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课堂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课堂师生互动公平是课堂教学公平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微观层面。但现实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许多不公平现象,表现在互动的对象、空间、内容、方式以及评价等方面。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就,也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化和心理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同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从微观层次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
课堂公平:蕴涵、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课堂公平是指学生具有平等的课堂学习身份,公平地享受课堂资源,公平地获得课堂评价。课堂中存在不平等的课堂社会结构、不平等的课堂资源分配、不平等的学生学业评价等公平缺失现象。建构公平课堂需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解构与重构课堂中的社会结构、课堂资源面向所有学生、建立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我们应该关注渗透于学生校园生活的课堂上的教育公平问题。教师喜好、教师情绪、学生座位、学生观念、情感效应等都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我们要求实行公平的教育,就必须从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课堂抓起。  相似文献   

4.
关怀内涵使课堂公平具备了本质意义上的独立性,从而与其他类型的公平相区分.关怀内涵使课堂公平由事际公平的层次提升至心际公平的层次,使课堂公平更具实效性.在教师的课堂教育行为中,关怀型课堂公平必须处理好三个基本问题:首先,实现从公平需求到公平需要的转变,以提升课堂教育行为的公平层次;其次,处理好操作公平与关怀公平的关系,以促使课堂公平进一步贴近学生主体内心;再次,实现从抽象公平到具体公平的转变,从而增强课堂教育行为的公平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课堂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课堂公平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公正对待学生,不偏袒个别学生,同时课堂公平并不等于把大家拉平。课堂中的不平等现象表现在制度、文化、行为等不同层面。建构公平的课堂需要从形成课堂公平的意识与理念、构建公平的课堂文化、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实践中做到课堂公平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公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推动作用。课堂公平则体现着教育公平中的过程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和微观层面的落实,对建设公平课堂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公平的课堂,需要教育工作者树立公平意识、彰显民主精神,提升职业修养、克服"教权"腐败、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公正评价每一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课堂互动的教育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体现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种类型。课堂互动中的教育不公平具体体现在:因学生学业成就水平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性别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职务或地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因学生所处的空间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优化课堂互动,教育者应通过学习现代学习理论,从树立“互主体意识”、增加互动频率与效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等方面做起,全面实现课堂中的教育公平,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公平是当代社会的一个主题词,公平既是人们人性意识觉醒的反映,也是当代社会发展追求的价值目标。公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公平问题。一、课堂教学是否公平影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公平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教育权利,包括学习权、尊严权、民主权等。现实生活中,这些最基本的权利不时受到侵犯,如,课堂上每个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古已有之的美好理想。东西方的教育实践一直在努力创造教育的平等、公平,它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但处于同一课堂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和认知风格的差异。课堂教学中只有照顾差异,才能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都得到开发。本文从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析入手,倡导采用差异教学的方式来实现课堂中的差异平等。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做到每个人的起点公平,所以教育公平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首先应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体现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则为课堂教育公平。课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基础的环节。然而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因种种原因导致课堂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学校还相当严重。排斥“后进生”、排斥贫困生、排斥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行为不协调的学生等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或妨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差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达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差异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拓展学生成功的领域促进教育公平。差异教学通过科学测查,挑战性的学习目标,开放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弹性的组织形式,多元化的评价等策略,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2.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在这一取向下,各国都围绕着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教育改革。本文针对未来中国学生应具有的市场经济、网络信息、终身教育、国际化、独生子女等时代特征,同时根据国际经验和未来变化趋势,分解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素质教育应为每一个孩子———奠定终身健康和良好公民的基础;提升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帮助学会上网、学会演出、学会劳动、学会合作沟通、学会社会服务、学会应对危机。这也应成为我们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入学机会在香港虽早已普及,但这并不代表香港中小学教育是公平的。为了检视香港教育公平的实践,本文回顾了香港回归后与教育公平有关的教育政策争议,从学童的性别、贫穷家庭子女、特殊学习需要学童、少数族裔学童、新来港与跨境学童等几方面剖析了香港中小学在教育公平方面的实施情况,并就探讨香港教育公平课题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教育公平"是针对以往教育公平研究多是宏观研究、外部研究,而忽略了教育内部人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理念。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教育公平下的学生发展需求,在新教育公平视域下,教师需要担当好公平角色,教师公平角色担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忽视学生各维度的公平发展、忽略实现每一个学生适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能有效担当公平的角色等。基于此,教师应树立公平促进者的角色观,增强角色转变意识;突破传统观念桎梏,促进全体学生公正发展;持续学习与反思,提升公平实践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从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两项内容。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是中西部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采用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方式,骨干教师在高水平师范院校与优质中小学参...  相似文献   

16.
教育公平的原则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原则包括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两个方面,该原则强调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个人存在的禀赋、兴趣和能力差异,差异性地配置教育资源,以满足其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新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技术革命的产物———网络教学 ,以其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以学生为真正主体等特点 ,通过促进个别化教学、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以及师生民主平等关系的形成 ,从而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社会学领域的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公平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变化。在对教育公平哲学思考的基础上,可以追寻两种理论,即柯林斯的教育成层理论和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由此发现,教育公平的实现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原因在于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障碍重重;教育过程投入均等的实现长路漫漫;教育结果均等的不可能与没有必要;教育公平感因人而异。要使教育接近公平,教育公平应该回到最初的理念;教育公平应该兼容精英教育;教育公平应该关注弱势群体;教育公平应该在社会变革中实现。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文理过早分科并不直接关涉科学精神的养成和人文情怀的传承,但是,却严重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影响教育公平实现的水平和质量,从社会公平视域的角度出发,研究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对教育公平的关注重点在客观教育公平,对主观教育公平则关注较少。主观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客观教育公平状况逐渐改善基础上,应获得更多关注。基于CGSS2005和CGSS2015数据的logit模型结果发现,城乡、地区和民族三个宏观结构变量均显著影响教育机会公平感。但与客观公平状况不一致的是,在2015年,相对于农村居民、中西部地区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来说,在客观上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城市居民、东部地区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教育机会公平感更低。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教育机会公平感总体下降,教育机会公平感城乡差异没有显著变化,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变化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民众的教育机会公平感大幅下降,中东部地区差异逐步扩大;汉族和少数民族教育机会公平感变化幅度相近,但变化方向相反,表现为汉族教育机会公平感下降明显,而少数民族则同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