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红楼梦》中的委婉语翻译策略进行探索,阐释委婉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以期能够更好地把握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2.
动机作为人进行活动的源泉,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加拿大语言学家Gardner和Lamber将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种。如果一个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某个社会的文化,或为更好地融合这个文化团体,那么这个人的动机就是融合型动机;如果一个人学习外语是因为外语比较有价值,能够帮助他获得好工作或通过某种考试,这个人的动机就是工具型动机。所谓二语习得,是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本文主要研究二语习得中的动机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的人物人际关系复杂,称呼语就承载着许多含意。有些称呼语是人物有意或者是无意违反了称呼语一般的规律,从而流露出其特殊意图或者情感倾向。通过考察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斯、闵德福的译本对一些含有特殊意图的称呼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索称呼语翻译遵循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功能目的论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红楼梦》英译本中委婉语翻译,撷取原著中经典因果例句,分别对禁忌语与自谦语、敬语作以讨论。从中看出该译本的翻译注重了保留和传播源语文字信息注重了宣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译《红楼梦》中的委婉语的研究来探讨汉语委婉语的可译性及翻译技巧。汉语委婉语英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译成英语中对应的委婉语,2、直接译出核心意思,3、省略,4、译出字面意义,5、注释法。  相似文献   

6.
深度的社会接触带来了全方位的语言接触,较明显地体现在借词上。长久以来,布朗族在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傣族的深层影响,因此布朗语中的傣语借词非常丰富。在布朗语和傣语基本概况梳理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布朗语中傣语借词的借入方式,并归纳了布朗语中傣语借词的词性分布和语义场分布。研究发现:从构词形式上来讲,傣语借入布朗语的方法可分为全音译借词和半音半译借词;从借词词性来看,布朗语傣语借词多为实词,虚词极少;从借词语义场分布来看,布朗语傣语借词分布范围较广,既有新词汇的借用,也有基本词汇的替换。  相似文献   

7.
作者运用语篇补偿翻译理论,分析了张培基《英译现代散文选》中的译文语篇与原文语篇的差异,从衔接性、连贯性、互文性和信息性几方面分析了张培基在《英译现代散文选》中所做的语篇补偿。  相似文献   

8.
翻译交流的是语言,但沟通的是文化,翻译活动所处理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词句,而是由相互关联的词语和句子为了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语篇[1].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有差异.考察文学作品文化词的翻译方法及其效果,需充分考虑上下文语境.《红楼梦》中民俗活动的详尽描写给小说赋予了浓郁的民俗色彩.本文以杨宪益夫妇译文为对照,以"...  相似文献   

9.
《孔子家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学典籍,但多年来被误判为伪书。近年来,借助出土文献,前沿学者开始重新认识此书价值。杨朝明先生积极参与《孔子家语》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伪书说及相关学术史的反思,与出土文献及其他典籍关系的文献学研究,单篇或某一部分的研究,以及相关的儒学史、思想史研究等。在多年积累基础上,杨先生组织同仁、学生,编撰《孔子家语通解》一书,为读者提供更多便利。  相似文献   

10.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功能语篇分析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报道、翻译和英语教学等方面的研究,但对"腹黑体"这类新型语体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语境思想入手,以春晚小品《想跳就跳》和《扰民了您》为例,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语场、基调和语式)方面对"腹黑体"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腹黑"的语境因素及语体特征,研究发现腹黑体具有语场层面的跳跃性、基调层面的对立性和语式层面的口语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从作者创作思维的角度考察,<红楼梦>在人物的安排与描述,人物的出场次序、出场方式的设计,人物命运的走向,作品的结构布局和情节线索的开合等方面均表现了曹雪芹逻辑思维的深度和理性处理艺术形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红楼梦》里涉及的风筝、秋千、围棋、踢球、射箭、钓鱼等体育活动进行文化学分析。从起源、发展、演变、传承等角度,对各体育项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中重复现象很多,曹雪芹继承前人小说创作中运用重复手法的经验,并加以创新,在《红楼梦》创作中进行有益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是我国重要的古典小说,其在文学伦理方面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本文简要地探讨了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在伦理方面的选择、禁忌以及伦理环境,分析了《红楼梦》的作者在创作《红楼梦》过程中表现出的伦理倾向,诠释了此书涉及的伦理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SVM具有出色的学习性能,已成为国际机器学习界的研究热点。对于红楼梦的作者问题一直没有定论,许多人围绕此问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应用SVM方法对《红楼梦》的前80回与后40回的写作风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与已有文献[9-11]类似的结果,即前80回为同一人所作,后40回中除原作者的少量残稿外,可能为其他人所作。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中秋节是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着重描写的重要节庆之一。透过文化的因子我们可以发现,曹雪芹不仅仅是简单展现了明清时期的中秋风俗画卷,更是透过中秋节来塑造了诗礼簪缨的封建富贵之家,以及贾府"求圆而不圆"逐渐衰败没落的悲音和忘恩负义的贾雨村形象。  相似文献   

19.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表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他的“女性人才观”。他通过成功地塑造各类栩栩如生的女性人才艺术典型,形象展示女子在各方面出众的才华和胸襟志向,极力表达作者“巾帼才能不让须眉”的思想理念借痛悼女子人才的悲剧命运,反映“女子同样有治国理家才能”的立场观点,寄寓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女子有才无处用、男人才庸误家国”等不平等用人制度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中 ,沉睡了几千年的女性主体意识觉醒了。首先是女性自身的“人”的意识的觉醒 ;其次是女性的自由平等权利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女性审美意识也开始突破封建的“妇容”观 ,蕴涵着男女平等的可能 ;崭新的爱情婚姻观念大胆突出自由选择与“先情后性”的立场 ,冲决着传统的两性伦理秩序 ,饱含着女性自由发展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