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痕文学”是特殊历史时期持续不过一年的写作潮流。当时的那些作品,如今看来在文学上并不具有长远的审美价值,但它们威为中国历史发展轨迹中可长期保存并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马达 《湖北档案》2005,(1):74-75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汇报》发表青年作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对外报道说:“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革’罪恶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3.
4.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韵书是《切韵》。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第一部神话小说是《搜神记》。第一部建筑学专著是《营造法式》。第一部诗集是《诗经》。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军事著作是《孙子》。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是《七略》。第一部戏曲史是《宋元戏曲韵史》。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是《闲情偶寄》。第一部音乐论著是《琴史》。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是《古画品录》。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论语》。我国文学史上的“第…  相似文献   

5.
《新闻天地》2006,(10):17-17
据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四日电,引起轰动的富士康公司向《第一财经日报》“天价索赔”案几经周折刚刚和解,因一篇涉及猎杀金钱豹问题的报道,《第一财经日报》被山西东方国际狩猎场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再次陷入“官司门”。山西东方国际狩猎场称,国家林业部门对狩猎的动物有着明确的规定,严禁措杀金钱豹。该狞猪场从今年元月起,正在筹备“首届中国国际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的心目中,“第一”往往与进取、拼搏等词相关联,在任何领域获得世界第一都是令人瞩目的,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第一”都应该是我们要追逐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如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公益广告作为积极社会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存在第一人效果的现象。本研究选取问卷调查法,选取在校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200人作为研究样本。经过数据分析及研究发现,第一人效果确实存在,并在性别和学历等影响因素中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王聪  葛威 《河北广播》2005,(5):62-63
“新闻线人”这一现象在我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短,最早兴盛于香港。六七年前,广东的《羊城晚报》等传媒也纷纷推出悬赏“猛料”、开通“报料热线”的做法。如今,这一做法更是在全国媒体普及,对新闻线人的报酬也逮步攀升。  相似文献   

9.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所涌动的“伤痕文学”的大潮中,安徽作家鲁彦周发表在1979年《清明》创刊号上的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虽然涉及到“反右扩大化”的题材,但并没有听到批评意见,还获得了当年中国作协颁发的中篇小说一等奖。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把它搬上银幕。  相似文献   

10.
本章反驳有学者提出的以“图书馆员第一”取代“读者第一”的观点,认为要辨明读者与图书馆员谁该“第一”的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读者与图书馆员的关系,并说明在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内部管理中,图书馆员的积极作有是第一位的,“图书馆员第一”的观点在此范畴正确,但在整个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读者第一”总原则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1.
鲁迅照片的发表和出版,虽受世人的瞩目,却经历了人们难以意料的曲折历程。由此电反映了我国研究鲁迅、介绍鲁迅的事业的艰难跋涉。它也就成了我国现代出版史、摄影史和鲁迅研究史上不应忽视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由鲁迅著作"复本"量引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剖析一所高校图书馆馆藏鲁迅著作高"复本"量与必要版本匮乏的矛盾,探讨了在当前新的出版环境下,图书采访人员的查重方法,以及采选工作应该具备的判断力与无法具备的学科背景之间的矛盾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如同许多惊天动地的新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轰动效应一样,曾经十分引人关注的"鲁迅稿酬案"现在也被人们淡忘了。当初,这起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稿酬官司,曾引起海内外的瞩目,社会上的流言沸沸扬扬,媒体上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新华书目报》与《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介绍《新华书目报》与《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快报》基本概况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两者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在《档案春秋》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关于《鲁迅茅盾致红军信》(以下简称“鲁茅信”)的文章。《档案春秋》2007年第1期发表陈福康也谈此信的文章,与我商榷。我想先介绍一下关于“鲁茅信”的争论的来龙去脉,以便读者理解陈福康的说法何以是不合史实的,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6.
齐鲁书社     
《全国新书目》2012,(12):51-51
齐国陶拍孙永行编著2012-9 360.00元978-7-5333-2670-8陶拍,是制作陶器的工具。通过对陶拍的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制陶业的发展、纹饰的演变,可以管窥当时工商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繁荣程度。所以,陶拍的收藏与研究,意义重大,价值极高。本书收录齐国故都临淄出土的陶拍共192件,年代自龙山文化时期至汉代,按照拍面纹饰分为绳纹陶拍、格纹陶拍、锥刺纹陶拍等十类。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看到1928年3月21日《晶报》上有一篇《吕碧城抱病伦敦》,后在1928年8月29日的一份小报《福尔摩斯》报上,又看到一篇《吕碧城托友觅屋》,心想吕碧城一定是个非凡的女子。回家之后再查资料,果然发现吕碧城与秋瑾有着不一般的友谊,而且两人的名字一度还曾“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