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如何培养品德或美德的问题,在古希腊文献中有丰富多样的讨论,最终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全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品德培养机制,存在机械论与发展论两种解释模式的争论。一个更完整的发展论的解释,可以揭示这一伦理学理论背后的潜能—运动—成全框架的形而上学基础,分析其中自然作为潜能、习惯使之成型和理性使得完善的发生机制;并将重点放在自然之潜能、自然与习惯的生长和协调、习惯与理性的生长和协调这三个阶段。通过对实践哲学中这三个因素的分析,也将清楚地展现关乎伦理的自然美德、习惯美德与完善美德的培养阶段。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理念,与中国儒家《三字经》中强调性、习、教的教育观也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所持的品德观整体上是积极的,但在正直、责任感、奉献精神、勤俭节约等方面还有欠缺,且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都存在着差异。重视道德实践,强化道德责任,重视道德自我教育,是当前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幼儿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必须从一点一滴抓起,持之以恒。社会、家庭、幼儿园以及幼儿园的教师,工作人员及家庭中的各种成员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应该统一,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教育作用就会互相抵消,造成思想上的混乱或行为上的矛盾,使幼儿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纲领性文件的颁布,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以培养学会做人为核心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都力图推动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建设,实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但从宏观的教育环境到微观的课堂教学,可以看到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依然很难实现。所以,在考问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何以落实这一老话题时,必须正视问题的本质所在,思考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我们认为品生教学内容应从课本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面向中高年衄小学生,该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基础,它以态度、情意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材。因此,研究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策略,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社会习惯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品德不良的青少年是指那些经常违反社会的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的青少年。尽管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 ,前者是后者的“前奏”和“信号”。目前 ,青少年品德不良和违法犯罪已成为国际性问题 ,不仅人数多而且涉及面广 ,从年龄特点上看 ,青少年品德不良有一个发展趋势 ,国内外一些统计数据表明 ,13~15岁是初犯品德不良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 ,这个年龄阶段主要处于中学阶段。及早发现品行不良的学生 ,重视对青少年不良品德的矫正工作 ,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  相似文献   

8.
<正>学生品德的培养离不开他们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空间有多大,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就有多大。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行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就是要让品德与生活同行。一、教学内容"生活化"《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学生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教材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学生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  相似文献   

9.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应该把学科教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是人们所具备的精神品质,是成长过程的重要环节。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维认识还不够成熟,对于道德缺少评判标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目前的品德教育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脱离。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美德作为知识存在具有普遍性,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知识,所以,它作为知识可教是有边界和条件的。只有理解美德作为知识存在的实质以及美德知识的属性,才能领会"美德作为知识可教"的边界和条件。道德教育可以采取灌输、叙事、反思等方式。在道德教育中,当道德的概念和要求与主体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并在实践中统一起来时,这种道德知识的传授方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感恩德性养成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感恩德性缺失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包括父母单向偏爱、学校人文教育失范、社会感恩意识弱化和制度供给不足。强化感恩德性认知,开展感恩德性实践和构建感恩德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感恩德性养成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世界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人性独到的见解,认为杜威在人性观基础上的道德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人的道德化的必要性;道德的可教性;德育的性质、目的与方法以及德育的教育标准。指出其理论对我国道德教育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冯契的德性理论既是对中国近代价值观革命的一种总结,又可理解为是对现代西方哲学相关讨论的某种回应,而且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的“道德”乃是“道”与“德”两个词的缀合,“道”、“德”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实质上是一种涵括自然、社会与人生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动态生存方式。这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1.树立多维“道德”观;2.构建开放式、多层次的德育课程体系;3.建立内涵丰富、多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体系;4.强调道德教育中个体的动态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古帝虞舜具有孝敬父母 ,爱护兄弟 ,吃苦耐劳与热爱农耕 ,善于用人和团结各部落 ,实行仁政和造福于民等传统美德 ,对今天的道德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高校德育,要重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高校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坚持三重特色,把握五个环节,做到五个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德育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重视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睿 《教育学术月刊》2011,(6):22-23,27
学校道德教育在人的德性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现实中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并不尽如人意,必须切实增强学校道德教育实效。首先应重视道德之知的传授,防止对"灌输"的矫枉过正;其次,关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走进被遗忘的角落;最后,打破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责任田"意识,还学生一个统整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的精神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精神和灵魂、引导人认识自己的价值、完满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活动。面对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失落给道德教育带来的道德冷漠、道德滑坡等挑战和问题,从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角度诠释道德教育的真谛,唤醒并对接人的内在精神需要,激发人超拔的内在精神动力,从而型塑道德教育的精神品格,成为当下学校道德教育的时代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