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面对学生日异增长的探索需求、不断鲜明的个性发展以及一些偶发问题、特殊表现却显得束手无策,往往不能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尽快适应学生,并采取正确的教育行为。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升。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由于特殊教育的研究起点低,教师的研究能力也较薄弱,使得许多教师的研究工作质量不高。为尽快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水平,本刊将开设有关特殊教育研究方面的栏目,发表特殊教育研究方法方面的系列指导性文章,以帮助教师掌握特殊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面向全国择优招收高中毕业生或相当高中学历的学生895人,学制为三年或四年。我院主要为全国培养专科层次的特殊教育教师、残疾人事业管理人员、各级福利院、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等部门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其他应用型人才。我院学生可通过"专转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深造。特殊教育专业(手语翻译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机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能够熟练运用手语进行沟通、咨询、翻译的应用用型专业人才。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概论、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翻译概论、残疾人社会工作、中国手语、聋人自然手语、行业手语、手语沟通与翻译技巧、聋人心理学等。初等教育专业(随机就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大专学历、能够胜任普通学校主要课程的教学、又能开展随班就读教学和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专业课程: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手语、盲文、小学语文教育论、小学数学教育论、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资源教室方案、个别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等。特殊教育专业(视障教育方向)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特殊教育理念,能够适应视障教育发展需要,并可从事其它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教育和康复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要专业课程:特殊教育导论、特殊儿童诊断与评估、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行为改变技术、个别化教学理论与实践、视障儿童心理与教育、盲文、盲校课程与教  相似文献   

4.
面对新闻界频频出现的新闻伦理失范现象,电视新闻教育工作者也应调整教学,将培养专业兴趣、建立专业认同、树立专业理想作为教学中的情感价值目标,以期通过理想教育来坚定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信念,规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5.
以失范理论为依据,描述大学生学习行为失范的现象并分析其危害及产生的原因,认为学习行为失范是有害学习伦理的不良现象,它的出现和大学制度及其实践、大学生的内在特征有关,而实施强制性、过程性学业管理制度会有助于治理学习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事业是平等教育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随着云南省特殊教育学校的不断建成和招生的扩大,特校师资已成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为准确把握特校教师教学工作的实际状况和培训需求,开展高质量、高效的师资培训工作,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我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培训需求做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教师职业伦理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会制约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更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中小学教师应当树立职业伦理意识,认真履行教师的职业责任,努力避免教育教学中责任缺失现象的发生。本文从当前教师职业伦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生伦理缺失的根源,提出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途径与方法,希望能够引起全社会对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伦理修养的关注和重视,唤醒教师提升自身职业伦理修养的觉悟和意识,最终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论和特殊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残疾对身体存在一定缺陷的大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和行为、学习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认为在高校针对具有残疾的学生进行特殊体育教学应遵循缺陷补偿原则、学用结合原则、安全锻炼的原则等十余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高等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入手,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分析,着重介绍了长春广播电视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师总体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及取得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的职业伦理体现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指导教师人际关系的"统一思想",对教师职业修养的提高、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是教师德性,既有约束力又体现指导性,支配和统率着教师职业伦理的交往实践,是教师职业伦理的精髓与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