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原文化多姿多彩,并非只指儒家或<诗经>.屈原的政治观点属于中原文化;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包含在中原文化之内;楚辞的体裁在中原文化中也已存在.总之,屈原诗歌没有超出中原文化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乡愁情结是台湾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之一,乡愁不仅表现出对思乡的哀愁,更表现出一种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一种殷切强烈的期望。历史造就了乡愁作家,通过女性细腻而又丰富的心灵感受来描写对大陆亲友、故旧的怀念的作家群体,女性特有的气质,与离乱后人们的心理情绪不谋而合,这也使得女性乡愁学在坛上开了日后40年绵延不绝的“乡愁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4.
乡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特征。台湾这一块漂泊的土地,为其漂泊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滋养。席慕容作为台湾游子的代表,其乡愁诗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在其特殊性上重点在于讨论“家国同构”的理想主义追求、抒情意象的选择以及对精神原乡的继续寻找。这三点共同形成了席慕容乡愁诗歌的艺术特色。在本质上,席慕容的乡愁不仅仅是家国之思,更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族群的流亡感和文化的失落感.  相似文献   

5.
舟山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地域文化,是大陆史前文化的一部分,是吴越文化的一部分,是浙东文化的一部分。个性张扬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务实精神、信誉至上的诚信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是舟山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学探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荷马史诗》和《诗经》等文学著作中探索体育文学的历史渊源 ,从而揭示体育和文学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才子佳人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它大量、集中地产生于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时之间十分兴盛,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究其出现的原因而言,明末清初大量存在的才子佳人小说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央政府的文化政策、文化传统,作家心态以及地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雁 《职大学报》2013,(5):66-67,103
本文对高句丽民族文化体现出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文字使用、墓葬习俗等几方面研究分析,认为高句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植根于中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也将高句丽本民族特有的一些游牧民族文化特征融入到中原文化当中,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9.
一、诗歌教育: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朱光潜说:“涛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精妙处,也终不觉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相似文献   

10.
诗歌要富有“诗意”,首先,要做到音与义的对应,而模糊体验是将音乐与诗相通的桥梁;其次,在语言运用上,要“陌生化”,给读者以新鲜感;再者,在审美意象的使用上,采用通感、荒诞、黑色幽默等表现形式,使读者产生特殊之感。好的诗歌,有的是一个整体,只有读完全诗,才能从中领会出其题旨,而有的常常留有许多空白,调动读者去想像。在诗歌创作中,应用“互文性”技巧,在诗中隐含前人的诗句与意念,往往会使诗歌产生出人意料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先生的情诗完成于他自身的生命体验中,经历对爱情萌动的膜拜和恐惧,对婚姻生活的忠诚和诅咒,到对情感越轨的冲突和悲凉3个阶段,其情感始终处在想象和真实,现实和理想的裂缝之中,形成了感人肺腑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朱湘是新月诗派和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的基调是浪漫主义,但含有象征主义倾向。朱湘早期的诗注重意象,揉以中国传统的"寄情于物"手法,借意象以抒情。后期则重视意象的隐喻暗示功能,意境朦胧,风格含蓄蕴藉,少数诗歌已是典型的象征派作品,表现出向象征主义归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昌耀的诗歌是独特的,他完全脱离了那个时代基本的诗歌环境和语言方式,无视当时的诗歌时尚,与当时的时尚保持着清醒的距离。他的诗歌的这种独特性固然与其本人个性有很大关系,也与其生活的环境关系极大。所处的藏族文化极大的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文章试图从藏族文化方面来解读昌耀诗歌所表现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朱湘有许多诗歌是表现死亡的。他诗歌中的死亡可以分为他人之死、英雄之死、朋友之死、诗人之死四大类。对于死亡的表现也大体经历了一种由外到内、由空泛到具体、由虚到实的过程,其态度既有常人的一面,又有非常人的一面。朱湘最后的自杀是其非常人一面的具体表现,其诗性的方式可称得上对于诗歌的一种"殉道"。  相似文献   

15.
《唐诗三百首》中所编选的诗歌,恰好可以适用于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唐诗三百首》作为流传至今,影响甚广的唐代诗歌选本,其所抒发的感情和阐述的理念在今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围绕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这三个方面展开,而《唐诗三百首》中也恰恰收录了许多表现家国情怀、关爱社会以及修养自性方面情怀的诗作。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用《唐诗三百首》中所编选的家国情怀诗作促进家国情怀教育的开展,用关爱社会的诗作促进社会关爱教育的开展,用修养自性诗作促进人格修养教育的开展。当下,《唐诗三百首》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在杜甫一生的生活和诗歌创作生涯中陇右时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他时期不同的鲜明的个性。其成就的取得有诸多的因素,其中陇右地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不应忽略的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陇右的独特自然风貌、胡汉民族浑融、文化多元情境及不时出现的边烽紧急情势对杜甫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创作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激发了杜甫的诗兴,影响了杜甫山水诗的创作,陶冶了杜甫的心灵,升华了杜甫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7.
由于从西方传入的“直言”方法与“五四”新诗人以思想解放为特色的文化心理相吻合,因此“直言其理”、“直言其事”、“直言其情”被大量地运用于初期白话诗的创作之中;胡适的《尝试集》中的诗歌十分突出地采用了这种“直言”形式。另外,以“五四”时代思潮为精神底蕴的初期白话诗,也在自宋以来的“以文为诗”的线索中找到了新诗“直言”形式与传统的内在联系;“以文为诗”一方面为初期白话诗建立了一种更适合于表现新诗人精神世界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初期白话诗试图通过“以文为诗”达到“借历史以正名”的目的,这一事实本身,也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体现了新诗对传统诗学“话语原型”的“重温”,反映了新诗与传统诗学必然的“血缘”联系。  相似文献   

18.
西晋时期传统儒教精神弱化,文学的政教功能被抛弃,创作的技巧和形式问题得到了重视。陆机作为"太康之英",是这一时期文坛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大量文学创作实践,在诗歌创作技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特别是女性的爱情生活。在这些爱情诗篇中,女性作者记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历史,抒内心的体验,表达了一种对真诚的爱的渴望与追求。从诗歌所表现的她们在恋爱、婚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可以看出她们是一群敢爱、敢怨、敢恨的女性。  相似文献   

20.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用诗词描述历史事件和史实,使历史课堂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用诗词概括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加深学生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印象;用诗词创造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论述了历史教学引入诗词,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文学情趣等。历史教师应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借文释史、开辟历史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