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刚做记者的时候没有尴尬,只有风光。记得第一次当记者,第一次到大港油田采访,坐在第一桌用餐很是风光,很是得意。一年后,又拿了批评油田某部门的小样被油田领导隆重接待,之后依旧风光地被小车送回,很有点得胜还朝的英雄感和大丈夫感。又一年之后,油田领导当了市委宣传部长。部长到报社慰问记者的时候,握着我的手说:“不用介绍,我们是老相识啦。”部长亲切,我很尴尬。  相似文献   

2.
十年前,当网络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一位英国的传播学教授对我说:未来的网络媒体有可能把各类新闻资讯一网打尽,100年之后的报纸形态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记者这个职业也必然因此发生根本性改变.到那时,报纸将不再是提供信息资讯的新闻纸了,因为提供资讯的功能已经被网络媒体基本取代,报纸必须在新闻解读和深度分析上下功丸记者也不再是具有采访垄断权的职业了,因为网络时代人人都会成为"公民记者",那时候我们需要的"记者",将是一些能够帮助人们释疑解惑的"社会学家".  相似文献   

3.
兰松霖 《新闻窗》2006,(2):43-43
我是一个去年刚刚毕业的学生,是电视行业里的新手。在没有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时候,觉得记者这个行业很风光。但是当我正式地要将电视作为我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时候,才了解到了在记者这个看似风光无限的表象背后,更多的是新闻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尤其是做一个法制栏目的记者,有很多的时候需要更多的付出。  相似文献   

4.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5.
由优越感到失落感我第一次出国采访是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在中国刚刚允许地方报纸记者出国采访大型体育赛事的时候,已经有着丰富国外采访经验的中央媒体记者依然享有着优越感。他们当时感觉良好的表情今天似乎还在我的眼前。可随着晚报体系、地方媒体在全国范围的完善,1996年亚特兰大奥  相似文献   

6.
新闻系毕业生的素质缺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一次我想采访全国妇联主席,便直接打电话到北京妇联找她,被告知要采访主席必须通过妇联宣传部,答应之后约定时间才有可能通话。”“生活中的记者离书本的描叙是那么遥远,他已经失重于我想象的云朵,跌落到地面,融入人群,焦头烂额只为领取每个月的工资。”“我看到总编在印刷前撤换了一些稿件,因为收到了紧急命令。第一次我睁圆了眼睛看着总编,后来几次我连头都不抬了。”以上是一位到《望东方周刊》实习的新闻系大学生的感言。我读后心情很复杂。大学新闻系老师可能并没有告诉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她注定会遇到这些尴尬的事情。教新闻采…  相似文献   

7.
6月20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作为抗震救灾英模报告团的一员,在山西作演讲报告,人们从中领略到了新闻工作者忠实履行神圣使命的职业风采。5月12号,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唐山大地震影响到了14个省,这可能是比32年前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  相似文献   

8.
可怜的记者     
常听到人们说,记者很吃香,见官大一级,是“无冕之王”。这无非说明,在人们心目中,有的记者威信很高,受人尊敬,有的记者,以文谋私,让人见而生畏。但有一点看来是没有异议的,记者这职业不错,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风光得很。褒也好,贬也好,讽刺也好,话听多了,往往不以为然。近日,一位老记者向我谈起他采访中的一件事,令我心中隐隐不安,原来,有些记者不是很吃香,而是很可怜的。这位记者告诉我,一次,他去南方某市采访,调查核实一封群众来信所反映的情况:关于该市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严重失误。在那儿,他住不上宾馆,吃不上饭,要不到车子,找不到人。去找该市领导时,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一位小报记者,因为搞正面报道,该领导亲自接待,  相似文献   

9.
记得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第一次出去采访,参加一个庆功祝捷大会,地方领导和解放军部队首长听说有记者来了,硬是把记者请上主席台。初出茅庐,受宠若惊。其实,自己被邀请上台,压根儿没有“无冕之王”争一争席位的妄想,邀请者也纯然是出于对宣传鼓动工作的重视,对党的报纸工作者的尊重。那种情景,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激奋不已,深感作一个记者肩负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党的报纸的记者受到杜会的尊重,这是我们党的传统。社会上对于  相似文献   

10.
东文 《青年记者》2004,(5):22-24
记者: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中国经营报》工作的? 李佩钰:我是1986年来到《中国经营报》(当时叫《中国农村经营报》)工作,从这里开始了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次职业经历,而这一职业一直伴随我至今,已经17年多了。记者:您是学什么专业的?新闻是您最开始的本行吗? 李佩钰: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纺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在珠峰呆了一个月之后我回到了拉萨,还沉浸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成功的喜悦中,大地震发生了。北京、台湾、日本都有震感!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比32年前唐山大地震更大的一次灾难,而前方灾情不明!情况不明的时候是最需要记者的时候!我得去现场!我知道高原下撤以后的第一原则是休息,我也很想家,想不满两岁的儿子。但是这时候到一线去,不是我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职业的天性。经批准,5月13日,我挤上了震后拉萨飞往成都的第一班飞机。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德国世界杯,注定是我12年体育记者生涯中一次肩负读者重托的、全新的采访之旅。首先,这是我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无数次采访中第一次没有中国选手参赛;其次,世界杯分散在德国12个城市,我将第一次频繁地在火车站、飞机场和比赛场之间穿梭旅行。不再有主队前不久,与几位朋友聊天时谈到世界杯,他们非常羡慕我能身临其境感受世界杯。谈到兴起时,一位朋友建议我看比赛时在脸上涂上五星红旗的标志,另外一位朋友马上反驳,“这次世界杯又没有中国队参赛,那样岂不是很尴尬?”5月24日晚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采访国安蓝狮之战,一位渎者打来的电话更是让我哭笑不得,却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1988年5月6日,也就是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双跨珠峰取得巨大成功后的第一天,我在珠峰北侧大本营意外地看到了人民日报当天的报纸传真样。这是日本《读卖新闻》设在北京的机构人员通过珠峰北侧卫星地面站传来的。使我更为欣喜的是,《读卖新闻》社会部部长冈岛成行还将《读卖新闻》当天有关双跨珠峰的几乎六个整版的报纸传真样也复制了一份给我。在《读卖新闻》的报纸传真样中,《读卖新闻》珠峰报道队的组织者冈岛成行就我与其它中方记者在珠峰的采访活动作了介绍,还很客观地报道了我们指出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访问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编辑记者队伍非常年轻。现在,这家报纸的骨干力量,是二十八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年人。《华盛顿邮报》在一八七七年十二月六日创刊,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这家报纸星期一到星期五发行五十多万份,星期天发行六十万到八十万份。平均每天一百一十二个版面,星期天为二百二十四个版面,广告和图片约占三分之二。为了保持一支年青的效率高的记者队伍,这家报纸每年进行一次招收或聘请记者工作。  相似文献   

15.
张鹏 《记者摇篮》2006,(5):24-25
2000年元月,顶着一场罕见的大雪,我第一次来到辽宁电视台,面对这栋陌生大厦的时候,我唯一的念头是先进去暖和暖和。随着雪花在身后渐行渐远,七个年头悄然流逝,在我眼中,这栋大厦由繁复到简约,大厦里的人由陌生到熟识。光阴荏苒,这个季节桃花又开,《记者摇篮》的这个命题也突然让我刻在心里的些许印记渐渐清晰,藉着春风得以绽放。“记者要成长,必须打大仗、打硬仗”一位资深的记者同志对我讲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远没有像今天这样体会到其中朴实厚重的分量。2000年,恰逢辽宁国企三年改革脱困进入决战阶段,我来到国企报道组的时候“一穷二白”:大…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片面性及其他从1950年7月到1951年4月,《人民日报》派我三到朝鲜,先随朝鲜人民军采访,后随中国人民志愿军采访。文字写了不算少,究竟完成任务没有呢?当时自我感觉是好的,领导也说很不错。特别是第一次,我国仅派出一人,又在南朝鲜新解放区和战区走了一大圈,占有“热点”、“独家”的优势。但是,用现在眼光看看,也许只能得六七十分。第一次与英、法两国的党报记者同行。首次出国采访,自我提醒要发愤,要谨慎。后两次同中国同志一起,记者甚多,大家比着,还是信守上述自律。发愤当然很对。谨慎也好,但有时变成拘谨,加上某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1,(4)
两年前我第一次去海湾,当时唐师曾刚出院不久,应阿曼苏丹国邀请,到位于海湾口上的马斯克特养病。那是我第一次去阿拉伯国家,我当时就发现,阿拉伯人对摄影很反感。 我由于不谙中东习俗,一到机场,就好奇地端起摄像机,不料立即就被安全警察抓住。走在一边的唐师曾哈哈大笑,说美联社说“没到过中东的记者不算记者,没在中东被  相似文献   

18.
有人视“名”如“命”,只要有“名”就捞,也不管该不该得。做记者工作多年,至今还为报道中排名而苦恼。近日,我参加了一个“扫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几十个单位,一百多人。我把报道写了,社长审了,第二天报纸一出版问题就来了。一位管宣传的副部长找到我:“排掉啦,把 N 局排掉啦,他们不派人来参加会议啦!”部长还很神秘地转达了 N 局领导的牢骚,说什么:“开会有我们,扫‘黄’有我们,报纸上都把我们撇在  相似文献   

19.
蒋剑翔 《今传媒》2005,(2):62-63
我总以为记者这个行当是一个尴尬的职业,有人看重你你就神气,没人理睬你你就窝囊。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某些人对记者太看重了,也同样令记者感到窝囊,而且是刻骨铭心的窝囊。比如,在有的时候、有的场合,记者被当作了某些领导、某些政绩造势的“门面”。别的不说,就拿一度被媒体炒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历来十分重视报纸工作.他说:"组织我们的工作靠报纸,指导我们的工作也要靠报纸,单靠会议是有限的."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报纸是党委领导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工具.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办好报纸.几年来,省委对报纸工作是比较重视的,特别是整风反右派斗争以后,我们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加强了对报纸工作的领导,除第一书记分工直接抓报纸以外,还委托两个书记管理报纸的经常工作,省委各部门也很注意运用报纸来指导他们所管瞎的工作.今年二月,省委决定在县以上党委建立报道组,由书记桌自挂帅,有计划地向安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