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英 《职大学报》2008,(2):132-133
职业院校面对信息化时代和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面对学生毕业发展的多样选择,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思路,职业教育模式由传统的学科型教育模式向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铁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在铁路行业广泛应用,铁路行业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铁路院校的主要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与时俱进,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三段式"学科型课程设计体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岗位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学科交叉性和人才培养复合性的双重特性,通过具有复合背景的师资、复合型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和能力。本文以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为起点,提出通过"语言与商务"、"课堂与企业"、"校内与校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四个维度的交叉网状融合来共建人才培养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效复合,构建"多元互融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立足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通过对济南大学体育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对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全面、立体的解读,立足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视域下"3+1"培养模式的研究,改善体育专业面临的就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同时缓解社会矛盾;难点就是解决内在培养机制上存在的问题;修改培养方案、制定长远的课程设置计划,修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链条,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则是卓越计划的重要特点之一.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工科专业本科学生正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工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及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对进一步做好校企联合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创业导向、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以创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下,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通过技能大赛将优秀项目引入"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在"专业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下将专业实践平台、企业育人平台和创业孵化平台三者深度融合。这种探索和实践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推进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创业人才、企业储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们融合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定位、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四个维度,对河南省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四维融合路径展开了深入探究。旨在能够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提高其综合素养与能力,给予学生更多自信,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建构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进阶"递进式教学模式。在改革与实践中,通过不同形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相似文献   

9.
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特别是高校学科结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社会用人制度以及大学生就业择业观等。从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政府宏观调控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和社会用人观念,推进“订单式培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等层面,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各专业多个专业共存的实践要求,对体育学科的要义、专业平台通用课程的构成进行初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体育学科各专业之间发展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剖析平台通用课程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分析体育学科"大平台"的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横向拓宽、纵向延升、优化资源、激励学生个体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的可行性建议。为体育学科各本科专业平台培养方案的修订和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