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批判理论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揭露和批判,它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这种理性的精神也可以运用到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审视上,可以从科学技术的批判、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形态的批判、异化现象的分析和对人的关怀五个方面来展开。分析和研究社会批判理论有助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等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哲学面临一个“技术转向”问题,技术正在成为哲学反思的中心话题。技术批判是技术哲学的根本任务。技术的批判离不开批判的技术即哲学的操作。通过哲学批判,人类才可能重建自我,使其本质得以统一,人的自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在批判世界的过程中,从浪漫主义的批判发展到历史主义的批判,把理论的批判和实践的批判结合起来,把批判运动同共产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区别于其它非科学批判理论的完整的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4.
从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相应的批判教育学思想出发,可以重构批判教育学视域下的教师角色。社会批判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关注学生广泛的认知旨趣,致力于主体间无压抑的自由对话,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其自我抉择能力。其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在"转译者"这一新身份中得以重新构建,其职责在于沟通学生的经验知识和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和“现实的人”的发展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人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战略基础、战略目标和当然表征,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向,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化”:思想观念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和人的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重要特征和基本实现方式,它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又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为重要前提。人的现代化需要人的高质量发展,要通过铸塑高品质生活、牢固确立新发展理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人的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当代哲学面临一个"技术转向"问题,技术正在成为哲学反思的中心话题.技术批判是技术哲学的根本任务.技术的批判离不开批判的技术即哲学的操作.通过哲学批判,人类才可能重建自我,使其本质得以统一,人的自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阵营中,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因其鲜明的政治立场而独树一帜。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代表,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更是在其生命政治的指向下,为世人勾勒出了一种激进社会变革的替代性方案。他在综合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左翼等思想观点的基础之上,并结合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实际斗争经验,探讨了从压抑性文明走向非压抑性文明的解放辩证法。他将生命政治看作是爱欲能量的政治化和个体身心发起的反抗斗争,并且将其称之为“第一人称的政治”。基于这种第一人称的生命政治逻辑,马尔库塞提出了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版本的人类解放理论,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新左翼的社会变革思想。  相似文献   

8.
课程内容始终是教育的核心。因为什么知识能够进入课程、进入课程的是什么知识、体现的是谁的利益在本质上决定了教育要培养的是什么人;或者反过来说,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习哪些课程知识来决定的。所以,本文将课程作为政治文本,从这是谁的知识、为什么要选择课程知识、由谁来选择课程知识、如何选择课程知识四个方面探讨了批判理论视域下课程知识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这直接关涉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水平和实现程度。因此,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阐明人的现代化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代要求,剖析当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形成因素,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是通过资本与技术的结合来实现对工人的强有力的统治和剥削的。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科技的进步受制于资本增殖逻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织方式的改进等技术进步形态,都强化了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控制。因此,资本批判逻辑下的技术批判构成了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马克思批判思想是资本主义批判和技术批判的结合,也是技术历史进步性与社会变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内涵包括: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全面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体系。当前基础教育领域要积极推动重大改革发展任务落地,切实落实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机制改革,以评价改革牵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以更大的力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之一。中国式现代化决定了高等教育探索科学创新、实践民主参与、维护法治规范、追求公平正义、促进开放共享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愿景旨归的价值维度。要实践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则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在本体层面上抓高质量的学科建设,在发展目标上抓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要素保障上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不断推进构建学科发展、推动高校协同共治、强化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教育质量改革,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批判概念的涵义,在西方思想界是自明的,但在中国一直晦暗不明;而且批判概念在中国曾被歪曲误解得面目全非,人们甚至把被误解的批判当作本来涵义的批判,至今对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懵懵懂懂.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亟需我们恢复哲学批判概念本来的、合理的内涵,开展正常的批判和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哲学的批判是一种形上批判或元批判,其涵义是批判的本来涵义.对哲学的批判概念的本来涵义作了探讨性的诠说,大致廓清了哲学批判概念的基本义域,并由此对这一概念作了界说.诠说和把握哲学的批判概念,对于合理、恰适地发挥哲学的批判功用,进而开展其他领域的批判,以及促进和繁荣学术事业,均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什么是教育现代化、为什么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怎样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三个方面的问题。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反思我国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经历了晚清洋务运动、新中国初期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初期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十八大以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四次历史性选择.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能赶上世界现代化的前两次浪潮,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因此只能选择走综合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对权利的批判性考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权利是资产阶级民主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概念。它形式上是公民所拥有平等的、普遍的权利,但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市民社会中进行统治的特殊权力的合法性掩饰。马克思在早期的著作中就已经觉察出这一点,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将更加明晰呈现出权利与权力之间的矛盾关系,同时进一步揭示权力的本质来源于所有制。而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公有制的建立,资产阶级支配他人的权力也将消失,权利也将不再是空洞的形式,而会获得自己实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指向和价值遵循,那么如何认识人及人的本质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过程中,扬弃了费尔巴哈“感性对象”的形而上学人本质观,从人的现实“感性活动”出发去理解人的存在,形成了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的人学思想,摆脱了以往抽象人本质论对人本质的歪曲,真正实现了哲学史上关于人的认识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教育领域相关政策的制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是提高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纲领性文件.从技术批判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揭示出技术影响下蕴含在教育领域中一种追求效率的技术理性思维,具体表现为基于数据分析的真理判定、基于技术系统的社会秩序、基于技术素养的教育目的.文章借鉴技术批判理论的观点,试图探求解决当下教育政策文本中过于追求技术理性的问题,实现理性与艺术的结合.据此,对我国教育技术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包括关注时代合理性诉求,反思人文不合理问题,权衡技术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式现代化展开历史唯物主义叙事,首先,要在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与现实背景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生成与时代方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世界历史”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理论视野;其次,要在现实的群众主体及其历史创造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主体与价值旨向,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民群众”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依靠谁,又为了谁”的理论基础;再次,要在社会历史客观规律与人类主体能动选择的辩证统一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与中国特色,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客观规律”与“能动选择”构成了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正确,又有何特色”的理论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逻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胡塞尔现象学的视角出发,从三个方面,即"哲学的问题域","真理的获取"和"理念是否能成为对象"考察了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现象学因素及其二元论的局限性,指出了胡塞尔现象学对它的超越,就此肯定了"现象学是一切近代哲学的隐秘憧憬"论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