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词悟句,了解威尼斯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及与威尼斯的关系,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借助拓展资料、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 ,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 ,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关系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初磨:深陷巷里难转身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威尼斯以及威尼斯小艇的资料,以感受威尼斯的风情及小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  相似文献   

4.
孙鹏  李传芳 《山东教育》2012,(Z1):37-39
一、学习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的,感受威尼斯的民族风情、异域文化。二、学习重点1.在交流批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写威尼斯小艇的。三、教学过程(一)图像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德育、情感目标教学重、难点主体参与合作互动设想教学手段及教具准备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1 了解小艇的特点 ,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来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从文中感受异国风情美、语言文字美。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实物投影。通过学生自读勾划、讨论交流、情境再现、感情朗读方式反馈学情 ,加深理解 ,深化认识 ,使学生得到全面、自主的发展。一、激趣导入 :(课件演示与教师引言同步)…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要求: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开始时,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读提示,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学习的课题和训练重点。鉴于这篇课文教学任务不重,为了检查和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将预习安排在课内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思路:以预习提示为指导,整体感知抓要点。以课后练习为凭借,当堂作业抓…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   1.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小艇与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认识威尼斯美丽的风光及独特的风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整体导入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课文围绕“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一中心句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   2.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 : 小艇的特点   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的技术 小艇的作用   二、导…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全文扣除标点仅483个字,却写得妙趣横生,读后让人恨不得立马奔往威尼斯乘坐小艇,尽情分享威尼斯这一世界著名水城的万千风情。  相似文献   

10.
《威尼斯的小艇》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好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生动、具体与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分不开。  相似文献   

11.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文章。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  相似文献   

12.
正【课文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他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作用。课文以"我"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述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描写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会  相似文献   

13.
幽兰 《留学生》2011,(6):52-53
在欧陆行走,我感觉最浪漫的城市既不是巴黎.也不是日内瓦,而是意大利的威尼斯。沐浴在亚特里亚海的阳光下.威尼斯水城从骨子里透出一种风情与浪漫。  相似文献   

14.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文章。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本课教学,我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然后通过欣赏威尼  相似文献   

15.
说起水都人们第一会想到意大利的威尼斯,依然还记得我曾读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中提到:威尼斯是“海中的城”。那浮在海面上宛如宫殿般的华丽建筑,水道上浪漫小船贡多拉,以及黄昏下金光粼粼的海面总会浮现在眼前。诗人拜伦在1817年初来到威尼斯时,惊艳于这座水都脱俗之美,忍不住送给了她“亚得里亚海之后”的封号,因为由海面上眺望威尼斯,她就像矗立在亚得里亚海上的海市蜃楼,令人目眩神迷。水道与桥梁是造成威尼斯独特风情的元素,在蜿蜒曲折达150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背诵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感受自然美、生活美。教学重难点了解威尼斯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郾同学们,在咱们建水,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却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郾看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生1:…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因为她建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所以威尼斯这座城市就有了水的柔情和浪漫,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地域风情.对于为人师者,这座小城的名与景,那蜿蜒的水巷,那流动的清波,那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艇都曾悄悄地在文字或者图片、影视资料的佐证下,进入过青春的梦境.所以,《威尼斯的小艇》的文本内容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这种阅读的体验和感受,一定是新奇的、富有情趣的.而作者的言说形式,从学习运用的角度来思考,也是一个个特别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18.
马信德的散文《蓝蓝的威尼斯》(以下简称《蓝》)近年才被选入中学语文新教材,这是一篇介绍意大利名城威尼斯风物胜景,展现威尼斯水都、建筑、秋色独特魅力的美文,文中内容就像一幅又一幅的精美画卷。细细品读,含英咀华,一个个精彩纷呈的美点不时闪亮在读者面前。一、美在匠心独运的谋篇布局威尼斯,成了作者心中唱不尽的爱宠,道不尽的眷恋。威尼斯,亦已物化成作者的精神与理想。我们能从字里行间解读到作者绵绵不尽的情意。显然,作者对威尼斯的感情早已“郁结心中”,不吐不快了。他急于把我们带入这个城市去领略异域绮丽风情。散文采用“移步…  相似文献   

19.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因为她建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所以威尼斯这座城市就有了水的柔情和浪漫,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地域风情。对于为人师者,这座小城的名与景,那蜿蜒的水巷,那流动的清波,那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艇都曾悄悄地在文字或者图片、影视资料的佐证下,进入过青春的梦境。所以,《威尼斯的小艇》的文本内容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  相似文献   

20.
迷走威尼斯     
威尼斯的街道狭窄、曲折又阴暗,而且一半以上都是水道,因此它是个很容易让人迷路的城市。“迷路?真是太常见了,”威尼斯船夫汤玛索说,“威尼斯街道的标示不够,而且单行道又多。”38岁的汤玛索正站在他的平底船旁,在威尼斯市中心等客人上门。停下来聊天的游客,搞不清楚到底哪里是威尼斯市中心,因为他已经迷路了。奇妙的是,在威尼斯人们总是感到有如喝酒后的微醉,因为除船桨外,这里实在很少看见笔直的线条。在威尼斯迷路,通常意味着你走进了一条死巷,但没有一条死巷会真正地让你失望,反而能让你碰到另一种风情。从以下一位迷路的游客和一位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