新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好几年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三维目标的要求已为人所知。目前,大多数老师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设置,从备课上看都能较好地体现出来,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8.
问:苏轼在"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团练副使"系何官职,苏轼在黄州处境如何? 答: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被逮入狱.十二月释放,次年二月初抵贬地黄州.苏轼的正式官衔是责授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水部员外郎为水部(工部第四司)副长官,检校有寄衔之意,非实授之官,团练副使系地方军中助理,但也只是挂名而已.  相似文献   

19.
深以为古今文坛,苏子之才,堪比李白,无人能及。《赤壁赋》的文风文思文采更是古今独步。借摹江、月之景,寄抒江、月之情,再寿江、月之理。情因景生,景因情合,借物喻理,境由曲现,情景交融。由叹而悲,由悟而喜。苏子之思,尽显其中。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赤壁赋》以其优美的词、深厚的意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在景、情、理的处理上,此赋达到了浑然天成、妙合无垠的境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