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弘扬传统美德 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做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努力开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增强爱国感情做起,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我们将围绕这项工作刊发系列文章,敬请关注。本期,张奇伟副教授着重从理解和把握传统美德内涵的角度阐述了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们昆山二校是一所普通小学,24个教学班,1347名学生。全校绝大部分学生住在“棚户区”,家庭环境差,家长成分复杂,加之社会上出现一些不良倾向,对学生影响较大。如何抵御学生思想成长的负冲击,改进和加强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呢?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了礼仪教育。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品性特点和价值体系,针对这一群体,德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法宝,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孝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单民族是有几千年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国素以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华氏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凝聚力所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对开放改革的新形势,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是摆在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一、什么是中华民族传统症美德?“德”指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  相似文献   

5.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中必须注意的行为规范,是现代人良好形象的展现。对中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树立中学生的良好形象,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一个人要成人、成才,必须先从学习文明礼仪开始。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道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内容。本文概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几个主要方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理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见利思义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信息化,要求个体能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社会产品更新和企业转产频率加快,个体职业更换可能性增大,要求个体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人们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扮演的如何,都与主体性的发挥有关。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面临着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设计、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能力,既是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使然,又是当今社会价值取向使然。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必须从教学过程本身发掘其潜在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一、唤醒主体意识,参与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9.
弘扬传统美德李春秋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伦理道德理论、观点和品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国的文明进程;传播到了周边国家,成为东亚伦理文化的主体;辐射到了全世界,至今仍...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孝”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源泉.它能培养学生具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思想及“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的为人处事态度。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道德建设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入手探究高校道德建设的新模式,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研究,是我校独立承担的天津市教育学会规划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课题研究结果表明: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加以推广。同时,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过程,就是把道德理论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是实  相似文献   

1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刚结束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科学》2005,(1):20-21
(一)改革开放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当今的中学生,经历着改革开放的思想激荡,投身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冲浪。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见识面广,具有其父辈无法与之相比的优点。另一方面,他们忽视“祖宗”,淡化传统,对中华传统美德普遍缺乏了解。近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商品生产中的假冒伪劣现象,经济生活中的坑蒙拐骗现象,  相似文献   

16.
跨世纪人才中华美德培养初论刘惊铎目前,尽管对跨世纪人才的素质结构的揭示和描绘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跨世纪人才必然是高素质人才,而且以主体精神为其素质结构的根本特征。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由跨世纪人才的特殊历史环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培养人们情操,引导人们完善精神人格的一种做人的美德。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道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从事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为依据,论述了“孝”字起航,弘扬传统美德,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阐明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与核心;探索了从“孝”字切入,继承传统美德,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总结了坚持三个教育与三个实践相统一的高校德育工作新方法,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统一;坚持统扬传统美德与实践基本道德规范,贯彻大学生守则的有机统一,将把高校的德育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德育工作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李希文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凝聚力之所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以儒家伦理...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研究,本文在原先提出的“三板块”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四纲、八伦、八德”之说。“四纲”即四条基本道德原则:实事求是,集体主义,义利统一,自强不息。“八伦”:父母儿女关系,师生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乡里关系,朋友关系,领导被领导关系,服务被服务关系。“八德”:爱国爱民,勤劳勇敢,诚挚守信,团结协作,和蔼宽厚,克己奉公,爱物保环,好学礼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