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造句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老师:“请用‘果然’、‘文学’这两个词造句。” 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做语‘文’作业,最后再做数‘学’题。 老师:“不对,重造。” 小明:“老师,你给我造造看,怎么就不对?””二衬种”材”二二“二材t林叶”时t”造句@任万良~~  相似文献   

2.
一次期中考试,在造句项里有“苹果”一词。试卷考下来以后,师生反映都很强烈。有的说:“这次怎么让我们用‘苹果’造句?没学过呀!”有的说:“用‘苹果’能造句吗?再说,课文里也没有要求过,这不是超越《教学大纲》吗?”再看看卷面吧,用“爱戴”和“如果……就  相似文献   

3.
幽默快餐     
野味餐厅顾客刚开始吃饭,就连连抱怨:“这饭怎么跟生的一样,太糟糕了。”服务员麻木不仁地回答:“你没看我们的招牌是‘野味餐厅’嘛。”别着急顾客:“我的菜怎么还没有做好呢?”服务员:“请问您定了什么菜?”顾客:“炸蜗牛。”服务员:“噢,原来是这样,请别着急。”顾客:“我已经等了45分钟了。”服务员:“这是因为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用“糖”造句老师:“现在请大家造一个句子,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一个‘糖’字。”学生:“我在喝茶。”老师:“‘糖’在哪里?”学生:“在茶里。”·幽默快餐·成绩单的妙用“你的成绩单在哪里?”父亲兴致…  相似文献   

4.
杏坛笔会     
造句训练莫忘“三性”○邹四根(新干县金川小学)一、造句训练莫忘思想性如有的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出“我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这样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没有错,但忽视了思想性。我们经常教育学生学习要一心一意,切不可三心二意。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既影响生理卫生也影响学习效果。凡遇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给学生指出问题所在,并指导其改正。既教造句,也教做人。二、造句训练莫忘准确性如有个学生用“美丽”造了这样一句:“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美丽”有好看的意思,描写人物的穿戴一般用它的近义词“漂亮”,…  相似文献   

5.
捉“李鬼”     
晚上,我正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后面有人在叫:“快捉‘李鬼’呀!”我回头一看,是爷爷。我惊讶地说:“‘李鬼’在哪里呀?”“看你的作业,‘弹琴’写成了‘弹’,‘休息’写成了‘体息’,这不是‘李鬼’吗?”爷爷笑着说。哦!我又写错别字了,我忙用手捂住作业。爷爷亲切地说:“做作业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一边听,一边点头。从此,我的作业里就很少出现“李鬼”了。王王令捉“李鬼”$湖南省衡阳市氮肥厂子弟小学二(1)班@汪宁  相似文献   

6.
真难呀     
灯光下,我和姐姐、妹妹坐在桌旁专心地学习。屋里很静,只有笔尖在不停地响着,“沙沙沙”,时而急,时而缓。 突然,妹妹对我轻声问道:“哥,你说‘凹地’的‘凹’字有几笔,应该怎样查字典?”  相似文献   

7.
课间操     
《新作文》2006,(11)
zaoju造句老师:“小明,你用‘果然’这个词造个句子。”小明:“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老师:“不对,不对,不能将‘果’与‘然’两个字分开!”小明:“老师别急,我还没有说完,整个句子是——先吃水果,然后再喝汽水,果然拉肚子。”老师要求同学们把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缩写成五百字,下课时小毕把作业交了。老师看后问:“你是怎么搞的,四十五米高的建筑物写成了十五米,六辆汽车写成了两辆,三个人写成了一个人?……”“我可是严格按比例缩写的!”小毕答道。gousi构思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要写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他来找我帮…  相似文献   

8.
有一天,吹总跟阿笨一起怀念学校里的往事。阿笨说道:“小时候,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要求用‘难过’造句,我就写道:‘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河很难过。”“‘那老师怎么批复你啊?”吹总有点好奇地问道.。阿笨顿了顿,继续说:“结果作业发下来,老师的评语是:‘老师更难过……’。”  相似文献   

9.
一天,上四年级的妹妹突然跑过来,兴高采烈地对我说:"姐姐,姐姐,我终于把作文写好了,还用了好多好词好句呢!你要不要欣赏一段儿?""好吧,反正我也闲得无聊。"我一口就答应了她。"……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祖国现代化雄伟目标做奉献……""停,这句话怎么这么别扭,有‘雄伟目标’这种说法吗?我觉得应该是‘宏伟’啊!"妹妹想了一会儿,说:"‘宏伟’和‘雄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漫画     
造句老师叫学生用“绠短汲深”造句。一个学生不懂这个词的含义,就写道:“我的一位朋友能用‘绠短汲深’造句。”过了几天,学生取回作业本,只见老师在后面批道:“那么,请问你自己呢?”调虎离山老师:“什么叫‘调虎离山’?”学生:“譬如考试的时候,校长忽然把老师从教室叫了出去,这就叫做‘调虎离山’。”先睹为快老师:“什么叫做‘先睹为快’?”学生:“就是……就是先看看答案,然后再来回答,这样做习题就比较快。”说明什么老师:“如果你的裤子的一个口袋里有二十马克,而另一个口袋里有五十马克,这说明什么?”学生:“这说明我穿的不是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快活林     
一题数解老师:四减四等于几?学生:等于八,老师。老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你把课桌的四个角砍掉就明白了。责任老师:莫里茨,你来说说,“责任”是什么意思?莫里茨:假设我的裤子有两条背带,现在断了一条,那么所有的责任就在另一条背带上了。·快活林·造句“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父亲在喝茶。”“‘糖’字在哪里?”“在茶里。”多听少说小明:“为什么耳朵有两个,嘴巴才一个。”爸爸:“这是叫你多听别人劝告,自己少说一些废话。”快活林  相似文献   

12.
作业本发下来了,大多数同学都得了个“优”,只有小猪得的是“良”。原来,小猪把“光”字当做“亮”字用了,造句造成了“天光了,小鸟在枝头歌唱。”小猪心里很不高兴。小猫责备说:“谁叫你这么不细心?‘天’能‘光’吗?乱做一气。”小猪一听就呜呜地哭了起来。小狗嘲笑说:“还好意思哭呢!马虎了事。我要是老师呀,就给你打个不及格。”小猪听了,哭得更厉害了。小羊看见了,就跑来安慰他:“小猪,别哭了,你的作业其他题目都做得很好,只是把‘亮’写成了‘光’了。来,我们一起做练习吧,以后你就不会再做错了。”小猪这才露出了笑容。1.为什么小猪…  相似文献   

13.
(一)“妹妹,瞧!我的这套衣服漂亮吗?”姐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问我,“这可是仿照李宇春在新歌发布会时穿过的那种样式定做的呢。”唉!这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十足的“玉米”,她的追星宗旨就是———谁“红”就追谁!真拿她没辙!“女儿,瞧!今天我的发型是不是有点像李咏?上街会不会有人将我误认为李咏?”爸爸也凑起了热闹。老天,又一个明星发烧友。“让我瞅瞅,怎么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发现呢?”妈妈笑着说,“哼!这么多年只听别人说我长得像徐静蕾,哪儿听过你像李咏呀?笑话!”“你……”爸爸气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姐姐在一旁感慨道:“唉!要是现在有一…  相似文献   

14.
(一)“妹妹,瞧!我的这套衣服漂亮吗?”姐姐一边照着镜子一边问我,“这可是仿照李宇春在新歌发布会上穿过的那种样式定做的。”(唉!这就是我的姐姐,一个十足的“玉米”。)“女儿,瞧!今天我的发型是不是有点像李咏?上街会不会有人将我误认为李咏呢?”爸爸也凑起了热闹。(又一个明星发烧友。)“让我瞅瞅,怎么这么多年我没有发现呢?”妈妈笑着说,“哼!这么多年只听别人说我长得像徐静蕾,哪儿听说过你像李咏呀?笑话!”“你……”爸爸气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姐姐在一旁感慨道:“唉!要是现在有一个变脸公司,那该多好呀!那么我就可以和我的偶像拥有一…  相似文献   

15.
童真     
一天,隔壁的孙威正在家门口玩,我见了,就逗他说:“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孙威。”“哪个‘孙’,哪个‘威’?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啦,我才没你那么笨。”他得意地说,“不就是‘孙威’的‘孙’,‘孙威’的‘威’吗?连这个都不知道,姐姐你真是笨笨笨……”“威威,今天你上哪去了?”我问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个回合     
小将们,让我们冲进造句迷魂阵!造句迷魂阵歪打不正着的造句歪打不正着的造句丁丁造句总有点奇怪,像是通的,又像是错的。有一次,课堂上老师点他的名说:“丁丁,你用‘莫名其妙’给大家造个句。”丁丁想也没想,开口就说:“几十个同学一个班,老师偏叫我造句,我莫名其妙!”全班哄堂大笑。从此,“丁氏造句”成了同学中的名牌产品。  相似文献   

17.
贝西写信     
贝西只有五岁,还没有上学,所以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她的姐姐玛丽十岁了,是个学生。有一天玛丽看见妹妹手中拿了一支笔,面前的桌上放着一大张纸。 “贝西,你在干什么?”玛丽问。 “我在给我的朋友基蒂写信。”贝西回答道。 “怎么可能呢?你不会写字啊!’’姐姐说。 “没关系,因为基蒂不认识字。”贝西写信@程国清  相似文献   

18.
浓浓姐妹情     
妹妹发言 你怎么称呼你的姐姐。我一般喊她老姐,如果惹她生气了,就甜甜地叫她——“美丽可爱什么都好的姐姐”。  相似文献   

19.
游艺转盘     
笑一笑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烦透了!我举一反三地教你,你都不会!”  相似文献   

20.
指导学生造句,不但要让学生将句子造对,还应引导学生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向这方面发展呢? 一、引导学生注意前提.使句子语气通畅。例如用“……终于……”造句,有个学生是这样造的:“我终于做出了这道作业。”当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是对的,但,这个句子造得不好。我问这位学生:“如果这题很容易,你一下子就做出来了,能不能用‘终于’?”他想了想,说:“《练习册》上的一道思考题,我想了很久很久,在哥哥的启发下,我终于做出来了。”这个句子就造得很好了。“思考题”,说明难;“想了很久很久”,说明我有决心解决难题;“在哥哥的启发下”,这是解决难题的途径。有了这三个前提,才能得出后面的结论“我终于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