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夏冬  李丽 《嘉应学院学报》2006,24(3):122-126
课程评价是体育学习评价的思想源泉和理论基础,要深入的研究体育学习评价就必须从课程评价的理论角度来进行。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有必要从课程评价理论与体育学习评价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新的《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术课程教学不应只是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应把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人文、社会及学生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将之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美术教师应为学生搭建一个文化学习的平台,以绘画教学为媒介、作品欣赏为纽带、手工制作为抓手,将文化学习贯穿于美术课程教学之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甘露 《教育导刊》2003,(2):125-126
一、问题背景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需要每一个人都具有终身学习和能力的时代.作为一个国家成功的基础教育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成功的学生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6.
美术课程标准力求体现素质教育,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婷 《辽宁教育》2009,(1):78-79
自国家制订与颁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以来。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了百舸争流、姹紫嫣红的崭新局面.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改革理念的反思及创新性美术教学评价的热点讨论.引发人们在“现实与理想构成的维度”中徜徉……  相似文献   

8.
陈明 《当代教育科学》2007,(16):F0003-F0003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睛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美术教师不仅要成为美术课程信息资源库的建设者,让学生大开眼界,还要借助信息技术,做学生美术学习的伙伴,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创作和在合作中展开探索。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网络空间,开展多元化美术学习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10.
1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确保艺术专业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基于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特点,分析构建艺术设计课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讨论评价中的具体指标设置。目的是为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孟祥燕 《成才之路》2021,(15):140-141
美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和审美情趣启蒙的重要课程,能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合作学习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文章对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旨在为美术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促进美术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术欣赏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及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目的,从而对作品进行多维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相似文献   

14.
动物学课程教法、学法、评价法的整体改革思路: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物学课程的兴趣;教学生学习动物学课程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影响教师潜心育人的专业表现及学生全面发展。为考察问责式和发展性两种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的不同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我国中西部2354名县镇及乡村中小学教师,构建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教师所感知的教师评价方式、对评价的态度、教师的专业学习及专业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问责式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影响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教师对评价反馈的态度和专业学习,显著负向影响教师专业表现;发展性教师评价对教师专业表现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皆为显著正向影响。这提示不同教师评价对教师潜心育人专业表现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在制定和改革教师评价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在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物函授本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及其收到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小学艺术课程存在诸多“异化”现象,如课程目标功用化、课程内容空心化、课程实施虚无化等。为避免艺术课程异化,就必须让艺术课程观回归,即要让人们认识到艺术就是艺术,它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价值是其它任何课程不能僭越和取代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小学艺术课程应是“无用”的、“美”的、“体验”的课程。同时,为了实践这一回归后的艺术课程观,应采取以下对策:从“成人”的角度认识艺术课程;以“专业”的方式实施艺术课程;从“开放”的体系评价艺术课程。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一种最大的资源,美术课程资源需要美术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在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家庭教育环境和学校教学设备等因素给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带来困扰。首先要提高认识,取得家长对学生学习关术课程的支持;其次要克服困难,不断充实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设备。只有解决好阻扰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矛盾,才能使美术课程教学资源从真正意义上得到调控和优化。  相似文献   

19.
课程统整是新课标理念下中小学艺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新课标理念下的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具有促进课程有机融合,达成艺术核心素养提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持续优化艺术教师课程执行力;合理调动课程系统要素,助推艺术课程系统高效运行几方面的价值定位。基于新课标新理念的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需遵循“适应性专业知识”、艺术学科高阶思维和课程系统协同育人的逻辑。达成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有效统整、推进中小学艺术课程有效实施,需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明晰新课标理念,增强艺术课程统整意识;依据新课标课程整合取向,绘制中小学艺术课程统整框架;协同教师发展,提升艺术教师课程统整执行力。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潮流的不断革新和发展,高校中艺术设计教育也在产生着巨大的变革,而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阶段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思路不适合今后的专业学习,两者之间出现了脱节和学生的审美素养跟不上专业方向要求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基础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对应性,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