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荆悦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2):124-126,130
试图通过分析汉字的性质——自源性表意文字,汉字在造字时的审美追求,对比汉字与英文、古埃及文字等的差别,以及鉴赏汉字各种字体和书法艺术,探讨汉字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许慎以字的指称关系变化为依据 ,提出“古文—今文说” ;当今多数学者以字体和字式的变化为依据 ,提出“两段论”和“三段论”。字体和字式都属于文字系统微观层面的现象。着眼于微观层面 ,看重字形的变化 ,是目前汉字史断代的主流。施安昌先生提出 ,汉字史断代应该全面关注汉字变化现象 ;裘锡圭首开以造字系统的发展变化为断代依据的记录 ;黄德宽先生更为自觉地认识到文字的发展是整个系统的发展 ,并利用统计方法对汉字造字系统的历时运动进行了量化分析 ;他们拓宽新视野、引进新方法 ,代表着汉字史断代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汉字不仅仅是一种单独的符号,也是一种可以观赏的形体。汉字字体造型设计,能够把阅读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可供观赏的视觉图形符号。汉字字体造型中形式美的创造与表现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不仅表达出独特的形式意蕴,同时也饱含浓浓的情感思想,这也是评定设计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汉字字体设计造型应从汉字字体设计与情感因素关系出发,充分运用好字体设计中基本元素的情感表达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对汉字字体的认识,重视汉字的情感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自发明的那天起,直到今天一直被中国人使用。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在使用的文字。那么古人又是怎样造出这么多的汉字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造字法的问题。一般认为汉字的造字法共有六种,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合称为"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后来东汉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中对"六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之后  相似文献   

5.
文字作为视觉空间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特殊符号在人类社会中起着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文化传承的作用。字体设计,就是对文字按照一定视觉规律从局部到整体进行设计的一种平面设计,它使得文字更富有美感和艺术感。因此,我们应该去认识和研究字体设计,从而更深入地利用汉字进行更好的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6.
<正> 所谓汉字的“表音化”,是指这样一种观点:汉字的造字方法从象形、指事、会意向形声发展,形声之前的几种造字方法都是纯表意的方法,而形声方法中出现了表音因素;形声方法的产生并大量用来创造新字,显示了汉字从表意向表音进化的规律。与此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世界文字的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任何一种文字都必然地从表形,表意向表音发展。当今世界除汉字外几乎所有文字都采用拼音制度,正表明了这一规律。基于上述观点,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里,要求对汉字进行彻底改革、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成  相似文献   

7.
异体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是汉字系统中特殊的用字现象。异体字的发展演变有其内在的原因,主要有造字法的不同、变换意符或声符、变换文字构件的位置等;也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经济因素、空间位置因素、避讳、个人因素和行政区划等。异体字的产生和发展是汉字的必然现象,了解和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对文字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又是人类用以记录文明的工具和传播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大千世界的不断认识,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和发展,文字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这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必然。研究我国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并探讨其时代特征和美学风格,总结汉字字体设计的理论,将促进汉字字体设计的不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1.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及在发展史中起关键作用的字体。 2.汉字主要是由意符和音符表示的语素文字。 3.传统的造字法;形声造字法在现代汉字造字中的作用及局限。 4、汉字形、音、义之间的不同关系。 5.汉字字形结构的单位(点和线;部件)和结构模式。 6.汉字整理的主要内容:汉字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字。它不仅在字形上独具一体,而且在造字法则上与拼音文字迥然不同。一方面它是最古老的文字,至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另一方面它又是生命力极强的文字。繁衍新字并非难事。一方面它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世界东方文明的繁荣起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在建国之初,鉴于当时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颁布了文字改革的政策,对文字进行了巨大改革。废除了六国古文,在秦文字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统一的官方字体,即小篆。在小篆被当作官方字体使用的同时,在民间又出现了由小篆草写形成的另一种字体,即隶书。两种字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秦始皇的文字政策对后世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汉字自身发展的规律,字体不断繁化与简化的演变和古今汉字的传承与认同,是为字体演变研究的客观意义之所在;区别性与效率性要求、构件与构形方法的作用以及字创制的时间、空间和字的用途、书写材料等等,是字体演变的制约要素;“物化”、“意化”、“符号化”和总体上的由繁趋简,是字体演变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教师,应有一些文字学的常识,本文即是学习流沙河先生《白鱼解字》的一些笔记与感悟.其中内容涉及简单的文字学概念梳理、造字方法的简要说明、汉字的字体流变、独体象形字的发展以及汉字之美.所涉内容均以实例进行阐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意在探寻汉字经久不衰的根源,即造字之初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由此推断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举例说明了通过汉字的意符来认识汉字意义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汉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起源于象形文字,发展到现代还具有一些象形文字的特点。但是要看到汉字的象形特点已不是汉字发展的主线,已不会按照象形的方向发展,而是不断淡化象形色彩。汉字发展的主线,应该是表音和表义的规则化。会意字作为造字法之一,对其的创意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只要不超越文字的确定性和严密性,遵守"会意形声"的表音和表义辨识含义制约,就可以根据设计意图按照字体的要求进行创意设计。  相似文献   

16.
文字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汉字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象,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物我一体的精神密切相关的。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在四种造字法中,象形字是最基本的。综观象形字,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一种以象形表意为基本特征的文字。汉字的整个精神是一种以人为立足点的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人自身为参照物创造汉字;二是汉字以人为立足点观照万物,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造字法造出的每一个汉字都逃脱不了人眼之所见、耳之所闻、口舌之品尝、心之所思和手足之所动。是人赋予了汉字以灵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更具有感性信息和生命的活力。以我观物,万物皆备于我,这种人本精神使汉字作为汉文化的载体,传承着悠久的文化,并使之沉淀在我们民族灵魂深处,凝聚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及感知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杨恬 《现代语文》2009,(8):105-107
汉字作为汉字文化圈内的一种重要而共同的文字载体,因受文化圈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及汉字自身发展影响,而又各具特性.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通过简述韩周汉字传承、汉字教育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大陆汉字"繁简体"热点,分析两国现行汉字体系差异背后的文化取向,并就汉字在汉字文化圈内的动态发展,对汉字教育以及对韩汉字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汉字,其教学已浅薄得只剩下认识字体、记诵发音,忽略了汉字本身的构成与演变,学生不能领略文化的深度与厚度。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文字是中华文化血脉之根,语文课堂,教师应该更多地带领学生走近汉字、了解汉字,理解汉字的原本真意,深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传承古老的汉字文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古文字不仅丰富了文字的定义,其中很多汉字系文字采用汉字字形和笔画,并创造性地借用"六书"造字法造字,也丰富了汉字"六书"理论。同时,民族古文字在行款、雕版与活字印刷等方面均受到汉字书写的广泛影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夏、金三朝创制了仿照汉字设计的全新文字,元朝创制的八思巴文也仿汉字采用方块形式,这些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使用,同时用来翻译了许多儒家经典教化百姓,反映了汉字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与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对少数民族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