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快乐习作"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习作教学新理念,它提倡作文教学游戏化,主张学生是快乐习作的主体,在课堂上应积极主动地参与,积极主动地评价,积极主动地写作,使快乐始终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习作的一切外部条件,设计游戏情境,引发一个又一个兴奋点,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游戏,尽情地参与游戏,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以实时之激情做实时之文章,  相似文献   

2.
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教师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应该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到快乐,因快乐,因自由而进行写作。希望学生能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产生对习作的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小学生是不会写作的,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写作。教师在强势推进作文教学、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落入到权威的窠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超越儿童的言语特征,轻视儿童鲜活动感的生活体验,作文课成为习作制造课。游记习作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快乐体验,在观察和感受中体会游玩乐趣,在快乐表达中提升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特别是中年级的积累训练,不但是积累语言的开始,而且是习作中的重要转折阶段(从写话到写段的飞跃)。因此,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有序、有法、有趣地去积累写作的材料,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爱上写作,真正地愿意与人分享自己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注意积累作文素材,以开阔学生的作文思路,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通过教与练、扶与放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习作,将改变学生的畏难情绪,使他们逐步养成勤于动笔、快乐习作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习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造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好实践活动,引导儿童积极探索,体验儿童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自由表达真情实感,享受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造有趣的实践活动来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好实践活动,引导儿童积极探索,体验儿童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感.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自由表达真情实感,享受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习作教学指导,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定好目标,让学生快乐写作;奠定基础,让学生积累素材;发挥特长,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习作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教师只要握好习作教学的"金钥匙",学生将会更顺利地跨进写作的大门。一、握好第一把"金钥匙"——激活与关注生活1.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激活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习作教学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习作教学的难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写作动机不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试图使习作和生活融为一体,让习作改变学生的生活,并通过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实践证明,恰当地激发写作动机,能使学生习作由教师的一厢情愿,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使作文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之一。赏识教育可以运用到各项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创设赏识氛围,把它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充分舒展学生的心灵、发展其潜能,让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习作之路,有效提高习作效率。1构建平等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表达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主动的  相似文献   

12.
习作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是一大难题。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不高,畏惧写作,教师怕上习作课,更怕改习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笔者对提高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效率作了一些探索。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习作有兴趣,让他们体验习作的成功和快乐,学生才会想方设法调动自己的知  相似文献   

13.
唐黎 《教书育人》2014,(10):23-2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起步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习作《文具》为例,谈谈起步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在学生习作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写作的活动中,诱导学生满怀激情,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学生的习作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遏制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习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作训练的起步阶段,本阶段对学生习作的训练不应局限于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应唤醒学生对习作资源的整理开发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逐步培养学生完善有条理的写作思维。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入手,浅谈习作素材库建立的重要性,并针对性讨论如何科学构建、运用习作素材库,盘活学生习作,着重以课例分析为载体,浅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运用写作素材库,使学生习作言之有物,提高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7.
习作教学是所有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情,也是学生最苦恼的事情,教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学生苦于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习作教学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徐燕秋 《广西教育》2012,(18):70-70
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既写不好,也不愿写。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把习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呢?对此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一、阅读中积累素材,生活中激发灵感 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饶俊涛 《贵州教育》2022,(19):32-33
怕写作是初学者的普遍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取系统措施,可以让不少学生从怕写作变为爱写作。具体来说就是:可以从生活到课堂、学生到教师、学生与学生多方面结合教会学生习作并提升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刘霞 《教师》2012,(34):59-59
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现象长期存在,笔者试图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长期积累,指导学生进行想象习作等方面着手,以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之目的,让学生自由习作,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