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从事心理教师工作不久的一个上午,一名家长来访:他有一个正就读高一的女儿,孩子从小到大都很听话,学习成绩也一向很好,中考时以原学校年级第二的成绩考进了这所区属市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家人都为之高兴。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生》2013,(Z3):6-7
家长欲砸50万送儿上哈佛"想让孩子进哈佛,钱不是问题。"近日在汉口举行的某欧美留学专场咨询会上,一位女士一进场就对留学顾问"提要求"。当顾问要求该女士提供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语言成绩时,这位家长坦言,儿子的成绩在国内读一本没问题,SAT(赛达考试,被称为"美国高考")考了2000分(满分2400分),该家长还称,为了孩子进哈佛大学,自己准备了50万元中介费。家长此言一出,留学顾问感到震惊,"如此大手笔的家长还从没见过"。不过,根据学生的"赛达"成绩,留学顾问表示有点困难,哈佛大学在全美综合排名第一,"赛达"分数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艺考日益受到很多考生和家长的追梦。面对持续升温的艺考形势和持续下降的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适度调整。一、转变观念,合理规划孩子未来艺考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成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救命稻草,因为他们可以以较低的高考成绩圆自己和家长的名校梦。家长为孩子寻求捷径上名校的美好愿望,主观上加速了当今的艺考热。但实际上,今天艺考的竞争压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考生和家长的预期。如今的艺考生中重点校学生不  相似文献   

4.
家长苦:择校难,难在托门子、找关系,而不是花钱2010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笔者的一位好友四处托人给自己的宝贝女儿择校上初中。他的女儿小学就读于北京市非常著名的一所小学,因为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特长也很多,他就没有考虑择校的事情,哪成想电脑派位却把闺女派到了"最次"的学校,因此,他只能四处托人,为女儿择校的事情焦头烂额、四处运作。"钱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金华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女儿14岁,近来老说某某同学的衣服很漂亮,某某同学的裙子很时尚。还说我给她买的衣服“太土了,太过时了,难看”。我告诉她:“别跟人家比穿戴,你要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学习成绩。”女儿不高兴了:“学习和穿戴是两码事,再说,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差。以后穿什么你让我自己选择。”其实,我也不是买不起孩子的漂亮衣服,但让孩子自己选择可以吗?  相似文献   

6.
中考在即,可以说每一位家有考生的家长,都在关心着孩子的学习与考试。可是,如果关心方法不当,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那么,中考前夕家长应如何关心孩子呢? 首先,从心理上关心孩子,不要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压力。作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考上重点学校?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  相似文献   

7.
<正>"杨老师,您的这个活动一年级的孩子能听懂吗?""我们可不可以交点钱,您一周多开几次课?"……微信上不停地发着消息咨询的是位一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的孩子与我的女儿在同一个班。起因是她发现我朋友圈里晒了一张自己在书房中做公益读写指导的照片,而我那刚入学没几天的女儿在下面专注地听,于是,这位家长便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8.
不言放弃     
暑假在学校值班,接到了一个家长的报名咨询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很不好,中考过后,就想找一个职业中学就读。我把学校的招生计划向家长做了系统的介绍之后,家长突然问我,如果不好好学习,孩子会不会因为不及格毕不了业?我给家长解释,我们学校实行小班教学,班主任和老师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另外我们职业学校文化课要求比普通中学要低的多,考试前老师  相似文献   

9.
这天,丁丁姐姐的心理咨询室里可热闹了,一位家长带着儿子刚走进咨询室,另一位家长也带着女儿进来了。这两个孩子都在上高中,男孩叫小罗,女孩叫婷婷,他俩的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这可是第一次有优等生来找我咨询,他们会有什么烦恼呢?我正琢磨着,两位家长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述这两  相似文献   

10.
<正>每位教师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希望自己班级的学生成绩在整个学校乃至整个市县能够名列前茅;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的学习有好的成绩,大学毕业能有较好的工作;每位学生也都希望自己的成绩出类拔萃。因此探讨哪些措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就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考,女儿的成绩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原本以为她上重点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可是成绩一公布只能上一般的普通中学。我失望极了,女儿的学习水平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也很生气,想对她发火,可看到女儿自己也很难过,我又不忍心。女儿今后路还长,我该怎么办?广东汕头刘兰香孩子没有升入重点中学,家长感到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期望不能实现,受挫后该怎么办呢?首先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因为能否升入重点中学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就孩子的主观因素而言,有可能是升学考试前复习不够全面,没有抓住重点难点,也有可能在升学考试时“怯场”…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客观上要靠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实际上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有能力具体地辅导孩子学习;而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辅导能力,常把搞好孩子学习的责任推给学校及老师。然而有相当多的成绩好的学生,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这些家长却在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本人是一位有多年农村英语教学经验的教师,多年来最让我们头痛的是那些学困生。据笔者调查发现,农村初中有25%-40%的学生在学习上跟不上教学要求,学习成绩低得难以让人相信。每次考试成绩出来,老师无奈,家长苦笑,学生灰心。往往这个时候,学生、家长、老师相互抱怨,家长认为老师没有教好,致使自己的孩子英语成绩太差;学生抱怨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致使自己成绩不尽人意;老师认为学生笨,反复教过的知识,就是记不住,是差生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成绩。  相似文献   

14.
昨天,我陪女儿一同去少年宫上兴趣班。孩子们进课堂,家长们就在休息室谈天说地。其中一位家长的"演说"令我感触良多。一所重点中学的傅老师接手了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班级,为此老师平时在各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学习成绩。然而,学生们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5.
现在有些学校除了每年召开一两次家长座谈会以外,平时老师很少有走出校门到学生家去访问的.老师遇到学生有缺点错误,就把家长招到学校来“告状”,给学生和家长造成很重的精神负担,甚至会使一些家长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学生施加压力,给果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造成许多不良影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日到学生家访问,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怎样才能搞好家访呢?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体会到,学生的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门访问,家长从成绩上可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也可由此谈到学生的其它问题,这样家访效果较好.开学了,我诱导学生思想上积极上进,学习上  相似文献   

16.
周六晚上,电话铃响了,是一位家长,她劈头就问:“星期五我的孩子是不是进教导处受批评了?”多年与家长接触的经验,让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爱子心切,总爱维护自己的孩子,一听到孩子受委屈了就要向老师讨回“公道”,这个家长肯定也是如此。于是我平静地告诉她,她的孩子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些不文雅的话,我才叫他到教导处,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家长明显有些不服气,忿忿地说孩子并不是那么说,说教XX科的老师看见他写这些话后,拉起他的衣服,把他扯了起来,还说一些同学经常欺负他,而老师却又相信其他学生而批评他……这位家长越说越激动。我了解该学生,他比…  相似文献   

17.
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但是 缺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和嬉戏。这是独生子女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原 家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因是一个重要方面。家长从哪些方面做起才能帮助 在心理上关心孩子,在思想上了解孩子来解决。家长孩子呢?本课题组最近在调查1002 位小学生家长的 对孩子的关心和了解有利于融洽亲子两代人的情感基础上,我们按成绩分成三类学生,第一类,学习成 关系,为家长教育孩子准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一些城市中,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挤进“好学校”,他们认为,进了重点校就等于一条腿迈进了大学。这种“择校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19.
经过中考,许多学生顺利地进入高中学习。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时物理成绩较好,可到了高中成绩却很一般,或者学习根本无法入门,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对物理学习失去信心。这些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其实涉及  相似文献   

20.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