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的第四章第三节中有一个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此实验用蜡烛作为光源,简单易行,可以帮助学生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起到  相似文献   

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的改进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初中学生必做的重要光学实验,作为光学部分重要的学生探究活动,还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这个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该实验的成功则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总结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多年来课本上一直都是用点燃的蜡烛作为光源,在科  相似文献   

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是中学物理的重点内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经常用蜡烛作为光源,虽然可以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但我认为用蜡烛以下几点不足:  相似文献   

4.
一、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的改进1.存在的问题(1)调节部分的问题.“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由光具座、透镜组、光源、成像光屏等组成,而光源又由发光体和支座组成.实验中,以光具座为支座分别将成像光屏、透镜、光源依次安装在支座轨道上,调节光屏、透镜和光源的高度使三者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沿光具座轨道反复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观察光屏上每次成像的大小、正倒和  相似文献   

5.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学生实验是初二物理光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这个实验中大多数采用蜡烛作为光源。但是实验后光具座上、实验桌上缀满了蜡烛凝结成的固体。要清除这些东西将花很多时间,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仪器或课桌。如果用光具座零件中的烛架,会造成学生对光源位...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 ,凸透镜成像实验都是学生必做实验。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 ,经常会有学生提出除了能看到教材中分析的 3种成像以外 ,不论把眼睛与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同侧或是两侧 ,都能用眼睛直接看到蜡烛或正或倒的像 ,感到无法理解而提出疑问。对于学生在实验中有新的发现而提出的问题 ,我们教师切不可等闲视之、应付了事 ,而应引导学生对该现象进行积极的探索 ,并对学生的新发现表示赞赏。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究竟能看到几种像 ?它们的成像原理如何 ?本文试着就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7,(14):226-22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既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重要探究实验,又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但目前大多数物理教师采用蜡烛、白屏、带传统刻度尺的光具座等实验仪器进行探究实验,往往会出现光源不稳定、光源亮度不足、读数不便利、像的大小判断不科学等问题。为增加该探究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深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光源、刻度尺与光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8.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分组实验.多年来课本上一直都是用点燃的蜡烛为光源.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理应对这弊多利少的光源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阶段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常用的“F”型LED光源的缺点,提出将其改进为“F”型面光源,使其成像时在光屏上比较容易找到清晰的像,准确地确定物距和像距,在此基础上自制凸透镜成像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当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倒立或正立)也会同时发生变化。利用Flash MX动作脚本语言实现的强大交互功能,可实现在课件中用“蜡烛”作为实验物体,当使用者用鼠标拖动“蜡烛”时,该“蜡烛”所成的像会随之发生变化,表现真实准确的实验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不管是旧版教材,还是新版试验教材,均将它列为学生分组实验,足见其重要性。然而在很多学校,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或学生具体情况不同,仍需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该实验。目前各学校配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仍为光具座及其配件,这样的装置学生做分组实验是不成问题的,但却不适合做演示实验。原因是:若将光具座面向学生横向摆,学生能看清蜡烛、光屏相对凸透镜的位置,却看不见光屏上的像,若纵向摆,学生能看清光屏上的像,但看不清蜡烛、光屏相对凸透镜的位置。虽然有的成套设…  相似文献   

12.
发光二极管具有发光效率高、工作电流范围大、易点亮、光色多样和价格便宜的优点。用它来改进物理实验,不但新颖独特,而且便于学生观察。改进一:用发光二极管作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中的光源。初中《物理》第一册“凸透镜成像”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书中采用一支点燃的蜡烛做光源,因其亮度有限,实验效果不很理想。如果采用多只发光二极管来代替蜡烛做光源,效果就很好。方法是:用9只直径5mm的高亮度发光二极管(颜色统一为红色或绿色),在同一平面上排成如图2的形状;每个发光二极管串联一个82Ω的限流电阻,电源电压取3V,电路如图3。把上述元件安装…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第十二册中凸透镜成像实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做好此实验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a.实验对蜡烛与光屏间距离的要求。 此实验是在保持蜡烛与光屏不动的前提下,当凸透镜离蜡烛近,距光屏远时成放大的实像;反之则成缩小的实像,并且两次成像要清晰。根据几何光学中的相关规律,能够成两次清晰实像的条件是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大于 4倍焦距。 b.蜡烛与光屏间距离的确定。 ①粗测凸透镜焦距:移动凸透镜使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凸透镜等大的亮斑 (而不是成像 );然后反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当光屏上所成亮斑的大小不随光屏的移动而…  相似文献   

14.
在做验证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用蜡烛的烛焰作为物体来观看它的成像规律,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从理论上讲,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应当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在实际实验中,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从光屏上看到的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是等大的,通常看到的像比物小.下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凹镜成像”实验,在现行初、高中物理教材中都没有涉及到,笔者根据课堂教学实践,学习凸透镜成像实验前,先让学生学习“凹镜成像”实验,这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现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移动蜡烛,靠近透镜,使物距u小于透镜的焦距f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物理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而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可以让学生经历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体验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避免对于规律的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安徽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题,第20题如下:小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和其它实验器材组装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1)要想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2)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和蜡烛,光屏上始终没有出现蜡烛火焰的像,  相似文献   

20.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用烛焰作光源,成像的亮度不够,不稳定,不便于观察和测量,不但演示效果不好,而且蜡烛燃烧时放出浓烈的气味,存在安全隐患。此外,该实验用的光具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光具座上的标尺刻度从左边"0"刻度开始,依次增大到90cm。当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间时,一方面物距和像距不易读数,要进行一次减法才能得出数据。另一方面,如果要测量较大实像的像距时,往往超出它的测量范围。如果使用焦距大于10cm的凸透镜,更难以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