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西近代史上宗教派别除了业已存在的佛教,道教外,还有西方的宗教基督教,天主教,这些西方宗教在鸦片战争后陆续传入广西,发展速度迅猛,它们为了在广西站稳脚跟,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人信教,另外也为了宣传宗教思想中的博爱精神,纷纷开展各种慈善事业,为广西的慈善事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传统慈善事业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西方来华宗教力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积极因素.它们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救助活动,发挥出一定的救助功效,并对北京近代医疗、教育和文化事业等产生较大的推进作用.然而,由于它们开展慈善活动的主观侵略意图,以及实际上整个中华民族为此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使得北京近代慈善事业被笼罩上一层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因此,西方来华宗教力量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具有"双刃剑"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后,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广西也遭到西方宗教的侵略。西方传教士进入广西建立教堂,发展教徒,形成了一股宗教侵略势力,成为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广西的急先锋,使广西人民深受其害。一广西是一个边境省份,是西方列强垂涎之地。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种种传教特权,并且使清政府解除了实行一百余年的“教禁”。凭借着这些特权及有利条件,西方传教土肆无忌惮地对广西进行宗教侵略,但却遇到了重重阻力,遭受很大挫折,经过很长时间才实现其侵略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由于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尤其是个人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实践和研究证明,塑造符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对慈善的渊源深入探究,不难发现,现代慈善的起源是宗教慈善,因此在现代公民慈善意识的研究中引入宗教情怀这一概念,对解读现代公民慈善意识有着深刻的意义。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原动力,宗教情怀在促进公民慈善行为,建立健全慈善事业运行机制和形成慈善事业价值评判标准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代基督教在中国传教活动频繁,传教过程中凸显着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文章以桂林地区为考察视阈,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考察近代基督教借助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医疗卫生设备、慈善事业等手段传播宗教理论的过程。探究近代基督教在桂林传教过程中,中西文明的冲突与交融问题。为解决中西方文明的冲突提供借鉴,为提升文化桂林的地位寻找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随着西方社会学知识的广泛传播,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得到建立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与西方来华宗教力量、社会学学者一起,不仅充分重视运用社会调查来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并且能够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中国近代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向,主张借鉴西方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兼顾中国的国情与民俗,建设并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了传统意义的慈善概念和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慈善事业在社会领域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西方慈善事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尤其是温州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借鉴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通过科学地引导慈善组织的发展,增强慈善组织独立性,宣传和弘扬社会慈善文化,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温州慈善事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8.
基督宗教强调仅有信仰是不够的。爱是信仰最纯真的表现,爱从信仰而来。在信、望、爱三德中,爱是最大的,这种爱可以使人生超越自然、超越自我,而向更高的境界提升。当代中国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圣经》中爱的教导直接相关,这种爱的教导,形成了基督宗教悠久的慈善传统,也成为基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宗教善文化的本质,指出宗教善文化建设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即善的理念的阐述和宣传和以公益慈善事业为主的善行。介绍了香港善文化建设的经验,主要是善文化的宣扬以及善文化的实践,即在多个领域开展宗教公益慈善事业。最后,文章提出了我国宗教团体如何借鉴香港经验,加强善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为了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国情,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学术界兴起了一股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热潮。本文从宗教的角度,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系,探讨了中西方宗教精神的主要差别,并就中西方宗教精神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解析东西方对待慈善事业的不同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中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西方人对慈善事业的热衷相比,中国人多表现出对慈善事业的冷淡。着重分析这一现象的种种原因,旨在提醒公众对中国慈善事业遭遇寒流这一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广西海洋宗教文化是以海神崇拜为核心的多神崇拜,多元性和交融性紧密结合,民族性和地域性相互影响,功利性和变通性密切联系。开发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要肯定宗教文化是广西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广西沿海宗教文化具有的二重性特征,发挥海洋宗教文化在构建北部湾地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深入研究、挖掘和利用广西海洋宗教文化特色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以中华传统宗教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是海外华人宗教信仰的基本特征.第一代踏上澳大利亚土地的华人为了在激烈的谋生环境中站稳脚跟,通过社团等形式结成帮群,为了将多样化的个体利益整合在一起,单靠世俗力量是无法约束,因此宗教因素的介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儒、道、释的文化遂成为了澳大利亚当地华人身份认同的标识;同时,受到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亦在华人群体中广泛传播,这对于华人接触西方文化、学习西方礼仪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謇立足南通,在“父实业、母教育”的同时,大力兴办慈善事业。张謇办慈善并非出于宗教动因,但宗教理念却成为张謇进行慈善动员的有力工具。张謇的慈善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存在着从绅士职责向“通于政”的嬗变,即由传统意义上绅士自发或被动地担负建设、管理地方慈善事业,转变为从自治理念出发,有目的、有步骤的自觉行为。民国元年张謇与传教士李提摩太的会晤,是这一质变的重要转折点。此后,南通慈善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传教士很早就进入广西进行宗教侵略活动,为了排除宗教侵略的障碍,他们创办了许多医疗事业,终于实现了他们的目的,但同时,这些医疗事业的创办客观上对广西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不乏陈嘉庚先生这样杰出的教育慈善家,但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显得乏善可陈。在当前中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并具备了大力发展教育慈善事业的条件下,我们要汲取陈嘉庚先生致力于教育慈善事业的精神力量,让陈嘉庚式的教育慈善家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7.
郑新星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2):42-45,13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J.M.库切不仅因其特殊的生活、文化背景,而且因其"结构精致、对话隽永、思辨深邃"的小说作品和评论文集受到众多批评家的关注。他的第一部小说《幽暗之地》通过主人公将异己之他者非人化和以武器宣告文明,用战争带来和平的阴暗心理和野蛮行径,撕下了以宗教和意识形态为核心的西方文明的虚伪面纱,揭露了所谓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慈善事业"的真实面目,反思并谴责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近代西学第一人,严复介绍了西方的宗教思想,并在对世界宗教的介绍中突出基督教及其在华传教的历史。为了以教治教,严复不是像康有为那样彰显孔教与基督教的相同性,而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中西之教的差异。严复还从教学相混、政教合一的角度剖析中国社会与西方的不同。通过对中国社会宗教状况的分析和保教与保种、保国关系的厘清,他寄希望于"自强保种"。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以及宗教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宗教美术,中国以佛教美术为主,西方则主要是基督教美术。中西方宗教美术在历史作用、题材内容以及表现形式等存在诸多相异之处。而正是这种差异。为中西方宗教美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文化地理学中宗教景观的概念为视角,概括唐宋时期广西宗教建筑、民众宗教信仰等特征,借此探讨广西的宗教景观对于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广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所构成的宗教景观,既有诗学意义,也有地域文化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