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敏 《学语文》2013,(5):42-43
诗歌鉴赏是阅读能力中要求最高的题目。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试题。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从而顺利地完成鉴赏呢?以下几种做法值得一试。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2.
一、先弄清写了什么?1.写了什么内容?这里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吟边、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2.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1)注意诗歌的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望洞庭》说明诗的内容是洞庭湖,《题李凝幽居》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2)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2001年高考题“漠漠帆来重”句中的“…  相似文献   

3.
正《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传世最著名的一首诗,其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但是,我们读诗歌,最脍炙人口的句子却往往反而不知道好在哪里。先看这首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实际上首先是写实。早晨太阳初升,林深幽暗,这就给了曲径、禅房一个深色的背景。那条通向  相似文献   

4.
正一、紧扣题目,圈定基本内容好的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揭示诗歌的大致内容、情感、价值取向,是解开思想内容的钥匙。1.题目揭示内容。赵师秀的《约客》,交待了诗中事件;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朱熹的《观书有感》,如果只看诗正文,以为是写湖水的风景,只有结  相似文献   

5.
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了王维的一首诗,考查的内容正如行家所预测的那样,是诗歌的炼字,题目是这样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似文献   

6.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同的,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 抒情感强,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也经常对这部分内容设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语言类题目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炼字型【提问方式】炼字型的题目主要是针对诗歌中的动词、形容  相似文献   

7.
在高考中,鉴赏古典诗歌已成为每年必考的题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把握住诗歌的思想内容成为鉴赏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寻找突破口。一、读标题、注释题目是诗的眼睛。大多数古代诗歌的标题或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或暗示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它就抓住了诗的感情脉络。如马戴的《落日怅望》,全涛紧紧围绕题目中的“怅望”来选取景物,“孤云”、“归鸟”、“微阳”、“秋  相似文献   

8.
李秀芳 《考试周刊》2011,(78):42-43
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往往是作品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诗歌的纲,是诗歌的眼睛。我们可通过题目来纲举目张,通过“眼睛”这个窗户来透视诗歌的内容。一般说来,诗歌题目就明确地传递了整首诗的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一、弄懂题目含义,品味语言特色诗歌题目往往是诗歌内容的概括,正确理解题目是进行诗歌赏析的必要步骤。如《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意即劝酒歌。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元丹丘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  相似文献   

10.
一、读题目阅读诗题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诗歌的标题常常蕴含着诸多信息,或交待诗歌所写内容,或点明诗歌创作缘由,或暗示诗歌的行文线索,或点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揭示诗歌的类别……  相似文献   

11.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这首诗的题目,一本作《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朝齐时。唐懿宗咸通九年(868)赐额为破山兴福寺。“后  相似文献   

12.
<正>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是丢分最多的题型之一。其实,解答鉴赏诗歌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我们读诗,首先是能读懂,找到鉴赏诗歌入门的钥匙,就可以打开诗歌的大门,为诗歌鉴赏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把钥匙就是诗歌的题目。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能够给我们提示诗歌的大致内容。如朱熹的《观书有感》,看了题目之后,便知道写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题目也可以让人明白是哪个一类型的诗,进而了解诗的  相似文献   

13.
一、从题目入手一般来说,古典诗歌的题目大体上会给我们提示出诗歌的大概意义,如“别、怀,咏、赠、送、寻、怨”等。如牡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的主旨从题目可以看出,属于赠别诗,由此可见本诗的意义在于写离别,  相似文献   

14.
有一节语文课,我捧着一堆讲义,走进教室。这节课的内容是高考诗歌鉴赏复习,我预备讲三张讲义,大概有十多个诗歌鉴赏的题目。可是,在讲到第二个题目时,我遭遇上了唐代诗人杜苟鹤的《山中寡妇》一诗。尽管在备课时已经接触了这首诗,并已经把题目、答案和解题的要点都思考了一下,但在课堂上再一次向学生讲述这首诗时,我还是感到灵魂被深深地撞击而不能自已。这首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题目是文章的旗帜,是文章的眼睛。人们常说,眼睛可以传神,题目也可以传神。在讲诗歌的时候,抓住诗的意境,作必要的解题,往往能给学生揭示诗歌的主要内容,又可以引导学生探出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有助于进入诗的意境,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讲解诗的内涵,使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和感染。  相似文献   

16.
周月霞 《文教资料》2007,(15):79-80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尤其是写景诗纷繁多姿、意韵生动,“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因此,我们必须要多角度、全方位审视,认真读懂诗歌的意韵。高考诗歌鉴赏考题中,常有鉴赏写景特色的题目出现,我们如何全面地解答这类题目,并从写景诗中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呢?本文从三个方面:一、内容方面(绘声绘色、动景静景、情景交融);二、表现形式(写景的不同角度、写景的层次);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归纳出写景诗的特色,揭示出解答这类题目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称《诗》或《诗三百》,汉朝时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沿用至今。《诗经》收入305篇诗;另有6篇只存题目而无内容,叫作“笙诗”。这样实际存在着311个题目,305篇诗。这些诗歌分为三部分:国风诗160首,雅诗105首,颂诗40首,是2500年前大约500年间的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品。其中最早的诗产生时间约在西周初期,最晚则在春秋中叶。就其产生地域而言,涉及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等省。作者中有农夫、牧人、士兵,也有贵族和士大夫。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问题,过去有所谓“王官…  相似文献   

18.
杜甫与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座高峰,对后代诗人影响深远。北宋江西诗派即将杜甫奉为本派之"一祖"。江西诗派的开山者黄庭坚对于杜甫及其诗倍加推崇:一、肯定杜甫诗歌的创新精神;二、肯定杜诗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三、肯定杜诗的艺术性。黄庭坚的杜诗观,不仅包含着对前代文化遗产的观照,而且与其学力密切相关,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唐代科举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考试手段,诗题的命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有些出现在科举诗歌中的史事还能补正史书的遗漏。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科举诗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时政性,使其具有可贵的"诗史"意义。但作为"史"的科举诗歌,在具体历史事件的选取和对史实的描绘上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作文范围及参考题目1、写一首写景或咏物的新诗,不必很长,自拟一个诗题。2、编两副对联。3、选择一首你喜欢的诗,写一篇诗评。训练提要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不要求学生写诗。但是,如果语文程度较好的学生练着写几句诗,对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因此,本单元训练的目的,主要还不在于写诗这种体裁,而是通过写诗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