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编辑的主体意识 ,就是编辑个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积累传播人类精神文明成果 ,为人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意识。每一本优秀的畅销书 ,每一期精美的期刊 ,都蕴含着编辑的主体意识的发挥 ,没有编辑的主体意识 ,那么他所编辑的出版物就没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不被人们欣赏和认可。但是我们所强调的编辑的主体意识并不是编辑的主观臆断 ,自作主张 ,想编什么就编什么 ,也不是读者爱读什么就出什么 ,而是指编辑不为名利潜心于积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的自觉的、使编辑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编辑的主体意识从内在本质上看是文化本体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主体意识及其发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心 《编辑之友》2002,(1):35-36
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人类进化、社会进步的标志.作家有作家的主体意识,批评家有批评家的主体意识,读者有读者的主体意识,编辑当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那么,什么是编辑的主体意识?我认为编辑的主体意识就是编辑个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积累传播本真文化的意识.所谓本真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具有本质意义的人的优质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人"是以作家或读者的身份存在的,也就是我们提到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综观文学理论的发展流程,呈现出作家中心、文本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范式转换,总体上愈来愈远离创作主体.笔者想指出的是,文论范式的转换并非对作者重要性的抹杀.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要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明水平,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要在新闻报道中真实地展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水平,把这种无形的东西凸现在读者面前,确非易事。但是,在人类社会,精神又是一个无处不在的精灵,它见诸于人的一切行为...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学术研究是人类崇高的精神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图书馆学研究则是整个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本刊作为一个专业期刊,其办刊的宗旨就是力求为业界提供一个交流学术研究成果与工作实践经验的园地,在作者与读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本刊每期所发文章都是在众多的来稿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向长期以来关注、爱护本刊的读者奉献出最优秀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6.
展江 《青年记者》2016,(31):64-69
美国全国新闻摄影师协会前会长威廉·桑德斯说:“你首先是人类的一分子,其次才是新闻记者.”①笔者相信,如果不结合具体案例,多数读者会认同桑德斯.可是当我们读到经常为报刊写文章的法国名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的以下言论,还能够不给另一种思维留下空间吗?她说:“我首先是一位作家,其次才是一个人,一个生活中的人.在我度过的那些年头,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要甚于做一个饮食男女.我就是这样看待我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是否代表当代人类文学最高荣誉的问题,已经有过很多争论。其实真正优秀的作家并不需要获得什么荣誉的认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哪怕备受冷落,甚至遭到查禁,也必然会在读者当中代代相传,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无需枚举。更何况任何一项荣誉,也都需要由各色各样的人来筛选评定,在漫长而复杂的筛选过程中,因为历史、宗教、地域、语言、社会习俗和文学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比如优秀的作家未能入选,而入选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试论博物馆发展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从广义的角度看,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构成文化的东西,是经过人类体力加工,智力过滤的东西,这就是文化范畴与非文化范畴的区分。称得上文化的东西,不一定都进入文化资源的范畴。我们论及的文化资源,是指对当代人有使用价值的文化,不是泛指一切文化。例如陕北、陇东地区留下  相似文献   

9.
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于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多方位思考。青年作家王旭烽的长篇新作《南方有嘉木》就是在试图追  相似文献   

10.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博士的第一身份是银行家而不是作家,至少不是专业作家,但却出版了至少20本书。以中国为主题的图书有《中国制造》《中国的银行与金融市场》《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和这本《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等等。  相似文献   

11.
从大庸到慈利去的公路上,有一个比较热闹的农村墟场——合作桥。去年元旦,墟场公路旁边出现一间新砖房,里面的新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刊和连环画。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不少干部、社员、学生坐在室內看书看报。逢到赶场,室内读者更是挤得水泄不通,把管理员忙个不亦乐乎,这就是被人们誉为“精神文明阵地”的合作桥图书室。这个图书室既不是公社办的,也不是大队办的,而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长自办的。这个图书室的管理员叫黄家春、原是大  相似文献   

12.
“复兴散文”有那么几年,在我们的文学宝库里,散文好像突然绝迹了。翻开文学期刊,不是短篇小说,就是诗歌,再不然就是电影剧本;在报纸上发表的,样式更少,大抵都是记叙真人真事的通讯。只有在个别的报纸(例如“天津日报”),个别的副刊上,才偶尔能读到一两篇散文。读者们不满意这种状况。他们经常写信给报纸和杂志编辑部,提出这样那样的询问:“你们为什么不发表一些内容充实、文字优美的散文呢?”“为什么过去那些擅长写散文的作家们,如今都搁笔了呢?”在那些信里,好心的读者们历历地数着一些过去传诵一时,至今不忘的好文章,点着许多作家的名字,目的只是一个:希望再读到好的散文。作家们怎么样呢?他们各人有各人的情况。有的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不那  相似文献   

13.
曾经一度不明白,村上春树的作品何以令那样多的读者痴迷。有一个统计似乎可为佐证:在日本,平均每30人拥有一本《挪威的森林》。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与现实世界始终保持距离。他热衷出门远行,他的作家身份背后隐藏着一个旅行者身份。《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即开笔在希腊的米科诺斯岛,西西里岛,封笔在意大利罗马。村上春树沉迷音乐,生活质朴简单,远离文坛和媒体。孤独与无奈构成村上春树作品的基调。《挪威的森林》表现的爱情故事,正是在人的这一孤独本性上展开,显得尤为复杂和深刻,它使原本相互倾心的恋人,从每个个体…  相似文献   

14.
《出版经济》2005,(4):29-29
近来工具书出版,从数量上看没有太大的变化,选题也没有更多的新主题。毕竟工具书装载的是成熟的人类思想的历史文化,成熟的东西总是要有一个缓慢的沉淀精练过程。老谋深算的出版人,每个人都胸怀一个美好的梦想,那就是制作一本或几本优秀的工具书。经得住市场考验,深受读者欢迎的工具书,毫无疑问是出版人手里的金饭碗,是制造利润的永动机。  相似文献   

15.
谭旭东 《出版参考》2009,(12):52-52
儿童文学作家必须是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怎么能把一个充满着活力、希望、好奇、梦幻、巧妙的文字世界献给读者呢?我觉得杨鹏就是这么一位作家,他笔下的童心世界是一个能够得到少儿读者和成人读者共同喜爱的幽默的、奇幻的、想象力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个不能没有策划的时代.策划从本质来讲,其实是一种做事情的方法,也就是从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必定是一个思想有着深厚内涵的人,必定是一个在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创新的人.所以,企业要想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必须首先培养一支优秀的策划团队,而这种优秀的策划团队往往就是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我想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  相似文献   

18.
作家同编辑、杂志社、出版社关系十分密切。作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民生产山精美的精神食粮;编辑、杂志社、出版社选择政治思想上健康、艺术上优秀的作品,加工整理出版。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相似文献   

19.
胡愈之先生曾赞叹一个人:“他不是什么大作家,可是他的作品得到非常广大的读者,他不是政治家,而他有广大的群众拥护,他不是学者,可是他在中国大众文化运动上有极重要的位置.”这里的“他”指的就是邹韬奋.从1926年接手《生活》周刊到1944年病逝,邹韬奋的新闻生涯总共不到20年,然而他却拥有百万读者,几千人参加他的追悼会.这些都是因为他始终秉持着“群众工作和编辑工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广大读者是‘事业的基础’,而为读者服务则是事业发展的‘酵母”的读者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图书的借阅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读者出出纳纳,而是宣传精神文明的第二课堂,也和教师一样肩负着教育青年的重要责任。我校图书馆属于中小型图书馆,借书处有藏书五万四千多册。读者六百余人,工作人员一个,每天平均流通量在二百册左右。下面我分几个问题谈一下我是怎样做图书出纳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