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2.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四个方面,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而,我们要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努力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永姣 《考试周刊》2011,(22):59-59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处于起步阶段,朗读更是不容忽视,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朗读的好习惯呢?一要未成曲调先有情——以趣激情;二要大珠小珠落玉盘——以读带读;三要手舞足蹈悟深情——以演会意。从一年级起就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让学生在趣中读,在读中悟,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感受朗读的魅力,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好小学的语文朗读呢?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将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始终,努力做到学前读,学中读,学后读,通过朗读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这种理念逐渐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认可。分析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在教学中要多读,读中积累,读中悟情,读中立人。  相似文献   

8.
读和实践     
一、以读为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要从读的训练入手。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已形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认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仍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手段之一。读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 ;读 ,是调动小学生动眼、动口、动耳、动脑等多种感官的活动 ;读 ,有助于增强语感 ,熏陶思想 ,有…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一线教师一定要予以重视,尤其是小学生的朗读教学,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读,更要讲究朗读训练的策略,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简要论述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训练策略即:示范性朗读必不可少、朗诵训练要循序渐进、把握文章的情意点、形象点、韵律点,演读与感悟体验,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吟诵、美读是训练语感的好方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精彩片断,精妙之处自然了然于心,语感能力也会得到加强。语文教学要重视诵读。语文课堂上注重加强朗读,对朗读要有要求,训练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1.
运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亦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深入体会语感、语境、语意的优美。既然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指导朗读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对学生朗读应给予充分正确指导,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提高文学素养。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同时,也要做到以读为本、读中悟情,以问促读、熟读深思,多措并举、激情引趣,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方法。张田若先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也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新课程标准下重视朗读训练已经成了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语文教学追寻"语文味",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让朗读呈现一个灵动的语文课堂,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学到语文知识。”但如何读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却令人深思.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有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朗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多下功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一、因时因事,有效朗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进行朗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读……看起来教师对学生朗读训练很扎实,课堂气氛也很热烈,可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学生朗读前没有要求,朗读中教师也没有指导,读后更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朗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视朗读,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极富效果的一种方式。但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讲轻读、重问轻读的现象。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这使朗读训练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朗读的作用和朗读教学的具体方法,论述分析高中语文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6.
张芳 《考试周刊》2013,(38):40-41
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越来越浓。语文教学要真正回归本真,必须重视朗读的作用,避免课堂上的听读及默读现象,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锻炼语感、内化文本的重要途径,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朗读指导应注意层次性、渐进性、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  相似文献   

18.
吴建国 《文教资料》2010,(27):57-58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吸收.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朗读与表达一起共建人的言语生活。读是为了写,从读学写,以读带写之所以有效果,是因为两者原本相依相通。古人十分重视朗读,朗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9.
鹿敬华 《成才之路》2009,(19):46-46
俗语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由此可见,朗读在我们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实朗读一直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项目,早在《礼记·文王世子》中就有“春诵,夏弦”的读书规定。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对小学语 文教学更加重视,对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 求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还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力。受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 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 生的朗读能力。下面就作为多年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简单论 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