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批语是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立意、选材、组材、语言、书写等所作的评价 ,其作用是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进作文。在教学工作中 ,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对批语不大关心 ,他们关注作文分数抑或等级的热情与他们关注批语的热情成巨大反差 ,这不能全怪学生 ,其根源在于初中生的作文批语中存在着致命的“硬伤” ,亟需广大语文教师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 ,并采取积极的对策。一、“硬伤”透视当前 ,初中作文批语的总体状况是 :教师将给学生作文下批语作为落实教学常规的一项任务来完成 ,欣赏性、激励性批语不多 ,批语作用发挥不充分。透视…  相似文献   

2.
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从学生的作文心理看,学生每次作文写作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情况的评价,从教师的评语中找到自我和学习的成就感。所以,教师的批语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文的心理,关系着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写好作文批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3.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好的批语能使学生读了受到启发,从而提高作文能力.但如何写好作文批语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时间不允许教师对每篇批语都精雕细刻,责任心又不允许他们草草了事,于是,便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作文批语尚待改进.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应当讲究作文批语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陈樱株 《考试周刊》2013,(59):58-59
作文批语是学生关注的重点,精彩的批语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的批语必须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有的放矢,言简意赅地突出重点;善于抓住作文中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批改中还应体现人文精神,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张玉甫 《现代语文》2008,(9):141-141
“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批语,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这话听起来虽有点儿夸张,但道出了作文批语潜在的魅力。事实上,好的作文批语,既是教师对学生作文作出的中肯评价、温馨提示以及写作上的精心指导,又是语文教师留给学生心目中高层次且营养丰富的精神快餐,还是学生写作过程中一座座小小的加油站。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应该用精彩的批语感染学生,富有个性的批语教育学生,启发式的批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那一篇篇短短的作文批语中受到感动,得到教益,获得启迪,让作文批语成为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双重评价。  相似文献   

6.
丁润选 《甘肃教育》2005,(10):21-21
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大都认真负责、不辞辛劳地斟词酌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可遗憾的是,学生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做法往往无动于衷,对教师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结果以前作文中所批的问题在后面的作文中照样会出现,鉴于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光顾给学生的作文“治病”,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作文批语就是语文教师手中的一把剪刀或锄头,用得好,它能除掉学生心田里的杂草,为那美好的幼林修枝剪权,松土施肥。写批语常常是一种辛勤劳动,要对学生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作全方位的思虑;写批语也是一种自然亮相,能让人由此透视到教师从人格到学识活生生的面容。那么,从总体上看,什么样的作文批语才算是好的品格呢?  相似文献   

8.
作文批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写作效果的检验,也是写作训练的继续与深化;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作文评改的批语中的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着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写好作文批语,对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毅力信心、端正学生人生态度、完善学生人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语既要指导学生作文,又要引导学生作人。因此,教师要严肃认真、亲切热情,以达到批改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为学生作文写的批语,既体现语文教师事业心和责任心的程度,也体现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高低;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批语的优与劣,对学生现实的作文和今后的写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的练习,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练习指出得失、提示修改、做出评价的意见或建议,是师生双向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作文教学的继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名班主任,“批语育人”是我的信条。在撰写作文批语时,我在对学生作文作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好的批语能使学生读了受到启发,从而提高作文能力。但如何写好作文批语常常困扰着语文教师,时间不允许教师对每篇批语都精雕细刻,责任心又不允许他们草草了事,于是,便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作文批语尚待改进。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应当讲究作文批语的艺术。一、批语要有针对性教师的批语应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具体的指正,并明确提出今后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贯彻执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原则。学生写作水平的体现,因年级而不同,因单元习作要求…  相似文献   

12.
董萍 《林区教学》2010,(5):51-52
作文批语是老师指导学生习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对作文批语过于程式化、专业化,很难吸人眼球。从作文批语的简洁性、人文性、文学性和实效性四方面改进作文评语,探索让学生爱上习作批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的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语文教师对作文的批改一直很头疼,主要是工作量大,通常老师都沿用"学生写,老师批;老师评,学生听"的方式。此种做法虽然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作文批语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形式,它既是教师知识、指导水平的体现,又是教师爱心,师德的自然流露。教师的评语既要指导学生作文,又要指导学生作人。因此,教师要严肃认真,亲切热情,以达到批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评价,包括写作特点、思想内容、语言特色等;也是教师和学生在一篇作文层面上的心灵沟通,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评语密切相关。好的批语,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其意义远远超出评语本身。而且这种笔头的交流往往能比当面的交流能解决更多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能正确运用评语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它是师生对话的媒介,写作批语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批语写作流于形式,陷于模式,未能实现它应有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批语写作的原则观与有效性两个方面,对中职作文批语撰写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应好 《学语文》2002,(6):38-38
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因而他们强烈地期待老师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或热情的赞扬,积极的鼓励;或耐心的帮助,诚恳的指点。老师在衡量学生作文水平时,应根据学生作文特点,因人而异,认真写好批语,而不是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批语,以求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任务,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煞费苦心的难题,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认真指导,在批改作文时也对学生的作文从内容、结构、形式、语言、卷面进行全面的、细致的标注,但这些工作却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学生往往在作文本到手后,看看分数和批语,就搁置一旁。教师的评价似乎对提升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至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避免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应尽可能地把作文看作是师生关系的连接纽带,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此,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点评法,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将点评法用于高年级的作文评改,是行之有效的。这“有效”至少包含两点:一是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快,二是教师评改作文费力少。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赞语式点评。作文评改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研究自己作文的兴趣。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有时批语写个“好”或“优”,批上一句“进步可喜”,学生往往会因此而“喜气洋洋”,为之一振,进而他们就会饶有兴味地去研究自己的作文了。学生的作文,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发现其闪光点,给予切实诚恳的赞语。二是诱导式点评。点评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习作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它是师生对话的媒介。写作批语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但长期以来,批语写作流于形式,陷于模式。未能实现它应有的教育导向功能。有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批语写作的原则观与有效性两个方面,对中职作文批语撰写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作文批改一直是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批语既可以对学生写作的文章加以分析评价,又担负着指导学生作文方向的使命,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从尊重学生文章原貌,尽量少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因文而改;注重学生人格培养,人文并重;合理运用表扬批评,中肯有效;批语书写清晰工整,感染学生五个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作文批语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