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儒家恕道与中国古代法律化传统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使中国传统法律化表现出鲜明独特的公法化的个性特征。本从恕道的渊源、内涵及法化品性入手,阐述了其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化的影响,并剖析了恕道、法律化传统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特权性是封建法律的共有特征,是适应社会的发展状况的产物.我国古代法律的特权性肇始于西周时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汉"春秋决狱"得以丰富和发展,至曹魏形成"八议"入律后,其特权性框架业已建立.封建时期各朝代所确立的制度不过是对此的继承和损益.中国传统法律具有儒家浓厚亲情化下的特权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薛菁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6):125-131
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历史发展,夏、商、周三代的法律教育主要萌芽于奴隶主贵族内部;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教育开始兴起,此期私学的产生对后世中国封建历代的法律教育影响甚深,从而确立起了以私家传授法律知识的法律教育模式。汉代中叶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确立,法律教育与儒经教育糅合在了一起,由此决定了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基本走向。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出现了专门的法律教育机构,迨至唐宋,律学亦作为官学形式之一,取得了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同等地位,直属国子监。但是法律教育终究未能摆脱对经学的依附地位,法律教育的内容始终以儒学经典为中心,以至元、明、清时期尊孔重儒,法律教育完全合于儒学之中。尽管如此,中国古代法律教育无论是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传承,还是对近代法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到来,形成了平等、和谐、共生的全新生态伦理观。我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这与当代生态伦理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古代医学正是在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观的指引下,形成了“人体阴阳五行说”、“自然诊治”、“自然保健”等一系列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对人类健康及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文艺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文艺伦理思想进行梳理,可理清脉胳,进而发现其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古代文艺伦理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艺伦理思想十分丰富,其中既有糟粕,更有精华,总结其特点,有利于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晋令首次系统规定了国家的政治、教育、经济和军事等各项制度,完成了令的法典化,实现了律令界限的基本区分,促成了律令法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简要阐明中国传统诚信法律思想的历史发展进程基础上,梳理出中国古代刑事法律制度、民商活动领域以及基层社会治理中关于诚信的法制规定,明确提出中国古代司法中诚信法律制度具有的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与诚信要义,这对于延续传承中华民族德法共治的文明基因,为我国现代化国家治理提供了经验丰富的史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质是导致任侠者产生的重要文化要素之一。这主要体现在诸如法律本身的性质、早期法律教育的导向与人为的“二重标准”,以及司法公正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复仇在中国古代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法律对复仇的态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由开始的许可到唐之后的禁止,但在对复仇问题的解决中,陷入了深深的“礼”与“法”的冲突中。为了协调“礼”与“法”的矛盾,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一套比较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的起源有其特殊性,中国古代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孕育了古代刑法特殊的伦理品格.对中国古代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简析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功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史代论 ,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教育的教育体制、方法论、教育对象的历史考察 ,得出其完全依附政治丧失独立地位的功利性特征 ,并进一步分析功利性的成因 ,认为这与古代法律的卑微地位有直接关系 ,根源于中国古代宗法小农经济。  相似文献   

15.
儒家伦理思想初创于先秦时期。在与法家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纲"学说,宣扬君、父、夫在社会生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千百年来,儒家伦理思想渐渐转化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根深蒂固的思维行为方式、价值判断准则。儒家伦理道德标准被统治阶级用政治的强力外化为强制性法律规范。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古代社会重典治吏的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冰 《天中学刊》2000,15(4):31-34
纵观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兴盛衰亡,不难发现,官吏队伍的廉政状况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因此,中国历代王朝的 治得为维护政权稳定,进行专制统治,都曾或多或少地建立过一些有关介廉反腐、惩贪治吏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考试规范的现实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条规和监督措施以及对舞弊的惩治非常严格。批判继承古代考试的监督、防范和惩治措施,建立《考试法》,追究舞弊的行政、民事乃至刑事责任,树立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新考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代中国对来华外人采取的大多是优待政策,但同时也始终坚持了自己国家的司法主权。无论是唐宋时期的“藩坊”制度,还是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对澳门以及中俄边境这些特殊地区外国人的法律管理,都说明了这一事实。虽然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时间中确实出现过个别特殊案例,是有过外人在华犯罪逃脱中国法律惩处的现象,但这毕竟是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法律规定和国家主权原则的,决不能以此认定古代中国就已给予了在华外人以治外法权。  相似文献   

19.
道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自然化是中国传统法律化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中国化传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作为一种自然哲学形态的道家,其环境伦理思想是最为夺目的。本通过其自然主义的主体论、“道不私”的价值观、“道法自然”的方法论的论述,揭示了其对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卞良君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0):109-112
在传统伦理文化的背景下,中国古代诗歌中存在着一种家庭伦理情结。这种伦理情结作为审美层次的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其表现形态要复杂得多,因而其精神的感召力与艺术的吸引力也就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