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认为童话是男权社会教育、驯化儿童,尤其是麻木女性思想的工具之一。其作品揭露了男权话语霸权,成为上世纪英国开创利用经典童话批判男权思想的先驱之一。卡特成功地对经典童话进行了改写、戏拟和仿作,从而达到颠覆、消解男权话语霸权目的。她或是揭露童话的伪善欺骗性;或是把扭曲的女性还原到本来面目以张扬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2.
试析《洛丽塔》中“戏拟”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多本名著和名人进行了戏拟,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等作品,还嘲弄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通过对这些戏拟手法运用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3.
拼贴与仿作--《尤利西斯》中的戏拟技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拼贴与仿作是《尤利西斯》中两种重要的戏拟技法。其中的拼贴分为动态拼贴和静态拼贴。动态拼贴主要记述了三个反英雄人物的意识流,它们在内容与体上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形成三幅动态的画面拼贴在一起。静态拼贴则将不同的叙述片段用标题的形式并置在一起,以体与内容的异质性表现共同的主题。本仿作了历代豪的体和其他艺术形式,揭示了反英雄主题和现代精神危机。借助拼贴与仿作,小说在体上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文本的共存关系和派生关系来分析《金瓶梅》的互文性,重点分析《金瓶梅》对前文本《水浒传》和《西厢记》情节架构和人物形象的戏拟,并解读其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5.
《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不只是否定、批判,也有继承和利用,这主要表现于它对骑士小说的戏拟.《堂·吉诃德》对骑士小说的戏拟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叙事模式戏拟;二是细节戏拟;三是语言戏拟,从而彰显了骑士小说对《堂·吉诃德》的成就之功.  相似文献   

6.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凝聚着人生智慧的书,也是一部凝聚着小说智慧的书,当人生智慧与小说智慧融为一体时,就形成了特有的笔法,或特别有表现力的笔法。吴敬梓用类似于史家传记的方式庄重平实地叙写"书中第一人"虞博士,以展现虞育德的贤人风范;让立场不同、性情不同的局内人对同一人物展开评价,生活以原生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文本解读因而充满了多种可能性;又让几位局内人相互鄙薄,相互揭短,在多声部的合奏中达到一箭双雕的讽刺效果;而丰富多彩的拆谎技巧,更让读者充分领略了阅读讽刺小说的快感。本文所说的这四种笔法,并未穷尽《儒林外史》之胜,但尝鼎一脔,我们对《儒林外史》的"伟大"确实可以获得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黄金金 《考试周刊》2012,(18):19-19
经典名著向来都是膜拜或颠覆的对象,这一点在好莱坞导演鲁霍曼电影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得到完美印证。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盛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鲁霍曼大胆地对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评和解构,完全颠覆了大众对莎翁旧著的概念。文章从解构主义、时空错位和时代写照三个方面分析电影素材,探析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以及其涵盖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严虹 《文教资料》2008,(3):32-34
李碧华的<青蛇>是以一个现代女性主义者的角度讲述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既是现代的,又是女性的.它颠覆了传统故事中单一而确定的旨趣,重构了一个多义而复杂的文本,从而深刻地探讨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女性的心理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自从他的代表作《马丁·伊登》发表以来,许多批评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部半自传体的小说进行了解读。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中著名的颠覆与遏制对立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说明尽管《马丁·伊登》中有着明显的颠覆性作用,但是杰克·伦敦作为一个无法脱离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家,还是无形之中对自己所抨击的事物起到了维护和宣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达 《培训与研究》2006,23(11):14-15,23
明清小说的创作盛况有目共睹,就其内部的创作关系而言,存在一种经典与颠覆经典重建经典的矛盾冲突事实,这一现象的精神动因除了封建意识形态等显在因素外,由先驱经典所引发的后来者心理层面的“影响的焦虑”及“突围意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郑玄<毛诗笺>是汉代以来随文释义的典范之作,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也较完备.本文在较全面整理其训诂材料的基础上,欲图通过对其所有因声求义例的归类分析,揭明其著的训诂条例和训释特色.  相似文献   

12.
远程继续教育: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远程继续教育是我国多快好省,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加快发展电大模式的远程继续教育,就必须更新继续教育理念;深入开展试点项目,实行更加开放的远程教育,加大能力培养的力度;实行电大教育资源与其他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产业化运作;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远程继续教育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在太平天国与辛亥革命过程中,反满是永恒的主题。但反满的原因及对以后的影响各不相同。通过分析其反满,揭示“满人”到“满族”概念的转变,从一个侧面解释随着西方民族主义的传入,在中国传统文化观下的部族概念怎样演变为现今的所谓民族概念,以及这种转变对近现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曾祺提出的求古从今说贯穿《涵芬楼文谈》全书,探讨此理论对前代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提出的缘由,并从全书系统地提炼归纳实践求古从今说的具体方法,旨在探求吴氏求古从今说的精髓及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尤利西斯》无论在结构形式还是在叙述内容方面都与传统小说背道而驰。文章分析了《尤利西斯》与传统小说在处理时间因果链、事件的连贯性以及情节因素三个方面时的异同,由此看出《尤利西斯》在叙事结构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崭新面貌,对传统小说固有的线型叙事结构模式具有极大的颠覆性。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上的汉语国际化进程中,汉语言文字传播的途径是全景化的,是伴随着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与扩散的。宗教与语言的关系极为紧密,佛经汉译成为佛教进入中华文化系统的标志,而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的译经对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对中国以及朝日佛教宗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化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促进了汉语言文字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唐僧师徒换经公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两次上得灵山。第一次取得无字真经,以为受骗,所以重上灵山换取有字真经。前人大都认为无字真经是当取之经,因唐僧师徒不悟和东土众生愚迷错换有字真经。此认识有所偏差,应予澄清。应当理解为:二经都当取,取得无字真经乃是师徒们的自度,取得有字真经是救世。  相似文献   

18.
龙璐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2):101-102
简要介绍了古代中国佛经翻译和古代《圣经》翻译的历史,总结了两者发展的共同规律并对其中的直译现象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宗教翻译中直译现象占主导地位的本质并阐明了直译法在古代欧洲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唐代僧人义净译经中有一些词语用法特别,且较为普遍,但这些用法未被《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等辞书所收录,如“详”用作副词,表示“一起,全都”;“交”作副词,表示程度,可释为“甚”;“激”作“论难”讲,“齐”作“达到”讲等。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的诗词与书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命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林黛玉作为书中最重要人物之一,其名下所作诗歌更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联系书中人物性格刻画、情节发展等方面对她名下所作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