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专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多元化的复合体,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想品德、审美情趣、方法习惯等多个组成部分。其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毫无疑义,语文教学中必须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因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知识不等于能力,从知识到能力还需要一个转化过程。以往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全面,没有从“有用”的原则出发,很少强调“运用”,这就使中专生语文能力较差。他们有的不懂文章格式,标点不会用;有的回答问题不知从何谈起;有的写作只会用模式套。这种状况给…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理念推广以来,不少教师在发掘语文学科人文内涵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语言学习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反有愈遭冷落。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不等于要动摇语言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根本地位;相反,针对以往过分强调语法知识的教学方法,它指出了一条更符合语言能力培养规律的科学途径——语感与语识结合、内容与形式不割裂的途径。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近十年来,作为一位普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切实感受到了语文———作为一语言工具学科的微妙处境,也深刻认识到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难度和语文教师肩上沉甸甸的担子。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说它“基础性”,不仅是指它是我们学习、传播我们母语的媒介,是一个人立身、为人之根本,更是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的长期性和语文知识的包容性,这些都强调了语文对“基础”这个词语的依赖。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就语文教学存在的以上问题总结出下面一句话:“转变观念,夯实基础,融洽情感,提升信心。”下面就这几句略作探讨,还望方家…  相似文献   

4.
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每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八十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九十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部2001年7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应成为指导我们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材向来是根据教育部教学大纲来改革的。“文革”前,1963年时,中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双基”(即语文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文革”后,1978年,中学语文除培养学生的“双基”外强调语文课的思想性;到80年代中期,又强调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教育部重新修订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颁布了义务教育的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研究员顾振彪认为,目前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是从三个方面强调语文教学目标,一是价值观,二是方法,三是知识能力。语文教学目标首先是作为灵魂的个性、人格,其次才是作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上看,新闻与传播的教育思想既强调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重视学科的理论教学,同时也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国内,通识与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正在形成。“前台后院”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可能成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一种全新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传授这一学科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最终目标,则势必导致“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一般是高分低能。素质教育强调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强调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便道出了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出包括知识、能力、智力及思想品德在内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新型人才。语文教学的“不需要教”,又是通过“教”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郭根福 《河北教育》2002,(10):21-2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80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90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分析“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创设情境阅读教学模式”这几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有的强调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大局观念,有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的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有所长。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回归学生个体,主张个性化阅读;应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发展主体性阅读;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倡导开放性阅读。  相似文献   

10.
刘尔清 《青海教育》2002,(11):21-21
战国末期的大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在这里强调了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平时有许多学生和家长问在语文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实际上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成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没有一步登天的好方法。学好语文最根本的条件是对语文知识的全面掌握,掌握语文知识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一定的积累,就想提高语文成绩,那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让学生积累知识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方法可采用。一、课前几分钟的复习提问有些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11.
郭根福 《云南教育》2002,(31):17-19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先进的语文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语文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纵观建国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发现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基本理念: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强调能力和智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80年代中后期强调非智力因素,提出“培养非智力因素”;90年代以后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新课程、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很丰富。有的通过不同的人和事,揭示了做人的道理;有的歌颂了人间美好的情感;有的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不但掌握了知识,还受到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可以通过以精读带略读、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与素养,就是母语水平和修养。早在1963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就十分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大纲在引用毛泽东1942年在《文化课本》序中的一段话之后,说:“语文是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的最基本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就有利于学习各门知识;语文学不好,不能读,不能写,学生思想的开展和知识的增广就会受到妨碍,影响所及,对国家整个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两条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作为“基础的基础”,既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础。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我作为语文教师,面对这一新的课题,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同中求异,标新立异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应试的需要,力求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标准”的理解,所以教师历来都在重复着稳妥、保险的“大一统”教法。每一篇课文的教…  相似文献   

15.
《小小新闻发布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安排的一次口语交际教学。要求“发布自己搜集到的新闻”,规定了交际内容是“自己搜集到的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发布”是要在搜集、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培养现场的表达、交流能力,这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如果对新闻有疑问,可以向新闻发布人提出来”,“评评谁讲得最清楚、最明白,再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这是要求讲的要清楚明白、听的要认真仔细,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立了我国在新世纪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强调了教与学的改革:“教”更强调师生互动式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主体意识;“学”更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新课程背景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我产生了一系列想法,作了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7.
韦兰珍 《学语文》2005,(2):14-14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传授语文知识,更萤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语文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些不和谐现象:有人口若悬河,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说你的,我想我的。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值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新闻传播对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传达教育信息,引导教育舆论;展示教育形势,提供工作经验;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提升受众思维文化水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解决等。教育新闻传播的这种作用是由新闻传播致效功能所决定的。但是,当前教育新闻传播中还存在着诸多缺失,教育新闻传播者应该培养对受众的角色期待意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改善传播方式等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可以说是当代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共识。然而人们在重视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却淡化乃至忽视了语文知识的教学。殊不知,课程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没有了知识,也就无所谓课程。何况能力不是平空产生的。能力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或许是认识到了这一点,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科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语文知识的重视。该套教材包括5册必修课本,它们均设有“梳理探究”模块。这一模块共包含15个专题,他们“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课程近年采非常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但此项工作一直难以有效地贯彻实施。制约实施的瓶颈是对学生工具性素质的培养,即近几年来一直在“淡化”的语文知识教学。正是新的、合理的语文知识的不足,使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失去了支撑,新的理念最终不能得以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