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音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女人身上,以女性的婚姻、恋爱、家庭生活为内容,讲述了各种不同婚姻形态下的悲剧故事。林海音直面"女人不幸"的社会现实,其作品向我们揭示了无论在旧式婚姻、新式婚姻还是婚外恋形态中,女性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皆无法摆脱悲剧命运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在她的诗歌中,蕴含着对于爱情哲学的丰富思考。在告别少女的青涩恋情之后,她的爱情哲学迎来了成熟的沉淀。最终,她以一种无尺度的方式诠释了永恒之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雪国》中的叶子在川端康成的笔下充满了神秘色彩,作品中对于她的着墨并不多,但是全篇却是以叶子的出场为开始,又以叶子的死去为结尾。她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中叶子的形象是凄美的,她是一种非现实美的存在。作品的结尾,叶子在一场大火中丧失了性命,她的死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作品中处处预示着叶子的这一死亡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西门庆,终成悲剧四个方面论述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一步步生成;从内因:反抗的性格和外因:封建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两个方面分析了潘金莲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北方的一个黑人女孩皮科拉梦想拥有蓝眼睛而最终精神失常的悲剧故事.以荣格的性格决定命运理论分析这部经典作品中两个黑人女孩皮科拉和克劳迪娅不同命运的根源,可以发现在白人主流文化下,作为弱势群体的黑人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养成怎样的性格特征,是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在<红楼梦>中香菱地位卑微,命运坎坷,她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她相关的事件对整部作品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她沟通了神话与现实,在全篇中奠定的是悲剧的基调;作为第一个薄命女儿、第一个家庭历劫、第一对薄命鸳鸯的承受者,她奠定的又是作品结构模式.同时香菱也涵盖了黛玉、宝钗、可卿的某些特质,而作者对她的反谶言选择更加深了悲剧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自古以来一直是众矢之的,她在无数的谩骂声中走过了几个世纪,"毒妇"的形象是许多人对她的刻板印象。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中,海斯特·白兰则一直被认为是温柔善良、自强不息的女性代表。本文通过对男权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分析和对以上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与命运的比较,试图阐释她们命运的必然,并对男权社会以及这种制度下的叙事文本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8.
对于萧红作品及其品读,由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革命激情,以及鲁迅,胡风等的解读,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得将萧红视作左翼作家的一员,她的作品自然也汇入那个年代民族抗争的呐喊声中。然而笔者不这样认为,在本文的解读中,萧红是女性自我认知的写作,她的作品充斥的是个体灵魂的孤独自语和对生活凄凉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王彩玲,一个偏远县城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为了实现理想,她在现实围起的铁栅栏里左冲右突,却始终没有突破口,但她执着于理想,不肯向现实屈服。王彩玲的命运绝不是个体的命运,生活中多少人,过去的,未来的,都曾受到过或将受到这种自我挣扎、沉沦和救赎的煎熬。在理想被现实消解后,王彩玲们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严肃且有思考价值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前言: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在古代历史中,女性从事创作很稀少,能达到李清照在文字上的造诣的就更少了。李清照在宋词上的造诣,与她丰富跌宕的生平际遇是分不开的,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残酷的折磨,也曾受过改嫁的争论。正是这些坎坷的遭遇,才造就了女词人不仅关注个人的生活,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使之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  相似文献   

11.
在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中,无论是一直主导文学批评走向的主流英美文学还是其他有影响力的外国文学,“命运共同体”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方向。本文从叙事批评的角度解读英国当代作家罗丝·特里梅因的三部作品《回家的路》《色彩》和《古斯塔夫奏鸣曲》。虽然这三部作品涉及不同的故事主题,但都以历史的角度审视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人类命运前途的关照。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美国著名短篇小说《美女,还是老虎》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文章认为,无论给予这部具有开放式结尾的小说以怎样的结尾,都无法使其中女性角色的命运得到救赎,说明她们的悲剧是男权制下所有女性的共同生存悲剧,并简述男权文化对当今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平民化是池莉小说创作的特征,她的作品展示了平民世俗生活的艰难与无奈,也写出了普通百姓“不屈不挠活着”的进取精神与执着追求。因为对芸芸众生零距离的观注和与世俗平民融为一体的亲和,她的小说被称为“当代平民生活历史的仿真画卷”。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她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时代,生活经历坎坷,落差巨大。她早年生活优越、安适,晚年经历了国破夫亡的打击后,一直过着漂泊无依、寂寞忧愁的生活。她将晚年的悲愁寄予一篇篇词作中,虽然写的是"私人化"的情感,却与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遭遇息息相关,充满了爱国忧民之情。《永遇乐·落日熔金》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形成她悲剧创作色彩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经历的变故、感情的受挫。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在其作品中具体体现在:对婚姻、对扭曲的人性、对变态心理、对命运的不可抗拒、对"人性恶"等方面的描写。  相似文献   

16.
高晓声以严谨的现实主义笔法再现了新中国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境遇,关注的是农民命运变化发展这一极为深刻的命题。可贵的是,作家在对农民进行理性地"他审"时仍能清醒地进行"自审",使得作品(以《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上城》系列为代表)释放出多种声音,构成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模式,并在此意义上展示了不仅农民而且类"我"般广大知识者身上那种"因袭的历史重负"已成为国家民族命运健康发展的滞绊,进而由关注农民命运上升到忧心国家、民族命运上来,显示着某种深刻和大气。然而,作家在清醒地审视中也流露出一定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以其犀利的笔锋揭示在封建社会中被扭曲了的女性,她的《流言》、《传奇》两部作品通过揭示女性心灵充满卑劣、愚昧、丑陋、变态的形象,来表达对封建专制社会的否定,她不依不饶的揭露,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探究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悲剧命运的内因。  相似文献   

18.
徐坤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上的知名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生活中的困惑与挣扎.本文着力探析徐坤作品中女性叙述视角下反讽调侃的笔力,都市男女物质与欲望的现实图景以及她的作品采用狭小封闭空间结构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流散作家虹影的作品《饥饿的女儿》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表达了对一个世界范围内人类共同关心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个人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她在个体观念下对以六六为代表的全人类个人命运"无根"的探索上。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所崇尚的“苍凉”,既是她小说的情感基调,又是她小说中生命意识的表现特点。张爱玲对都市女性的命运有着深刻的洞察和透彻的领悟。她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一些既普通平凡而又认真生活的女性,这种认真体现出她们的无奈、无助又心甘情愿的生命样态。这些女性注重现实的生活感受,即生命的即时消费性。她们缺乏理想,少有梦幻,没有未来。她们的生命缺乏色彩和意义,她们的命运呈现出浓郁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