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了众多娇美多姿的少女形象,薛宝琴就是这个芳香美丽女儿群中一个特殊的人物。在众女儿“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悲剧中,宝琴算是悲剧色彩很淡的一个,是一位集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气,有独特性格魅力的聚合了大观园中各出众女儿优点的女子,是红楼世界中唯一接近完美的人物。在她的身上体现了曹雪芹关于至善至美的人的最高体悟,表现出曹雪芹的审美理想,她是曹雪芹在缺失里营造的完美。  相似文献   

2.
自新红学以来,“自传说”已经是撼不动的观点,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曹雪芹想要传什么?是以什么样方式?诸如此类问题却没有引起学人关切并在不自觉中被图解化。《红楼梦》是曹雪芹借贾宝玉所传的人生感悟过程,而所凭借的平台则是平面大观园所呈现的金陵十二钗生活、生命图景。  相似文献   

3.
薛姨妈是《红楼梦》中的陪衬人物之一。然而,她既不同于攀亲上门打秋风的刘姥姥,也有别于母女双双来京投靠邢夫人的邢嫂等人。在全书中她承担着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薛姨妈最初携带子女搬进荣国府,并不是象某些论者所说的“薛家有财无势,或者是宝钗为了爬上宝二奶奶位置就赖着不走了。”而是奉今上旨意特进京送女待选“才人赞善”之职而来的。当时,薛姨妈的胞兄王子腾系京营节度使,后升任为九省统治的封建大吏,将薛姨妈嫂夫人留在京都。薛姨妈家在京中有几处房舍,自然是不愁没有宿处的。他来荣国府后,因贾母、贾政的热情挽留,并且也能和胞妹王夫人朝夕相处,共叙家常,这才在荣国府住下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与曹雪芹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对林黛玉的恋爱观及其爱情生活做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并反观作者曹雪芹的经历及思想,从而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得出曹雪芹思想的矛盾决定了林黛玉形象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香菱在《红楼梦》中似乎只是一个小人物,可作为金陵十二钗副册中唯一出现的人物,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她独特的身份不可或缺,没有她的典型形象,是书将会少却很多韵味和内涵。本文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作者塑造香菱形象的心理结构及作者的文化心理表现在她身上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做一浅析。  相似文献   

6.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意义的层面分析,薛宝琴的独特气质与道家文化相关,具体表现在:逍遥自在的人生体验、真纯真率的人生理念、无视礼法的人生境界。而邢岫烟的淡泊人格与儒家文化相关,体现在:理性克制的处世态度、朴素淡然的君子之风、推己及人的为士之道。从小说对这两个形象与其他女性的描写中,可以看到曹雪芹进步的妇女观:赞颂女性的美好品德和出众才干;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命运;反对男尊女卑,呼唤自由平等。  相似文献   

8.
袭人、晴雯在《红楼梦》中是次要角色,但一个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冰清玉洁,心比天高。一个内抑,一个外张。两人性格中有钗黛的影子,但由于她们的阶级出生、社会地位、生活环境都使她们在思想感情等方面与钗黛不可能不具有差异。曹雪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深刻而真实地通过对比手法写出这个差异,表现出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独特性,从而使她们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相似文献   

9.
严复的法制观、道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复的法制观、道德观是在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瓜分的危机关头而提出的,因而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虽然他的法制观、道德观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其中有许多主观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这是严复法制观、道德观中最大的缺陷。但是我们站在爱国主义以及反对封建专制的立场上分析,严复的法制观、道德现在当时的社会能够大胆提出,便是思想上的一大进步,并立他的法制德治思想中的一些合理内容,至今仍可为我们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试论薛宝琴、晴雯、龄官和香菱是林黛玉的四个形象副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情出众的薛宝琴,反抗性情的睛雯、不渝痴情的龄官和苦命伤情的香菱是林黛玉形象的四个副本。以“叛逆者”的共性为纲,从四个角度阐述林黛玉的善良本质和反抗的特质。四个副本与黛玉形象的内在关系论证了这一形象系列不幸遭际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的生父一直是红学之中的一个谜,其出生年、月、日也有两种权威看法:吴世昌先生、胡适先生等认为是1715年,周汝昌先生认为是1724年4月26日。但从康熙、雍正的御批,两淮巡盐御使噶尔泰的密折中,可知曹顺至雍正五年(1727年)仍“年少无才”;曹家抄没时,他虽任江宁织造十多年,因其年少,免于追究。从时间看来,他不可能是曹雪芹之父。曹寅只有两个儿子:亲生子曹颤,承嗣子曹颊,曹雪芹既非曹额的儿子,那就只有一个可能,是曹颗之妻马氏的遗腹子,并且生于1715年5月26日。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问世几百年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张飞、赵云的英勇胆略,曹操的奸险毒辣,刘备的忠厚仁爱,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义气,妇孺皆知。我们知道,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任何文艺作品都是文艺家道德观的形象显现,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能为自己确定明确的善与恶的界限,他就不能写作。”《三国演义》颇有名气,这与作品在褒善贬恶所体现的德道观念中,符合中国人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14.
一《红楼梦》里的贾政和王夫人——这一对所谓“严父”和“慈母”形象,是贾府统治集团的当权人物:头脑冬烘、思想僵化,顽固专横,而又披上“端方正直”、“慈善宽厚”的“正人君子”和“大善人”的外衣。对这两个人物抱有好感的,在广大读者中间是为数极少的。《金玉缘》本的评者也说贾政“迂疏腐阔”、食古不化;王夫人更“一怒而死金钏,再怒而死晴雯、死司棋、出芳官等于家,为稽其罪,盖浮于凤焉!”  相似文献   

15.
<正> 《红楼梦》第十七回写了大观园里最后一次诗会。这次聚会以柳絮为对象分别选调填词。参加的共有六人,即史湘云、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宝琴。这些人虽然歌咏的是同一事物,但反映的主题却各不相同。有的是曹雪芹替小说中的主人翁抒发理想(如大家一致重视的宝钗的《临江仙》),有的则是曹雪芹借小说中人物的笔来抒发自己的政治倾向。薛宝琴的《西江月》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主观与客观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主张美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人说笑只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只有人认为美时美才存在.代却觉得朱光潜先生的说法比较中肯,他认为美当然是客观存在着的,但却需要人去感受它,因而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比如音乐美感须以客观存在的音乐为先决条件,但也要靠"懂音乐的耳朵"这个主观条件.对牛弹琴,当然是无所谓美的.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从“人祸”出发,探讨人心与人生的关系,从人生探讨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道德——人生的实践”道德观。主要内容是:道德基于人性的自觉、形成于人生的实践、表现为人生的向上、创造和义务,成就于生命的和谐等,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特别是道德实践精神,对目前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与贾府毫无瓜葛的女子,为何能跻身"金陵十二钗正册",且位居凤姐、李纨诸人之前;一个遁入空门的人,为何不剃去满头青丝,且又尘心时动;一个与《红楼梦》故事的主线发展并无多大关联的角色,为何能让作者如此倾情……本文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反复研读,感觉这位带发修行的妙玉其实是我国历代失意士子的形象写照,并寄托了作者曹雪芹对人生对社会对命运的诸多感慨。  相似文献   

19.
对照改革开放前林纾被批判的命运,近三十年以来林纾的形象不断演进,越变越"好看",越变越人性、人文化。前后大相径庭的这一落差,折射出当今社会文化的逐渐多元、包容与时代的进步。过去长期流行的二元对立的固化思维定势,已经遭到大多学人的扬弃,多元的文化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里的已婚妇女形象,大多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小说中,曹雪芹有着明显的褒女儿贬妇人的倾向,这一方面反映了曹雪芹对男权社会伦理环境对妇女人格的扭曲及人性的异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传统文学的女性塑造模式对曹雪芹的影响,这使得他也在已婚女性(尤其是中年妇女)的形象塑造上。出现了一些类型化的倾向,缺少对已婚女性的丰富复杂的人性的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