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生物资源,关系到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在生物产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国际上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高度关注,尤其是对野生植物的收集保存。我国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设施的建设和储量上已取得比较好的进展。文章建议我国未来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要更加重视顶层设计与整体布局;扩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的普查收集,加强资源评价力度;完善和出台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相关法规;促进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管理、执法的合作与联动;构建合理的人才队伍,确保现有体系的良性运转;加大对野生生物种质资源相关的基础研究攻关和技术标准研制;制定公民对生物种质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2.
吕萍  王蕾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4):90-95
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方法将全国30个省(区、市)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的建设情况分为四类,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建设领先地区、较好地区、一般地区和落后地区,并对每类的特点进行归纳和阐述,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生物种质资源保存机构建设的区域差异显著,这既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相关,也与其保存工作管理方法相关。各地区的保存机构建设应因地适宜,提高设施利用效率,避免资源投入浪费。  相似文献   

3.
《大众科技》2009,(12):2-2
我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近期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投入运行。该资源库共收集保存8444种、近7.5万份野生生物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西藏的特殊环境,设计专用植物种质资源活体保存设施,进行环境调控、分区控制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对于推动西藏植物种质资源活体保存设施发展,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8-668
由昆明植物所联合云南大学和昆明动物所承担建设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科学目标”,于10月15日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通过5年建设,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野生生物种质资源8444种74641份/株。其中,植物种子4781种31199份;微生物菌种1119种8359株;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运行团队针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关键物种灭绝、国家战略生物资源受到重大影响等问题,创建了亚洲规模居首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体系,进一步发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抢救性地保存了一批珍稀濒危、狭域特有和具有重要价值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基因资源,是保障人类良好生存环境和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财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物质。广泛搜集、科学保存、充分研究利用、积极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现已成为现代小麦育种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小麦科研领域的重要课毒雯。  相似文献   

8.
曾军 《今日科苑》2007,(7):88-89
植物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的种质或基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植物种质资源保持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生态平衡、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植物育种丰富基因资源的重要保证。利用原生境和非原生境保持方式,挖掘和利用有利基因,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必要性和紧迫性人类所面临的食物安全、清洁能源、人口健康、环境优化和脱贫致富等自然与社会问题,都与生物种质资源的利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所以说生物种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对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如科学家利用日本矮杆基因,育成了“奇迹”的墨西哥小麦,一举使这个粮食进口国成为出口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中国低脚乌尖水稻的矮杆基因,培育出了系列水稻品种,从而掀起了闻名世界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我国科学家利用海南岛野生稻的不育特性,进行杂交水稻研究并大面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水…  相似文献   

10.
一切生物资源都是其种质与特定环境结合的表现,不同类型(或系统)的能量、物质转化功能与水平仅是其表现形式。畜禽等家养动物从其生态环境中转化能量与物质为人类利用,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途径之一。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受生态地理规律的支配,而这种分布与配置的合理与否,不仅对种质本身的保存和发展有极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其外界  相似文献   

11.
加强植物迁地保护,促进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迁地保护是解除威胁的重要方式,植物园和种质库是迁地保护的主要载体。全球植物园迁地保护了105 634种植物,约占全球植物总数的30%,并且保护了超过40%的受威胁物种;同时,全球500多座种质资源库收藏作物资源300多万份。中国的植物园迁地保护了20 000余种本土植物,约占全国总物种数的60%;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和资源圃共保存种质资源50余万份。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在加强植物保护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文章在介绍植物迁地保护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建议,以期促进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品资所)是非营利性国家科研机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栽培研究所。该所以热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为基础。建立能整体提升和代表我国基础地位的“国家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构建热作种质资源信息和实物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3.
从原境保存、异境保存及设施保存三个方面阐述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有效方法,并从森林物种、遗传和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的意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龙兴 《今日科苑》2009,(14):164-164,166
植物遗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开展栽培、育种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材料。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利用原生境和非原生境的方式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从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高肥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它对于植物遗传基因的挖掘和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满足人类食物消费生产对小麦育种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即提供高产、优质、抗病、抗虫、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而这些新品种的选育必须以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传统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持续扩大收集、保存种质资源并加以深入分析检定,从中选取所需的各种基础资源,是育种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李会萍  谢惠芳  赵馨  黄樑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9):180-183,187
根据广东生物种质资源库及数据资源的建设情况,分析生物种资源数据共建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开放式访问技术提出一套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的构建方法,为相关科研单位提供开放式访问的生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以生物科技为基本技术体系、以生物资源为主要物质基础的产业。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多样,生物物种丰富,分布许多特有属、种及品种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发展农业具有相当优越的遗传资源禀赋。仅就农作物种质资源而言,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通过全国性的征集和考察收集,目前已保存种质材料37万余份,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  相似文献   

18.
鲁飞 《华夏星火》2020,(5):40-43
我国粮食单产较1949年净增4.6倍,主要得益于品种的持续更新换代,而突破性品种成功培育与推广,无不来源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主体多,需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支持。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常有这样一个情节:末日来临前,人类会把一些重要作物的种子冷藏保存,这些种子是延续地球文明的"火种",待灾难过去,可以让地球生命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9.
巴松错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保护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却是无法估量,它远远大于直接经济效益。使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更有成效,各项事业上新水平,新台阶,进一步推动整个保护区的发展,繁荣和进步,使巴松错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居身于西藏特色,国内一流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行列,为人类自然保护事业和自然科学研究事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李光照 《资源科学》1985,7(1):60-66
正当自然保护事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之时,广西的自然保护情况如何?今后对保护区应当怎样建设?本文就此问题谈些浅见,供大家探讨。 一、在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在广西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是十分重大而深远的,主要体现在: 1.有利于保存广西生物的种质资源 由于自然保护区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贮藏库,即天然的基因库。因而各种生物,尤其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