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末新政意味着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中国新式教育进入了“大跃进”建设的快车道,但同时也处于毁学暴力事件的多发期.毁学风潮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民变事件,虽然多因经济利益受损而起,但同时也反映出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精英与民间文化等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之间文化的冲突和文化资本的争夺.毁学风潮无疑阻碍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折射出清政府迷信公权力,而漠视底层民众感受和利益的新政改革,具有鲜明的非民主性和非正义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清末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初,科举制度的停废使现代教育制度在乡村获得很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乡村教育矛盾的不断激化,教育冲突日益激烈。毁学是一种群体性破坏新式教育的暴力行为。清末十年间,毁学事件在各地乡村屡屡发生,几有遍及全国之势,对刚刚起步的乡村教育现代化产生很大影响。几十年中,新、旧教育的冲突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直困扰着中国乡村教育,是导致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步履蹒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政的推行意味着新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移植,然而也引发了毁学暴力风潮.毁学风潮作为一种群体性的民变事件,固然多因经济利益受损而起,但作为舶来品的新学堂疏离于中国本土社会、难以获得中国基层社会民众的认可,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层次原因.移植而来的教育制度缺乏与中国本土社会的关联,而只是作为"陌生的他者"存在于中国社会之中.从清末毁学事件可以看出,任何一种新教育制度的引入,都需要契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新教育一方面应引导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亦不能离开社会的现实,否则不仅会遭遇有声或无声的抵抗,而且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近代新式教育洪流的裹挟下,构成明清徽州教育资源主要内容的族学,接受新式教育思想,推广新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启了近代转型的步伐。清末徽州族学的转型建立在对传统族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先前维系族学发展的各种款项被悉数移作学堂经费,从中不难看出徽州宗族兴学重教传统的一贯延续。时代局限性与乡村社会的实际运行特点,决定了清未徽州族学的转型只是一个开端,进入民国以后,新式族学依然担纲基层社会初等教育重任并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 ,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 ,引起了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在中国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民族生存危机和传统文化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 ,文学领域里出现了众多的思潮 ,如经世致用文学思潮、学习西方文学思潮、人文精神文学思潮、文学通俗化思潮以及文学复古思潮等。这些文学思潮对近现代的词学批评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为词学批评的专业化开辟了道路 ,解放了人们的词学观念 ,更新了词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拓宽了词学研究的领域。从此 ,中国的词学批评由传统模式向“现代”转型。本文打破了就词学批评研究词学批评的传统格局 ,避免了词学批评研究方面的单一化和片面性 ;同时 ,把词学批评放在各种文学思潮中进行研究 ,也为中国词学批评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7.
杨丽 《成才之路》2012,(4):15-15
晚清社会转型要求教育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向为"治世之教",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世俗化及相应的普及化。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从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8.
宣统元年(1909),江西宜春发生了一场毁坏新式学堂的社会风潮。清廷及地方政府从不同立场对事件做出各种应对,而士绅、乡民以及社会舆论界几乎都对政府的作为不满。这反映出在乡村社会转型期中,社会各阶层对国家新政的不同理解,进而导致了各阶层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矛盾不断激化,冲突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9.
清末警察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教育在晚清的职业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清政府在实施警察教育的过程中以京师和直隶为蓝本。清末警察教育的规模虽大,办学效果却很差。封建名禄观极大地影响着清末的警察教育。  相似文献   

10.
清季长沙抢米风潮是由传统向近代急遽转型的关键时期民众暴力行为的典型性案例。作为传统内陆城市的长沙,在向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因社会失序造成游民群体数量大增,但城市社会管理模式、社会主流传播渠道等仍宥于传统而未发生真正的近代转型,在此境况下,下层民众的利益诉求缺乏制度性的表达渠道,只能付诸传统的暴力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百多年前清末实行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我国近代中学教育的基础。在以尊君尊孔为核心的教育宗旨指引下,清末兴起的中学堂实施了以读经讲经为重点的德育课程,推行了以制度考核为手段的德育管理,体现出社会转型期新旧杂糅、中体西用的时代特色。清末中学堂德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未实现其拯救统治危机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前清末实行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我国近代中学教育的基础。在以尊君尊孔为核心的教育宗旨指引下,清末兴起的中学堂实施了以读经讲经为重点的德育课程,推行了以制度考核为手段的德育管理,体现出社会转型期新旧杂糅、中体西用的时代特色。清末中学堂德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未实现其拯救统治危机的初衰。  相似文献   

13.
清末广东兴学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内重外轻之局面。各地的兴学新政按照就地筹款方式筹措经费,其经费来源问题,成为兴学的重要问题。清末广东兴学事业的学费构成十分复杂,并出现了一些变化,捐税逐渐成为其经费的主要来源。筹办学务的过程几乎同时也是捐税涌现的过程,同时捐税的筹措也凸显出了财政税收方面的某些弊端。  相似文献   

14.
晚清是中国女子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当时来华外国人见证了这一过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的生活空间基本囿于家庭,学校教育与女性无缘,她们主要在家学习相夫教子所需的道德与生活技能。随着西方妇女解放思潮的传入,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她们开始以各种形式接受新式教育,学习内容突破了“家庭”的范畴,尝试走向社会。这些通过“异域之眼”留下的记录为我们审视晚清时期中国的女子教育提供了新种视角。  相似文献   

15.
日俄战争后,清政府"新政"在奉天地区渐次展开,奉天地区的女学得以兴办。清末奉天女学参照学部章程有序发展,其过程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史料,介绍奉天地区女学的发展背景及概况,探究奉天地区女学的发展特点及对东北社会近代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华侨教育的发展分3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以前为华侨自发办学时期,该时期清廷在华侨教育上毫无政策可言;19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末为部分清廷官员推进华侨教育的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的侨务政策发生缓慢变化,对华侨教育问题也渐渐重视起来;20世纪初至清末为华侨自觉创设新式华侨学校的华侨教育大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采取鼓励国内教员到海外任教、设劝学所、派视学员、制定华侨学堂规则、创立暨南学堂、推行“新政“广揽华侨人才等措施,使得华侨教育出现第一次兴学高潮.尽管晚清时期,清政府是在其思想、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利益驱动下才采取措施推进了华侨教育的,但是从客观上讲,这对华侨教育政策的转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作为改革的直接推行者,其对待改革的态度成为决定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新政改革的进程及其动力所在.以留学教育为例,督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学教育的规模、成效及发展方向.端方为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地方督抚,以开明务实、力行新政著称,他面对日益凸现的人才真空,逐步深化了对留学教育的认识,促成了较为完整的留学教育管理体系.他在各地任上不仅从言论上积极倡导留学教育,在实践上亦是多途径派遣留学生,在发展留学教育事业上走在了时代前列,端方本人亦赢得了时论的广泛赞誉.但是,受主观认识及时代背景所限,端方留学教育活动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对留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往往根据现实需求作临时性派遣,这显然不利于留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端方又将非教育范畴的政治目的交织在留学教育之中,突出表现为采取各种措施严禁留学生沾染革命思想,并将派遣留学生作为消弭革命的手段,彰显出清末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8.
以清末实业政策和新教育的产生为背景,铁路教育和铁路学堂开始兴起。铁路教育以派员留学、普通学堂开设铁路课程或附设铁路班、兴办专门的铁路学堂等形式进行。至清倾覆,包括铁路技术、铁路管理和铁路外交等学科的铁路教育体系粗略形成,最初的一批铁路人才得以培养,铁路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得以奠定。但由于学堂隶属关系变化频仍、经费困绌、师资短缺等原因,使清末铁路教育的发展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9.
《樊山政书》是樊增祥(1846———1931)担任知县直至布政使期间的为政记录,其中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甚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行业的管理与人才的选拔、"存古"与趋新并重思想等方面,体现了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时的积极有为,亦为我们理性、科学地对待社会变迁中的新旧思潮,有效地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20.
清末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甲午战败,“以强敌为师资”的口号下,借鉴与移植日本学制,注重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重点发展师范教育的一场改革。虽然说难免有封建性和抄袭的痕迹,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过程中,确实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