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反商业贿赂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定义、犯罪主体、证据原则等法律范畴,借鉴国际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法治经验,使我国的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发挥应有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
商业贿赂作为最主要的一种贿赂形式,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本文拟通过对我国反商业贿赂行为立法的现状和缺陷的分析,提出对我国反商业贿赂行为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国商业贿赂在我国频发,危害了我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监管和惩处力度不够是根本原因。治理跨国商业贿赂,首先要从政府行为的透明与公开入手,最大限度地消除其产生的土壤;其次,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再次,加大对跨国商业贿赂行为的打击力度;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商业贿赂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西方发达国家对商业贿赂不仅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成功的治理经验。在我国,对商业贿赂问题的关注尽管刚刚开始,但人们对此并不陌生。当然,由于起步较晚,许多东西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商业贿赂在教育系统的表现及其防止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一、相关概念及内涵诠释1.商业贿赂概念的提出及内涵。商业贿赂属于法律概念。在我国,法律意义上的商业贿赂概念首先不是在法典而是在学者的教学、学术活动和著述中出现的。这是因为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对商业贿赂的…  相似文献   

5.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要件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的商业贿赂行为尚未得到有效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违法犯罪活动,其触角已伸入到社会上许多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为此,“两高院”先后联合公布、印发了《罪名补充规定(三)》及《适用法律问题意见》,以“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犯罪”替代原来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贿赂犯罪”,并就当前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问题提出部分意见,从而更加有利于打击日益猖獗的商业贿赂犯罪。然而,此两次仅是有关罪名的改变和部分法律的适用,该罪构成要件并未明确改变。为了加强经济刑事立法,规范刑事执法行为,尚需进行犯罪要件修正,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有利于开创我国商业贿赂犯罪体系,建构惩防职务犯罪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政府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概述作为开端进行论述,详细地剖析了政府采购中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表现形式、出现的原因、所造成的危害,进而总结出这种行为的构成要件,然后阐述了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这一行为存在的法律漏洞、域外政府采购法制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在此之后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界和实务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许多问题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影响了查办商业贿赂犯罪的效果。本文试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的概念和特点作出阐述,对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商业贿赂犯罪的规定进行研究和探讨,获得对商业贿赂犯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犯罪事实法律体系的构想,为治理商业贿赂,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提供立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业贿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且危害极大。从经济体制转型、市场信息不对称、理性经济人追求效益最大化三方面的分析可知,商业贿赂的出现不可避免。因此,我国要协调运用多种措施来治理商业贿赂。我国商业贿赂法律规制存在着商业贿赂范围界定不清、立法分散不成系统、行政制裁力度不足、刑事立法存在缺陷等问题。为此,我们一是要在立法方面对商业贿赂法律规制进行完善,二是要通过其他方面及手段的配合对商业贿赂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犯罪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犯罪,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惩治商业贿赂行为,制定了整套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存在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商业贿赂的遏制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对商业贿赂的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民社会是反商业贿赂的社会基础;公民社会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可以成为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有力补充;成熟的公民社会可以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提升廉洁者的道德满足感,并加大贿赂的道德成本;公民社会对反商业贿赂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提高商业贿赂被发现和惩处的概率.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社会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公民社会在反商业贿赂方面的作用还十分有限.要形成国家与社会反商业贿赂的合力,就要高度重视公民社会反商业贿赂功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关系营销理论已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指导思想。但在实践操作中出现了商业贿赂与关系营销认识的误区,甚至把商业贿赂作为了关系营销的替代品。对关系营销和商业贿赂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二者之间的界定,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对于防范关系营销变质成商业贿赂以及防止利用关系营销进行商业贿赂均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准确界定商业贿赂的受贿主体是正确认定商业贿赂的前提,受贿主体应当分别从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这两个角度进行考虑。无论是从商业行贿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商业受贿的角度考虑,受贿主体都不包括商业交易实际承担人,这一点对于正确认定商业贿赂以及完善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法第387条第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须以“账外暗中”收受回扣为成立要件,但是,实践中已出现用规避“账外暗中”的方式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反商业贿赂的现实已经凸现出我国刑事立法的局限。因此,取消单位受贿罪中的“账外暗中”,使刑法第387条第1、2款规定的单位受贿罪构成要件趋于一致,无论是出于刑法理论的分析还是反商业贿赂的实际需要,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4.
市场公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目标,这根源于市场游戏规则、市场行为正当性以及价值规律作用发挥的需要.而商业贿赂存在的危害性是腐蚀市场主体之间的机会平等,其本质是对市场公正根基的噬啮,这反衬出反商业贿赂的落脚点是对市场公正的修复.为回归到这一原点必须依赖于双重机制的建构:机会平等的内部规则设定和商业贿赂治理的外部长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商业贿赂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对治理商业贿赂犯罪高度重视,但对有关商业贿赂刑事政策理论研究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我国刑事政策在商业贿赂领域的具体落实。主要从刑事法角度界定商业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进而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归纳其危害性,力求从刑事政策理论层面上对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犯罪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犯罪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经济往来领域不如商业活动领域明确,不能用经济往来领域来界定商业贿赂犯罪发生的范围。商业贿赂所涉刑法罪名中"利用职务上便利"规定中的"职务"一词应作扩大解释,不宜作职务和劳务的区分,凡是能对商业交易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职务活动,均能称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理解商业受贿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时,可把是否违背职责作为限制条件予以考虑,以体现商业贿赂犯罪与公职贿赂犯罪的区别,起到限制商业贿赂犯罪外延过分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的蔓延,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滋生了干部腐败,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因此,分析商业贿赂的形式、危害、产生根源,从而寻找治理对策,惩治商业贿赂,净化经济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教领域成为商业贿赂进攻的主要对象之一。高校商业贿赂玷污了高校形象、损害了师生利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治理高校商业贿赂要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罚并重的惩防体系,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笼子。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新罪名司法解释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罪名存在不符合构成要件、不当扩大犯罪主体外延、没有体现犯罪本质和与刑法罪名体系不协调的问题,值得商榷。我国《刑法》应当建立公务受贿罪、业务受贿罪和商业受贿罪的贿赂犯罪体系,并且重定贿赂犯罪的罪名,分别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受贿罪和商业受贿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