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建军大业》的剪辑非常灵活,导演在构建多线条"立体剪辑"基础上,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联想蒙太奇结合的剪辑方法,将这部主旋律电影处理为观众喜欢的战争片。运用立体剪辑深化电影主题,借助宣传片式剪辑丰富画面内容,运用静帧画面突出历史瞬间的重要性,借助慢动作彰显人物的内心情感,运用叠化过渡创造历史瞬间的氛围,以音乐与画面的巧妙融合来推动剧情进展。  相似文献   

2.
余锷 《职大学报》2010,(3):66-68
日本导演黑泽明被西方电影界当作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他一生中拍摄出了许多优秀的武士电影,在黑泽明的《七武士》、《影子武士》、《乱》、《用心棒》这几部武士电影电影中,他赋予了影片中火器于武器之外的功用,使得火器成为一个典型的反面意象,从而隐喻西方文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由于文化差异及语言障碍,要让外国观众看懂影片内容、理解影片所传达的精神,字幕翻译便显得尤为重要。字幕翻译不单是将影片原版字幕翻译成目标语,它还受时空限制,还要充分考虑影片的同步画面、背景音乐等因素。视觉、听觉等多种模态相互作用,为观众提供一场精彩绝伦的观影盛宴。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出发,以《霸王别姬》的官方字幕为例,探析电影字幕汉英翻译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4.
电影《交换人生》不仅凭借着“奇幻+喜剧”的叙事模式,为观众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而且展现了在当今消费社会语境下人性的异化,即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冷漠。在实现异化人性的救赎层面,导演将满足简朴的生活与温暖亲情唤醒良知作为其主要救赎路径。相比电影《万里归途》的宏大归家叙事,影片采用了个体回归温暖小家庭的叙事模式,这与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观众产生了深切的情感共鸣,因此这部影片在春节档影片中得以脱颖而出,为我国的“归家”电影叙事模式提供了新的表达范式。  相似文献   

5.
日本影片《入殓师》是一部包含了日本元素的电影,电影本身体现了现代人在精神困惑中通过回归而找到自我的过程。影片巧妙地把日本社会蕴含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以及传统的审美通过细节和唯美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一副美妙的画卷。它所蕴含的日本文化因素值得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电影的多模态语篇分析主要涉及视觉、听觉、音乐、图像等符号语法的研究。本文尝试用系统功能理论从文化、语境、内容和表达层面,对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符号系统多层面对电影进行解读,探讨该影片如何通过语言、音乐和画面协作建构多模态语篇。  相似文献   

7.
一部电影的片名不仅是对电影内容的高度浓缩,更是影片的灵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电影事业正在开始蓬勃发展,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国外电影蜂拥而入,并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其译名翻译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收入、观众口碑,以及影片本身的国际影响力。本文运用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原理,即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对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探究,并为影片片名的翻译提供了一些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时代里,观众有了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来源管道。针对当前观影群众的群体复杂性以及需求的多样性,对电影观众的心理分析有利于制片人拍摄出更加符合观众需求的电影。电影观众对特技效果既具有惰性心理,又具有敏感性。他们在影片欣赏的过程中更认同和自己相同的价值观,并希望能够通过影片的欣赏获得感官的愉悦。  相似文献   

9.
无声电影(或称默片),就是没有任何配音、音响效果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更接近于电影的初衷,更接近于艺术,它用艺术家的肢体语言来征服观众,用惟妙惟肖的音乐给原本精彩的艺术添加了浓厚的一笔,可惜默片由于某些原因淡出了我们的世界。正当我们即将把默片忘记的时候,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用他那法国式的浪漫铸造出了21世纪堪称经典的现代默片《艺术家》,这是一部令人看了以后就像喝了一杯香浓咖啡一样回味无穷的优秀影片。该片获得8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等多项奖项。笔者结合《艺术家》这部电影,剖析当今时代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悬疑类英语电影往往使用大量、多种多样的悬疑艺术表现手法来营造悬疑效果。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影片具有一种魔力,强烈地吸引着观众。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来研究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其语篇构建规律,帮助观众更好地对该类语篇进行识解。研究表明,ICM理论可以通过完型形成、认知参照、文化映射等方式在悬疑类英语电影语篇的构建与识解中发挥作用或对其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在《一粒麦种》中,隐含着圣经原形,丰富了文本的思想。本文运用弗莱圣经原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从意象、人物形象和主题三个视角来解读《一粒麦种》,从而展示了恩古吉对肯尼亚独立后现状和今后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电影除了语言媒体,还包括景别、色彩、镜头、构图等视觉非语言媒体,以音响、音乐为主题的听觉非语言媒体,以及视听复合式非语言媒体。电影是含有多种社会符号且需要多种感官互动的多模态语篇,是用多模态语篇构建意义的典型范例之一。本文主要运用O’Halloran提出的电影视觉图像与声响的分析模式,从画面、声音及视觉图像三个方面对电影《风声》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相似文献   

13.
《意象集Ⅱ》是法国伟大作曲家德彪西创作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在音乐史上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意象集Ⅱ》中共包括三首乐曲,分别为《金鱼》、《透过树叶间的钟声》、以及《月落荒寺》。在这些乐曲当中,德彪西通过对创作意识以及手法的大胆革新,使作品体现出了独具个性的价值,彰显了德彪西对和声配合以及声部织体的驾驭能力,彰显了作品独特的音乐风格。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能够使我们对《意象集Ⅱ》的演奏更加驾轻就熟,进而达到深化与升华《意象集Ⅱ》音乐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先驱,其小说《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表现了黑人妇女寻找自我、争取解放的精神追求。美国黑人女作家、妇女主义的创立者艾丽丝·沃克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在小说《紫颜色》中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两位作家在小说中运用了与大自然、日常用品和服饰相关的象征意象,这些象征意象充分说明了两部作品间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八十年代以来,在通俗歌曲创作中,出现了一股“西北风”热的新潮。尤其是电影《红高梁》、《老井》等的主题音乐播出后,更把“西北风”推向了高潮。一时间,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主办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及各种音乐会和  相似文献   

16.
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一直是电影叙事的主旋律之一。《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和《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这两部爱情影片,分别由两岸导演执导,虽制作定位不同,但在多重叙事内容和模式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对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种对爱情故事的多重叙事模式:一方面跨越时空的多重叙事,可以加重情节悬念和戏剧性,深化爱情主题,另一方面,多重叙事也可能导致细节处理不详,以及人物塑造不够丰满。  相似文献   

17.
影像艺术以有别于传统艺术的组织形式和体认方式,在表达生态危机和关切人类生存前景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通过选取两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影:西方影片《后天》和中国影片《可可西里》,从生态主义的视角,就影片叙事策略方面的差异,考察当代电影中的生态意识,通过二者的对比分析,揭示中国电影存在着生态意识表现不足、生态主义批判力度赢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阿甘正传》,1995年第67届奥斯卡六项大奖的获奖影片,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现象。这部电影带领观众重温了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三十年美国历史,同时在信念缺乏甚至丧失的时代,借助对平民英雄形象的塑造发出了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渴盼和呼唤。  相似文献   

19.
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以其幽默励志的内容,恢弘大气的制作,和特有的中国元素,自上映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诸多好莱坞明星演绎的生动而隽永的电影对白自由,不但为影片锦上添花,还为英语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地道英语发音的好范例。中国学生对英语连读的认识和掌握一直都差强人意,《功夫熊猫》的对白中连读语料非常丰富,可为英语连读教学提供良好的内容依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中有众多意象,诸如英雄意象、女性意象、魔鬼意象、智者意象、精灵意象等。运用荣格的原始意象理论,从接受者的心理角度去分析这些原始意象正好反映了蒙古族祖先的心理历程的碎片,它们再也不是个人的,而是民族的。这就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