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实验的缺点许多学生按初一《生物》P .4 5图Ⅲ 3提示将 1粒浸软的玉米种子纵向剖开 ,却没能如愿地找到图中标注的胚芽、胚根、胚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纵切时偏离了种子的中央部位 ;另一个原因是被剖开的胚芽、胚根都很小 ,且由于切面平整而不易找到 ,用解剖针挑时又不易分清挑起的到底是子叶还是胚芽、胚根。即使找到了那也是被剖开了不完整的胚芽、胚根 ,给学生造成的错觉是这些小小的芽片就是胚芽、胚根的全部。不能形成整体的更直观的印象 ,当然也想象不出胚轴和枝叶是如何连接和区别的。如果纵切时稍稍偏离胚芽、胚根的轴线 (即…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安排了“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探究实验,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参与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将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军英 《生物学教学》2004,29(10):30-31,F002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中“观察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的实验,是一节从选修教材修改到必修教材中的实验。由于有关这个实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足,可借鉴的东西又很少,我们从未开展过这个实验的学生分组实验。针对这一现状,笔者通过精心设计和探讨,成功组织了一节学生分组实验的公开教学活动。本文仅针对这个实验的改进思路和效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义务教育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6章“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节第一课时“叶片的结构”的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多样的活动(观察,实验,表演等)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每一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来,学得轻松而有趣。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测定种子发芽率”所用的实验材料是小麦种子,完成这个试验后就将小麦丢弃非常可惜,现介绍充分利用小麦种子及麦苗做好实验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对济南版七年级生物探究性实验“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的改进见表1。 锥形瓶(2个)、橡胶塞(1孔、2个)、石棉网、称量纸(2张)、滴管、质量相同的花生和玉米种子各1粒、易拉罐(2个)⑧、剪刀,硬纸盒,试管夹。  相似文献   

8.
针对“观察种子形态和结构”的实验的材料和实验方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细化实验步骤,增加发芽种子和煮熟种子的观察,使学生更能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存杰 《生物学教学》2005,30(12):33-3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观察种子”一节主要是以观察种子结构的实验为基础,在实验基础上介绍有关种子结构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构想如下: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有关种子结构方面的知识和探究种子结构的方法;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讨论、总结的基础上自主地获取知识;联系生活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本县一次新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我上了一节观摩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中的“裸子植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并区别与被子植物的异同。能力目标:通过描述裸子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总结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通过课堂提问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松树的生活环境,渗透生命教育;联系我国丰富的裸子植物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观察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空气》一节中采用钟罩、水槽等仪器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的演示实验过程中,用水通过导管把CO2排挤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以检验CO2的产生。众所周知,CO2能溶于水,而且是按照1:1的比例溶解的。如果广口瓶中萌发的种子偏少,实验效果就不明显。如果对这个实验进行改进,在盛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口盖上瓶盖,大约经过四五个小时(指北方冬天有暖气的室内)后,由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以将广口瓶内产生的CO2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振荡一会儿,便能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见图1)。  相似文献   

13.
邓云玉 《生物学教学》2006,31(10):43-44
“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是200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的一项学生实验,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使实验更符合二十校的实际而容易操作,且能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下面谈谈实验的改进措施及实验效果,并基于高考和发展学生实验能力的需要对该实验作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4.
“发酵现象”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71页的一个演示实验。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认为,本演示实验装置(见图1)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一种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直观地说明这一点;另外,此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5.
16.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常因材料选择不当、方法不合理等,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章实验进行分析,改进了“植物对水分的运输”“观察叶片的结构”两个实验,延伸与拓展了“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实验,并取得了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节中揭示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一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教学的一个重点。由于呼吸作用是发生在生物体内的一种生理活动,不能直观地看到,这对初一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所以,能量的释放需要氧也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另一个教学难点是设计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的实验方案。如何突破本节教学中的两个难点和重点?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上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有趣的浮沉现象》一课时,对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关于注射器的实验 ,一般的做法是拔注射器的活塞 ,通过人的感觉来体验大气压力。教学中我除了这样做之外 ,另外发给每个实验小组一截橡胶管 ,让学生想办法和注射器配合起来实验。学生在探究中 ,有的想出用橡胶管连通两个注射器 ,从两头同时拔活塞 ,抽去管内空气 ,橡皮管会变瘪 ;有的把橡皮管的一头打结 ,另一头套在注射器的出口上 ,然后用手把结合处捏紧 ,再往外拔活塞。学生实验的共同现象是橡胶管会变瘪 ,是什么力压瘪了它呢 ?显然是大气压力。补做的这个实验选材方便、现象直观 ,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大气压力。关于覆杯盛水的实验 ,学生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