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国家走上创新型发展道路,俄罗斯政府决定在斯科尔科沃建设一个科技创新中心。它不仅进行高新技术的开发,还进行创新文化的培育,以期达到引领其他城市创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俄罗斯科技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鸥 《科学学研究》2005,23(5):629-634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进入社会经济转型期,其科学技术领域受到极大冲击。在这种条件下,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科技政策的调整首当其冲。从1996年至今,俄罗斯联邦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科技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俄罗斯的科学技术为国家经济做出应有贡献。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实施,目前俄罗斯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已经开始朝着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国计民生服务、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系统方向转化。本文主要分析了俄罗斯科技政策总体纲要、优先发展方向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政府正着力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俄总统普京先后召开总统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总统科学和教育委员会的首次全体会议,提出要不断推进科研成果商业化,完善科研投入机制。2012年12月,俄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2013-2020年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旨在提高俄罗斯科技竞争力,并确保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一、以经济现代化为主旋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在新成立的经济现代化和创新发展委员会的首次全体会议上,普京强调,  相似文献   

4.
正在经济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提质增效,科技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现。青海省科技创新工作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省经济稳定发展和"三区"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青海省针对不同科技计划类别  相似文献   

5.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特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工作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战略目标,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要求举全市之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好科学发展先行者。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创新治理体系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关注"科研"转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作为一个大国 ,在科技和创新方面有着强大的基础和实力。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科技遗产 ,但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体系与前苏联科技体制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本文对俄罗斯转型中创新体系作了分析 ,指出了俄罗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困难和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恒  杜德斌  肖刚 《软科学》2016,(4):8-12
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我国31个省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结合重心模型计算出1996~2012年我国科技创新重心和经济重心坐标。输出重心点空间变化图,阐述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与经济重心的比较,揭示科技创新重心移动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重心落在河南省南部,不断向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偏移;科技创新重心不断贴近经济重心,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科技资源禀赋、配置效率和创新环境的差异演变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重心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贺慧玲 《学会》2004,(3):11-12
40年来,北京市科协和所属140多个学会、协会、研究会(下称学会),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组成部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注重学科发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为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开发、增强科技团体新的生机活力,不断跃上  相似文献   

10.
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竞争的本质是创新文化的的竞争,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繁荣,进而带动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对任何社会发展而言,创新文化都具有无可比拟的首要价值和终极意义。中国正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创新和理念改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才实现了后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化。本文通过概括研究文化的内涵和创新文化的变迁历史,揭示了创新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提出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创新和环境文化创新,是促进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增加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首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全球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俄罗斯传统的原料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不断展露。因此,俄政府提出摒弃过分依赖原料出口的发展方式,调整结构,让俄罗斯走上创新型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学院统计与经济学研究所发布的《俄罗斯联邦主体创新发展排行榜》,围绕俄罗斯联邦主体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发展分级、创新发展要素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开展对俄合作联邦主体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范围不断拓展、科技创新方式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为进一步赋能经济增长转型、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地、引领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保障,必须认识到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深刻认知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内在动力机制的基础上,并且必须把握好提高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重要路径取向:未来要坚持健全科技创新资源投入制度、科技创新主体多元培育制度、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制度、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科技创新人才制度五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赋予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北京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法治是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内在要求和直接体现,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又起到改革和治理保障、规范各种关系的关键作用。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以法治为基础将国家政策与地方立法结合起来,明确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地方立法定位,以推动中央战略决策法治化,实现北京科技法治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应将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应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政府的科技服务功能,使二者的协同体现出科技金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擎作用。从探讨区域银行和区域科技服务机构当前发展桎梏入手,认为科技金融是两者发展转型的巨大蓝海,两者的协同合作不仅能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也以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所以应积极探索两者协同合作的方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新疆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技术转移中心签订的协议书,中国新疆科技成果推介会和《今日新疆》摄影展于2008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科技成果展览中心举行。推介会由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主办。中国新疆中亚科技经济信息中心、俄罗斯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技术转移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6.
2014年,北京被赋予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本文以北京市科委提出的"五种责任"——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创业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生态建设示范城为研究视角,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五种责任"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5个,具体指标24个,并采用2010-2014年北京市相关数据,通过正向化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等对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市近五年"五种责任"担当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其中,在科技创新引领者和高端经济增长极方面的责任担当较好,创新创业方面不断取得进步,但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指数增长较缓慢,需进一步加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及生态环境建设,以强化文化创新与生态示范方面的责任担当,从而全面促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了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恢复中国作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科技创新支撑现代经济体系,开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世界各国的人口健康、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以及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重大创新需求。应对世纪疫情的挑战,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科技强国及欧盟都不断尝试利用科技创新转“危”为“机”,积极在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气候环境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加快促进经济复苏。文章在介绍这些国家和地区科技战略新动向的基础上,归纳出全球在关注前沿技术、推进数字经济、重视生物安全与生命健康、强调保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共性战略谋划,并总结出数字化、智能化、人本化、生态化和国家化五大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前瞻性布局科技发展战略提出建议:摆脱疫情影响,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制定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数字转型;关注生命健康,大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切实加强云南省与俄罗斯科技创新合作,中国-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地云南。通过研究俄罗斯科技发展概况、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管理机构与研发机构、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概况以及与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情况,梳理云南省与俄罗斯科技合作概况与需求,提出进一步加强云南与俄罗斯科技合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05,12(2):1-1
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卷首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