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学素养从哪儿体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下他的作文。众所周知,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但这只是其一,作文更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笔者在农村从事语文教学多年,听多了来自老师和学生对于作文的抱怨,同时也看到了很多不恰当的做法。笔者认为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的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教师。相当一部分教师的作文课只是简单的“放羊式”,给了学生题目后,就任其“自生自灭”了,一部分负责任的教师也就是批改一下,挑几篇好一点的在班上读一读,草草了事。--指导不够。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背几篇范文来应付考试。所以造成学生怕上作文课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办法把作文课上的生动活泼,首先要抓好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其次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教学,在课上要抓好名篇,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抓好仿写,让学生人人参与作文修改,锻炼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自我修改完善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只要一提到作文课,不仅学生心中生畏,教师也常常望“文”兴叹。归根究底,这一切是由传统的作文课堂教学结构所引起的。传统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不仅得不到作文修改与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以读促改、以批促改、上好讲评课,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学生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不仅得不到作文修改与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通过以读促改以批促改、上好讲评课,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6.
吴述荣 《知识窗》2014,(18):26-2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提起写作,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确,在大部分小学作文课上,往往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写起作文来还是像挤牙膏似的,不仅内容空洞无物,而且缺乏文采。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长达九年,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爱上作文课,勉强写出的作文也是词不达意,内容空洞。我们就学生的以上现象略作粗浅的分析,并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难点中的难点,我区进行了一场作文教学的大革命。乘着"二次作文"的春风,我在作文教学中摒弃了以往作文教学中老师手把手教,亦或任意放任状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黎海鸥 《知识窗》2012,(8X):64-64
<正>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它一直是广大教师非常头痛的一件事,其原因就在于作文教学一味地迎合作文考评的基本标准,陷入"以应试为本"的写作套路中,从而导致了作文教学中的"人""文"分离。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应该是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文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理性地把"文"与"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吴小彬 《科学中国人》2014,(3S):220-220
《新课标》上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而如何才能做到呢?这是众多老师一直发愁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题。我们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很多学生怕上作文课,作文错别字多,词汇贫乏,言不及义。针对学生作文中的诸多问题,总结作文教学的困惑,以及相应的对策。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认清问题,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和阅读积累;把评改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才能切实提高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也是全面考察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途径,作文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占着重要位置。但是,由于现在的考试制度,小学作文教学变得具有功利性。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理念,打破模块化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给以多元化评价;教学中教师要对课文进行精心设计,以课文为例,注重培养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作;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作文联系生活,作文中的事例是生活细节的体现,不再是纸上空谈。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课,主要是运用作文知识来学会表达,是个运用的过程。因此,作文课不能上成作文知识的传授课,而应变成语言的操练课。即:在注重交际的观念指导下,具体地进行语言的操练,以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才能真正把语言训练放在第一位,把作文课变成语言操练课?这就要坚持"做、说、写"相结合的作文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表现。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的好与差,是对语文教学的检验。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作文教学,而作文教学更要注重指导与讲评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稳步提高。新课标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这一点绝大部分语文教师是知道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重视不  相似文献   

14.
吴曦 《知识窗》2011,(7X):47-47
<正>作文教学是大多数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头疼的事情,谁都知道,教学是双向活动。可实际上,不少人却把作文教学搞成了单向活动,学生在一边拼命地写,教师在一边拼命地改;教师在台上口沫四溅地讲,学生在下面屏息凝神地恭听。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面对作文,老师举步为艰,教学难;面对作文,学生无话可说,写作难。今天把自己作文教学的点滴感受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作能力。一、开启童智,快乐阅读,汲取营养学生的作文主要问题是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缺乏想象,视野狭窄,词汇贫乏。所以,让儿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世界的奇妙乐趣是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小学生怕上作文课、厌写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习作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以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姿态走进学生中间,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敢于动笔写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都知道,学校教育离不开德育。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摆在我们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还能够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作为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来讲,就要根据学生在作文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他们的特  相似文献   

18.
打好基础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当然一并受到关注的还有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对知识的讲解上——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语文教学力求改变,包括在作文教学上的改变,那就是进行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袁永彦 《科教文汇》2009,(2):127-127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效果始终不是很明显,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每到作文课,许多学生仍会双手托腮,无所适从。原因何在?实践证明:生活积淀少,情感匮乏是一方面原因,可是有一个良好的快速构思也很重要,快速构思是有技巧的。  相似文献   

20.
马小林 《科教文汇》2008,(20):94-9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难点之一。因此,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成为语文教学上一项重要教学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彻底摒弃作文教学“为了练习作文而作文”的做法,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给学生作文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还学生作文的真实与本色。针对以上要求,我在作文教学时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