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艺术魅力的生成机制作用于多方面的因素。从艺术评价、创作心理、欣赏习惯及文学史观的角度来看 ,文艺作品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 ,其艺术魅力的生成中起着动力和源泉作用的是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2.
《蜀道难》以气势磅礴的笔力极力描写了蜀道的雄奇艰险,把奇美壮观的自然景观与爱国忧民的深情紧密结合,隐喻了唐王朝现实的黑暗,达到了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玉成 《职大学报》2003,(3):99-101
《至高利益》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复杂矛盾,提出当前我们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敢于思考政治体制改革等敏感问题。作品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情节开展错综复杂,可读性强。作品既具有对现实生活中阴暗面的批判力量,又具有鼓舞人们向前的激情。因而这是一部充满思想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  相似文献   

4.
17世纪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的《美德》是一首短小但极具哲理的好诗,以其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感召着世人,诗人在诗中所使用的拟人、明喻、暗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与诗的意境的巧妙结合,形成该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17世纪玄学派诗人乔治赫伯特的《美德》是一首短小但极具哲理的好诗,以其简洁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修辞手法感召着世人,诗人在诗中所使用的拟人、明喻、暗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与诗的意境的巧妙结合,形成该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子夜》与《家》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堪称双璧的两部重要作品。用比较研究方法对这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加以分析很有价值。两部作品在艺术视角、艺术结构、艺术风格上的差异,颇具代表性地体现出30年代文坛的两种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的诗歌多如繁星,最让人乐吟不疲的是《沙扬那拉》。该诗究竟有何卓越的艺术魅力呢?本文拟将从从传统的言语艺术、内在结构与行文艺术三方面去解读。  相似文献   

8.
印度杰出作家迦梨陀娑的优秀代表作诗剧《沙恭达罗》通过沙恭达罗和豆扇陀等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积极的思想内容;同时《沙恭达罗》还以其重要的艺术成就,博得了世界声誉。  相似文献   

9.
《十日谈》创作是卜伽丘喜剧意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体现。从《十日谈》艺术表现看,卜伽丘喜剧意识为:以取悦大众为目的;用人性理解、乐观自信的心态观照生活,用通俗方言和诙谐口吻讲述故事;以讽刺、机智、幽默等艺术手法,实现对否定性喜剧形象的理性超越,对肯定性喜剧形象轻责加赞颂;以“大小框架”加附表层结构及内在喜剧基本环节的结合为总结构形态,实现喜剧意识向喜剧效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以萧军、萧红为代表东北作家群异军突起,为读者了解东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以清新自然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作品本身拥有着丰富的艺术魅力。其语言既陌生又新鲜,充满了幽默感;其结构方式也打破常规,表现出散文化的特征;而叙述视角更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从语言、结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特色,来进一步了解《呼兰河传》的独特之处。它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是中国文苑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彭静 《职大学报》2008,(3):64-66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时诠释南方历史、文化和传统起着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作用,在这篇小说里.他成功地运用哥特手法、时序颠倒及并置对照等技巧,讲述了美国南方社会中一位贵族小姐一生的悲剧,从而表现了美国南方及西方现代社会中人心的压抑,精神的痛苦和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2.
独特的风格,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无疑地,李可染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李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运动员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运动员精神动力源及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力求揭示我国运动员精神动力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和激励精神力量的相应原则和措施,从而更好地开发运动员的"精神资源",进一步发挥精神动力在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奋力拚搏、为国争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松尾芭蕉的《古池》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从文学角度看,虽篇幅短小,却能引发深远意境;从美学角度看,以响衬静营造了悠远而宁静的艺术氛围;从社会学角度看,表露了作者强烈要求回归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5.
张嫣格 《美育学刊》2020,11(1):107-111
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作家、艺术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参照系,在文艺创作中探索中国艺术人格的精神建构。在中西文化的对峙中,中国艺术人格立足于传统文人精神,着眼于和谐社会,强调主体审美自觉,追求人格的价值尺度,使中国人格美学思想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充满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创新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其内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要大胆创新,要"有所为",同时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制度"有所不为".二是坚持"有所为"中的"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快为有所慢为".坚持该方针是实现"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它是长期实行、覆盖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领域和层面、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统领社会主义创新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7.
从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国文课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必修课开始,《大学语文》的命运可谓跌宕起伏。百年多的时间里,它经历了由立到废,再立,到小高潮,到不温不火,到现在的"边缘化"。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因素。更深层的原因是当下过分重视"就业",重视科技、经济、物质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麦琪的礼物》艺术手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琪的礼物>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一个偶然的事件反映出必然的结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运用了巧合和细节,使不复杂的情节充满变化,引人入胜;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了作品所有蕴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9.
“心统性情”说是朱子心体用说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心性说的实质所在。“心统性情”说虽然来自张载,但真正将其变成系统学说的是朱子。朱子曾说过,程颐的“性即理也”,张载的“心统性情”,这两句话“颠扑不破”。朱子之所以高度评价这两句话,是由于前者从心体上说性(理),表现了理性主义特征;后者从心之体用关系说性情,表现其情感特征。这两点真正体现了朱子心说的主要特征,即情感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提问是一门艺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既要从宏观的策略上重视提问的艺术,也要从具体的操作上重视艺术的提问。本文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为例,从艺术的角度切入,论述课堂提问的艺术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