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实际出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关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构想。这些主张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史上,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又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规定和制约的一切社会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毛泽东认为这个矛盾同样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与旧社会有质的不同,它不是对抗性,大量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它的特点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是可以经过社会主义本身不断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极其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这些论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光辉文献。 (一) 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我国,“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73页)。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社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运用于观察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完整地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它们之间还有矛盾,所以无产阶级在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后,还必须继续进行革命,即必须继续进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以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只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的矛盾双方构成的,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任何一对矛盾,其双方既有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统一的一面,即既对立又统一。现实国际社会这一矛盾统一体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的双方同样既对立又统一。但是,在过去长时期内,我们在对待资本主义问题上,往往只看到或更多看到的是社会主义同它对立和斗争的一面,而很少看到社会主义同它还有吸取、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即统一的一面。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统一,这不仅在理论上彻底坚持辩证法,而且在实践中,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误。他深刻地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是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是很不完善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凸显时期,即社会失调时期或社会“不和谐”时期。在形成这种“不和谐”社会局面的众多原因中,除了有诸多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其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协调”。因此,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就在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相协调或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哲学教科书说: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这一定义既与马克思的原意的不同,又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矛盾。它是我们以往对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认识的产物。现在应该把它改正过来,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认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直接相互作用而构成又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他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具体化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或体制两种情况;他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论原则。这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是社会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革命导师不仅承认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决定、制约作用,而且十分重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保证。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围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尤其围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广泛致力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根据生产和需要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使生产发展的方向、结构和规模与广大群众的消费需要相适应,搞好综合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这是我们在计划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所讲的生产,是指社会第二部类生产,即消费资料生产;需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包括生产需要。一、生产和需要的“直接同一性”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  相似文献   

13.
张立柱 《辽宁教育》2012,(14):28-29
目前,校长在学校管理上存在着许多矛盾的方面,比如社会现实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矛盾等。由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生、家长都非常看重升学,这直接影响着家长经济利益和学生将来发展。但单纯从升学目的抓教育教学,又不利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不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人才。面对这对矛盾,教育管  相似文献   

14.
论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和谐社会也需要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共生和包含关系。判断一种文化是否具有和谐性质,既要看它是否有助于化解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增进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秩序,又要看它在社会发展的未来取向上是否有助于促进人们以社会和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5.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职业道德是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党中央一贯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党的十四大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必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这种先进文化的功能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应当坚持以真为魂,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道德如同法律、公共生活秩序、组织纪律等社会约束力一样,是自由的对立面。它们共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联结,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掌握道德与自由的矛盾运动规律,首先需要对道德与自由的本质有个正确的认识。道德和作为政治权利来理解的自由,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们都是一定生产条件下的产物,都要受到一定生产力及其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我党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的历史形势下,道德建设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只有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新道德体系相融合,抓住实际,把公民道德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才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商标法》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其关于商标权主体资格的规定,已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商标法》关于商标权主体资格的规定既与《商标法实施细则》和《民法通则》的规定相矛盾,又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需放开对商标权主体资格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