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公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攻击公职人员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选取43个由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网络辱警"案件为样本,研究发现:在对"网络辱警"案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同类案件处罚依据不同、处罚力度差距较大、性质认定不同和适用法律法规不当的问题,并指出公安机关在对网络不当言论进行法律评价时应当考虑不当言论的社会秩序危害程度和人身损害程度两个因素。提出了网络不当言论规制措施的完善应当从严格限定名誉权的主体资格、对公职人员名誉权限制加重和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等角度出发,坚决从严打击网络不当言论的同时,注重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网络言论作为公民言论的一种形式,其自由也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简而言之,网络言论自由是有法律界限的。探及网络言论自由,就需要提到隐私权,二者都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权利。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学者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探讨了网络言论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的高速发展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与渠道,使言论表达在更深层次的空间得以表达,众多的互联网用户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其感兴趣的政治文化经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而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有时网络供应商为了规避自己的责任,对网民的言论进行不负责任的删除,严重侵犯了网民的言论自由。  相似文献   

4.
外语学习中情感因素通过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而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德语作为第二门外语,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第一门外语学习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更为复杂的学习情感,包括积极及消极情感。教师应努力寻求有效的途径,协助学生对两种情感状态进行整合,以培养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对待德语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网络言论侵犯隐私权、名誉权和司法独立的事件不断出现,虽然目前我国有关言论自由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形成,但不足以遏制种种网络言论侵权行为。因此我国应对网络言论进行专门立法和完善相关法,并通过合理方式把“网络言论自由”纳入《宪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不断深入,个人言论表达更加自由。但同时也使个人权利与传统的言论自由之间的法律界限被颠覆。本文以近期社会上出现的四个热门案例作为切入点,分析现今网络言论的特点和类型,从而提出网络言论的类型划分标准,明确不同言论与网络名誉权之间的界限划分以达到解决言论自由与网络名誉权两种权利之间的协调和衡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网络民意的概念、产生背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了网络民意的价值.互联网的普及为民意的顺畅表达提供了新渠道,而网络民意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引起各方关注.科学认识网络民意的内涵与价值,是正确应对、引导网络民意并使其良性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不当言论事件在网络中陆续发生并引起社会负面舆论,甚至上升到对大学生群体及其背后高校的污名化。大学生网络言论失范行为大致可分为侵犯个人权利类、破坏社会秩序类和危害国家安全类。言论失范原因主要有大学生自身心理特征不成熟、网络媒介素养有待提升、政治社会意识淡薄等。此外,复杂的网络空间环境和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也是造成大学生网络言论失范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大学生网络言论失范的矫治应以预防为主,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良好的高校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环境具有去中心、匿名、跨区域、互动等特征,因此学生言论自由界定保障与侵害的解决方法,完全不同于真实空间.美国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阶段具有受学校教育辅导的义务,校方可依据“不得干扰学校秩序或不得侵犯他人权益”标准,对其网络言论进行事前检查和事后监督.管制的言论包括:一是严重干扰和损害学校秩序的网络言论,如引起纠纷危险的网络煽动言论;二是严重侵犯或者羞辱其他师生、特定群体的网络言论,如网络威胁、骚扰、欺凌等言论;三是攻击性言论、猥亵言论等宪法低位阶言论.发生于校园外、课外时间的学生网络言论,只要与学校有所关联,满足“实质干扰”或者“合理的可预见”标准,学校就有权管制.  相似文献   

10.
事件营销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种营销手段,本文是以"王老吉"营销事件为例,从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两种不同的道德观进行分析,得出消极自由认同事件营销,而积极自由批判事件营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网络德育具有经济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的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理论;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网络德育具有经济价值。其理论依据主要有四个: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理论;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和精神相互转化的理论;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理论;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德育工作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想使自己的教育变得入情入理,不妨对教育过程做些前置思考,努力挖掘同一事件正反两方面的教育价值,力求教给学生一些深入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辨析、思考、判断中做出既符合个人意志又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正确行为。比如,有的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组织了一次以“我很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使得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于高校来说,由于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较强,且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所以网络文化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网络是把双刃剑,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查阅资料、交友互动的同时也可以被网络上的腐朽文化渗透。因此网络具有双重性,所以大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和抵制诱惑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从而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及有效地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快节奏时代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中,网上交流、网上娱乐、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外部已经形成的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融入网络时代中去,利用网络具备的功能,借助网络运用所带来的便捷,从而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走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加容易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无隔阂地沟通,了解学生们在现实学习生活中的切实需要,从而完善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最终,借助网络平台,使学生的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更加完美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青年群体在网络追星过程中受群体非理性、偶像魅粉行为以及资本逻辑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一种新形式的极端言论失范,即偶像式生殖崇拜。随着粉丝群体交互影响,这一现象由网络社区扩散至青年群体现实生活中,传播并影响着更多受众。因此,文章从关系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形成群体内部理性、规范偶像行为、明确“把关人”角色以及引导“饭圈”亚文化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适应,进而改变极端言论失范现象,规范群体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当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方面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抱有不同目的的传播者所散布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成为网络“热炒”的对象,无论真假对错。而在这种“鱼龙混杂”的环境中,大学生被虚假负面信息误导的事件层出不穷。从个体的心理需要、认知模式到群体的影响以及生理基础等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成为虚假负面消息易感群体的原因,为相关监管部门和高校管理者的政策实施和日常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由同一隐喻产生的各个隐喻之间呈现出系统性。空间隐喻的系统性是以人类的身体体验为物质基础。以"up"为始源域的各个隐喻在表达向上的方式、位置、程度等呈现出多样性,它们从不同方面表达了人类好的、积极的方面,但由于它们都基于相同的空间物质文化体验,因而这些隐喻之间围绕着表达好的、积极的意义构成了一个系统。同样,以"down"为始源域产生的各个隐喻围绕着表达坏的、消极的意义也呈现出系统性。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快速、便捷且低门槛的网络信息媒介为社会大众营造了一种相对宽松的意见表达空间,但也带来了以网络舆情事件为代表的负面效应。考察近年来不同类型的网络舆情事件,网络参与者群体性价值取向偏差现象时有发生,往往导致相关事件朝着非理性的方向演进,存在引发次生舆情的潜在风险。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多发性价值取向偏差主要以庸俗化言论表达、偏激化立场倾向和过度化责任追究为现实表现。从浅层诱因来看,媒介无序性、利益操纵性、个体价值判断能力不足以及网络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能够显著影响网络参与者的价值判断与立场选择;从深层诱因来看,多发性价值取向偏差是网络参与者社会意识的不完全呈现,也是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潜在表达。因此,循着网络舆情事件多发性价值取向偏差生成的底层逻辑,可以通过及时应对网络参与者的消极情绪、科学分析网络参与者的潜在表达、精准防控舆情事件的风险走向以及高度重视网络空间的素养教育等方式,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与科学治理,达到高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维护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