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利益关系人的职能与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1月6-7日,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主办、以"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运行机制"为主题的首届上海教育评估论坛在上海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此次论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应邀作主旨报告,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季平、亚太地区多位知名教育质量保障专家及有关省市教育评估机构代表分别作专题报告。论论的成功举办,将对亚太地区各国教育质量保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各级教育评估机构的能力建设、提升上海乃至全国教育质量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本期择要刊登部分专题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存在着四种主要利益关系人——政府、学者、以企业为主的产业界以及学习者。正因为存在众多利益关系人,因而也就存在对社会服务活动的不同需要;反过来,同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对不同利益关系人的价值也是不完全相同的,相应地,他们所持的社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效率有其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效率低下的现象。基于利益关系人的角度,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背景下更应该致力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被认为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利益相关者在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足:在理论研究上"协同治理"质量保障机制尚不明确,在研究方法上严重缺乏数理模型及实证研究。未来实践中,在提高利益相关者参与度的同时,应在理论和实证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及评估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是否达到其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多维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样化机制:美国是非官方独立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英国是政府与民间多元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北欧是居于英美之间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法国是中央集权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日本是政府与民间协作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质量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把握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必须深刻把握其相对性。多样性是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观的合理内核。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特色化,特色化是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为了实现多样化和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应努力构筑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格局,突出办学特色,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2):36-42
新时期伴随着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进程,高等教育质量因高校类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在规定性。精英类高等教育质量观体现为世界范围内学术研究上的一种价值和功能判断,区域性高等教育质量观彰显为服务区域社会的价值和功能,特色化高等教育质量观显示为高等教育规律与其个性特色相结合的一种质量竞争主张。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在于引领不同类型高校向不同的目标方向迈进,其评估标准构成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方向的指示灯:精英类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以衡量其在世界一流大学范围内学术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区域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以比较其服务区域社会的水平和能力,特色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以研判其同类型中杰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在“满意”的视野中重新理解高等教育质量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质量是满足顾客需要程度的指标,“满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追求。高等教育质量的“满意”主体有学生、教师、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内涵指满足顾客功能需要、形式需要、外延需要、价格需要。“满意”战略的“三步走”:科学分析顾客的“满意”度,满足顾客的基本需要和超越顾客期望的需要;“满意”的保障包括确立因材施教的多元质量观,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政府、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保证机制。 相似文献
10.
11.
周志钧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22-124
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教学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语言表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核心任务,而探索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以此为基础,通过探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质量的危机目前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高等教育认证、高等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中,认证是一种衡量标尺,评估是价值判断工具,保障是改进手段。从其发展轨迹来分析,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是基于"利益关系人"的管理,是从技术层次向文化层面过渡与转型的管理,是一个在注重对质量进行真正保障基础上强调不断改进和提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质量观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已经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并促使高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然而,当前高校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遭遇到诸多困境,其主要原因是对高等教育质量观变化的认识有待深化。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以反思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中西方高教质量观发现:中西方对高教质量的不同理解,既是高教发展不同阶段的反映,又折射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力量变化.我国高教发展正处在由整体向不同类、群分化的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大学个体开始成为了自身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我国目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最强大力量仍是国家(政府),但学生和市场的声音也已出现,而西方国家不同利益相关者甚至学生个体都在对西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胡效亚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6):15-19
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存在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够、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没有出诺贝尔奖获得者等问题;第二类是学校发展和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办学条件跟不上招生发展的需要、新校区建设贷款欠债,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大学生就业难等等。第一类问题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逐步得到解决。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降低生师比、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实行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学分制等则是目前解决第二类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武秋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5):29-31
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服务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构建系统的、科学的、动态的、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控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荷兰高等教育管理及质量保障经过了持续完善的改革过程,政府建立认证制度并发挥重要引导作用,保证高校充分享有自治权,促使评估机构走向市场化,建立并完善日趋严格的评估制度,保证外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相协调,政府、高校、市场和社会建立一种平等、互动、协商的治理制度。我国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政府应保持"掌舵者"的角色,树立多样化质量观,兼顾对教学与研究的评估,注重高校的分类分层评估,培育独立性的评估中介机构,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高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质量评价方法。从一体化教学的概念与内涵谈起,指出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并对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规定,进而制定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质量评价可操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质量标准是对质量的规定。国际国内高度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及其标准至今众说纷纭,难有定论。基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实现的目标,明确定义“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高等教育系统构成的其他因素。诸如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教师队伍、内外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使用等,都是围绕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目标这一根本质量为核心而建构的保障条件与子系统:大学都具有四大功能,根据功能侧重面(权重)不同分为综合型、研究型、应用型以及社会型等。结合国家高等教育目标、学科和专业特点、各级各类学校具体功能特点等,对质量内涵进行要素分解,可建构国家宏观、专业中观、学校微观逐级协调完成的“三级质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