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体自我教育是教育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教育,这是主体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主体自我教育中,教育主体把自身变成教育的对象,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这是教育主体主体性最集中和最根本的体现。教育主体自身的二重化及其内在矛盾性为主体自我教育提供了现实根据,构成了主体自我教育的内在机制。在主体教育中,要启动主体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创造条件推动教育主体自身的二重化,引发教育主体展开深入的自我教育,从而把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动起来,最终实现培养主体性强的人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
反思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主体地位的缺失、主体人性的缺失、主体生命的缺失、主体人格的缺失。如今我们倡导的主要是基于选择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自觉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性主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要实现这一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优化学生的主体需要、主体本性和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在教育的渠道上,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在教育的对象上,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的成年人教育为补充;在教育的评价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统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旨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主体参与则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主,提高主体对象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认为促成量变到质变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建构不可能缺失教与学的主体参与。以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建构活动缺乏教与学主体的参与为切入点,立足主体及主体间性探讨主体间交互成长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建构,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行动者——研究生主体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特质,以心理契约为联结点,建构起研究生教育各主体间的责任认知和实质投入,以服务为关键联动因素,通过主体间的服务本质将个体对制度的认同过程转为制度激励的自觉行为,搭建起高校与各主体尤其是教与学主体间相互责任认知和一致价值取向的最佳引导机制,以建立起教育各方主体参与并自觉的交互成长体系,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教育主体论(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是将人提到“人的高度”的实践活动。人在什么程度上成为“人”,是由人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来决定的。如果说,人类的其他实践活动都是为主体生产对象的同时,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的话;那末,教育就是专门为对象造就主体的,也就是说,教育是从主体出发,通过主体、依靠主体来开发、发展和完善主体的实践过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主体,应该是教育科研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主体教育的发展应从主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冲突点来寻找主体教育的生长点。立足于教学实践,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是:应该使学生从学习主体转变为生存主体;应该使学生从被塑造的主体性转变为本真的主体性:应该使单纯的学生主体转变为师生协商主体。  相似文献   

8.
曾华 《文教资料》2008,(2):160-162
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作为一对关系体,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的教育主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共同发展,而另一方面,主体教育变得日益突出,它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指明了方向.本文从回顾大学发展的历史中,阐述了大学教育主体与主体教育的各自特点及相互关系,以期为大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主体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不同的参与者对于教育活动结果的主观期望和设想,它强调了教育目的的主体依赖性特别是主体的多元性和非同一性.多主体教育目的冲突对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存在负面影响.整合多主体教育目的必须以各主体对幸福的理解为着眼点,以"共同利益"和"互惠互利"为基点;同时,有效的整合也是各方主体博弈的结果,需要各主体参与对话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主体间性是我国教育主体研究的新视角。它的提出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也为我们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彰显教育主体间性,是21世纪教育的价值和本体追求的需要。本文围绕主题间性内涵溯源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从师生地位,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传统意义上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分为导向性主体(教育者)和受动性主体(受教育者)两类。而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一步细分为导向性主体、主动性主体、受动性主体三类,不仅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而且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政策的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政策的主体是教育政策运行过程中的决策主体、咨询主体和参与主体的总称 ,其中决策主体是教育政策最基本最首要的主体 ,在认识的逻辑上习惯于价值判断 ;咨询主体多采用不易受功利价值干扰的事实判断去认识事物 ,它有其独特的功能 ;参与主体是转化为客体的教育政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一个多维视域的命题。本文以大一新生作为研究主体,从进行大一新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从学校主体、教师主体、社会主体和学生主体等视角,分析如何进行大一新生的职业观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现职业认知为核心的大一新生职业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裴娣娜 《教育研究》2022,(11):18-30
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基于基础教育这一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场域,本土孕育生成且贯穿渗透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主体教育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创造。我国主体教育经历了正本清源与主体教育的提出、主体教育实验的奠基性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主体实践范式的整体构建以及教育主体理论模型的实践提升四个阶段,呈现出结构性、文化性和实践性三种存在形态。40年的实践探索和历史积累,主体教育创生了以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个体、群体和区域“三位一体运行模式”,彰显了中国特色主体教育的实践逻辑,我国的主体教育走过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主体教育的基本模式与实践范式,将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发展、坚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重塑教育创新体系以及重构教育科学发展新格局中,展现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与教育交往   总被引:96,自引:0,他引:96  
21世纪人类的交往实践格局 ,呼唤类主体的出现。类主体是 2 1世纪教育所要培养的目标。类主体不同于个人主体 ,个人主体的主体性表现为一种以占有为目的的单子式主体性 ,类主体表现为以存在为目的的主体间性。前者的产生诉诸于主—客二分模式 ,后者的产生诉诸于主—主交往模式。当今研究主体教育 ,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主体间性 ,同时用交往的精神审视和改造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主体自我教育是教育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教育,这是主体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学习者主体能动性最集中和最根本的体现。本文拟在通过分析主体自我教育的涵义、特征及构成要件的基础上,梳理成人教育中主体自我教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主体教育是以尊重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特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的一种教育方式。其基本理念和实践,特别是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从根本上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了成功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张媛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4):75-76,82
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问题,教学史上两个影响广泛且深远的学派——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持的观点几乎完全对立。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而现代教育派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出发,大学生、教师都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不过其主体性各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一主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主体,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文摘赠刊     
呼唤互为主体的交往 传统的教育理论把教育理解为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而不是主体之间的活动,扼杀了被教育者的自我创造力,人的发展出现了物的异化现象。教育只有被合理地理解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共同实践中发展自身的过程,人才会作为主体而发展自身,教育活动才会以此为逻辑前提。教育双方互为主体双方,变传统的教育主体观为“交往的教育主体观”,才能进入真正的交往,更好地满足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新兴的哲学范式,近年来逐步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梳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深入辨析,进一步厘清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演进。通过探寻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点,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向的必要性提供科学依据,以期通过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哲学和指导思想转向的必然性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