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注释正讹 例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课文注:"不寻常的日子很多.峥嵘,山势高峻,比喻超越寻常,不平常."①案:峥嵘,于古诗文中确实有"山势高峻"之义,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是也.但是,"峥嵘"一旦与"岁"或"岁月"连用,是指"岁月仓促"、"年命易逝"之义,而不再为"高峻".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全五册)诗文注释因袭原教材,疏漏和讹误之处仍然存在.本文特举几例,以就正于广大中学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一、戏弄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注:“弄臣,皇帝狎近宠爱之臣。”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在教授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过程中,发现古诗文中有的注释可以商榷.现提出几条肤浅意见,就教于教材编者与各位同仁.(1)《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课本注:“质,砧.”应解为“质”通“锧”;“锧”,砧也(《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2)《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完璧归赵.”课本注:“请,动词,仅表示歉逊的语气.”我们以为欠当.首先,“歉”是别词,应为“谦”;“请”原是动词,在此是一个谦敬副词,而非动词(教材版本同上).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方位名词前要加定冠词,如the east.第二课1.In industry,learn from Taching;in agriculture,learn from Tachai;中inindustry和in agriculture在句子中作状语,不是作主语,意即“在工业方面”、“在农业方面”.2.“全国人民”翻译为“the wholenation”,不能译为“the whole country”.“nation”在这里作“全国的人民”解.“country”只是表示“国家”,“the wholecountry”是“全国”的意思;如果在这句中要用“country”代替“nation”,则应译成“the people of tho whole country”3.“whole”和“all”作为形容词修饰一个单数名词,表示“全部”、“全”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Iong live Chairman Mao!一句中,Iong是副词,修饰live;Iong Iive宜作为一个表达形式连在一起教给学生.Iong可作形容词,也可作副词,看具体的句子而定.如We wish Chairman Mao a long,Iong life!一句中的Iong就是形容词,修饰名词life.第三课关于标题一课书(或一篇文章)的标题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句子,间或也有以一个单词作标题的,主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如:Our Great Leader(词组)We Love Chairman Mao(句子,陈述句)What’s the Time?(句子,疑问句)按一般书写习惯,标题中的名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代词和多音节的  相似文献   

7.
众口烁金,积毁销骨1988年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琐忆》一文的注释,将其溯源于《史记·张仪列传》。其实此语在邹阳笔下就有,语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偏昕生奸。独任成乱。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  相似文献   

8.
高其良 《天中学刊》2000,15(3):111-113
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版)文言文注释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白玉微瑕的是,有些注释或释义有误,或表述不确,或语法分析欠妥。这无疑对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形成误导。笔者将有上述问题的例子整理出若干,予以纠正,以期使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更加完善。不妥之处,敬请同行与专家指正。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注:可使报秦者:可叫他去回复秦国的。此注训“使”为“叫”,训“者”为“的”,显然是因不明该句内部语法结构而解释有误。“人可使报秦者”是一个定语后置结构,“使”为“出使”义,“者”…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已经很详尽了,但是仍然存在词语解释简单、含义笼统、错误解释或者未解释等瑕疵,这给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很多不便,本文将针对文言文中的注释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1.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我们现在已经习惯了现代语言,文言文的阅读相对比较吃力,因此需要注释进行辅助,帮助我们阅读。文言文注释一定是通过研究古代汉语言文学,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含义之后,提出科学的理解,并采用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一、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新编高一册《苦斋记》)其中“疏粝”,课本注释为:“粗劣的饭食。疏,粗。”此注欠妥。课本注释把“疏粝”视为偏正词组,在现代汉语里,“粗”是形容词,用“粗”释“疏”,似乎把“疏”亦视为形容词,认为它是“粝”的定语。实际上这样理解是不妥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发表了黄灵庚、黄吴两位先生所写的《语文课本古诗文注释补正》(以下简称《补正》)一文,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的八个注释提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对某些“补正”有不同的意见,特撰此文,并在篇首表明对课文注释的几点看法,以标示编者的态度,同时就正千方家  相似文献   

12.
讨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得失问题,必修三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运用古汉语知识分析"斗卮酒""与之同命""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臣闻求木之长者""怨不在大"等相关注释之后,笔者发现本册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做到了准确、简明、稳妥,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但也不免有有少许失误之处和未能尽善尽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主线,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为重点,以实践学习为核心,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在写作教学设计上,该教科书突出语文的人文性积学生在写作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以新颖灵活的实践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主线,以专题组织学习材料为重点,以实践学习为核心,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同时,在写作教学设计上,该教科书突出语文的人文  相似文献   

15.
古文的释义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须要“不同的声音”多角度分析,以期获得对文章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更应该精益求精,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古文根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教研时发现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文言文一些注释存在的问题。兹列于此,求教于语文界同仁。  相似文献   

16.
新版高中语课本中的言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的注释和标点,编写组都字斟句酌地下了功夫,对教学大有好处。但是,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其中的个别注释、标点,似乎还值得商榷。除了别的同志已经提出讨论的(仅就个人偶读所见而言)之外,我愿将自己的一得之识,简述于次。 《诗经·魏风·伐檀》(第一册)第一章结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教材拄释为:“那些大人先生们呵,可不白吃饭啊!这是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反话。”这里,把“君子”译为“大人先生们”,显然是以他们属于剥削阶级为前提的,这未必符合诗作的本意。在奴隶占有制社会的物质生活条  相似文献   

18.
苏洵《六国论》论六国覆灭,对齐国说是“终继五国迁灭”,对燕赵说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课本注释:“迁灭,灭亡。与下文‘革灭’相同。迁,革,都是改变的意思。”迁,徙;引申倒是有改变的意思。但“迁灭”说的是齐,“革灭”说的是秦;前者是覆亡、国灭,后者是侵吞、灭人国。“迁”和“革”应有所区别,并不相同。齐在六国中,最后灭亡,史书记载,秦将王贲自燕南攻齐,入齐都临淄,“秦使人诱齐王,约封以五百里之地,齐王(建)降,秦迁之共(地).”齐是由于迁而灭亡.苏洵谓齐“迁灭”,是有所依据,正见斟酌工夫。秦灭韩魏楚,即以其地置郡,苏洵谓“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灭”即指灭国置郡,变革了建制。(解释古文语句,不征历史事实,不串上下文,殊难得其解,便易有望文生义之嫌。)  相似文献   

19.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句话:“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对“冠盖相属”课本注为:“使者相连续。冠盖,指使者。盖,装在车上遮日挡雨的像伞一样的东西。……”这样注的理由大概是:冠,旧指仕宦的礼帽和礼服;盖,诚如课本所注,是车盖。这里运用借代手法,把冠盖释为使者,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是,如果把这个注释放到句子中,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20.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