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接受新闻信息,新型的传播媒介为了迎合大学生等年轻的受众群体,其内容上更具有轰动性、爆炸性、过度娱乐性,负面新闻信息屡见不鲜,这直接和间接的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误导。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等新媒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接触新闻传播信息的现状调查出发,建设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对增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我国大学生群体多选择新媒介互联网和手机获取信息资讯,而这些资讯里面也隐藏着过时、不真实、别有用心甚至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负面内容,这些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和道德观会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在全媒体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立场全面探讨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广告已经成为一种渗透进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信息传递方式,影响着大众的消费趋势、反映着社会的流行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需要在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的同时,重视人们广告素养的强化。本文以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就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概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详细介绍了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策略。以此来帮助我们众多教育者明晰大学生广告素养教育内涵,指明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微网络文化对于微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学习具有重大影响,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出发,探究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微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的若干策略,为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相结合,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理想人格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指导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必要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关系,重点探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指导当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47名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14名学生及1位心理咨询师、3位后勤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对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对寝室关系的认知积极,学生在寝室能够寻求到一定的心理安全感,性格、处事方式、生活习惯、兴趣志向是影响寝室关系的重要因素。随着新媒介的介入,高校寝室关系表现出新的特点:(1)新媒介的介入使寝室成员交往时间错位,群体外扩;(2)群体内部交流弱化,情感联结相对薄弱。基于新媒介对寝室关系建构的影响,高校要及时把握新变化,转变思路,以新媒介促成新的初级群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互联时代下,研究网络文化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德育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系统阐释了价值、价值观及高职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概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网络对高职大学生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提出了在移动互联时代加强高职大学生群体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对策,从而达到引导高职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选取的辽宁省内高校大学生党员为例,分析当前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长效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转型时期,分析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并详细说明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立足特色化社会主义新环境、结合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目标、借助校园特色文化等新载体、构建科学完善教育联动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及针对性,促使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探索大学生从众心理,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找准人生奋斗目标,增强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减少盲目从众心理,响应积极从众心理。基于此,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来探讨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理性思维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