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TOPCARES-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引下,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系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核心主干课的《商务基础日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和提高学生日语国际能力测试过级率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日语教学以培养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为主而展开。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社会对综合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日语专业教育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日语专业教学只有在指导思想上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71-71,8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关于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阐述了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必要性,对新形势下高职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培养复合型日语人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NS)、欧洲《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架构:学习、教学、测评》(CEFR)以及日本《日语教育标准》(JFS)等教育标准的内容要点与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国内日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国内日语教育改革的对策与建议:注重培养日语学习者跨语言沟通能力、从多个方面提高日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提升日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构建基于Can-Do教学理念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教育的模式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瞩目。在我国,随着大学扩招、升学率不断提高、教学环境和培养目标的变化,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了热点问题。对于外语专业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以大学外语教育中的日语专业为例,借鉴日本近现代教育中的经验,在考察现有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指出当前人才培养方式的不足,并提出"教养教育"在大学教育尤其是日语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第二外语教学应该是外语专业院系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培养掌握多种外语的人才,是我国对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交流日益发展的需要。本文以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为立足点,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试图为我国第二外语日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欧美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对外语能力标准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制定的语言能力标准也日趋完善;日本也发表了《JF日语教育标准2010》。多年来,我国日语教学大纲一直是日语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教学目标,为日语教材的编写、日语教学的规范化及日语能力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但我国对于日语教育却一直没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标准出台。文章介绍了国外的外语能力标准,并分析其最新理念,以期为我国的日语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之下,语言专业的二外教学越来越受到各大外语类高校的重视,但相对于所学的专业外语而言,当前二外日语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以提升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水平为着眼点,研究并探讨二外日语教育教学模式,进而创新二外日语教学模式,以促进高校日语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教育扩招,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加深,日语人才相对紧缺,很多高校纷纷开设日语专业课程。我校洛阳师范学院,地处旅游城市古都洛阳,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日本观光客,顺应市场需求,于2004年9月开设并招收了第一届日语专业本科生,笔者为本校开设日语专业撰写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此大纲是依据国家《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和《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参考国内设有日语专业并有一定影响的大学的日语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顺应市场需求制定而成的。  相似文献   

10.
基础日语课程作为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关系到整个外语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实施的有效进程。与此同时,随着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我国与日本在教育、经济、贸易、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交流与往来。此种情况下,社会对于日语专业人才在需求量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反观对日语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高等院校,虽然在国家教育部门倡导高等教育改革的作用下,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相比较以往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但受各方面现实因素影响,其在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本文总结了新教改环境下基础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了推动基础日语教学创新的策略,从而更好地满足新教改环境下对基础日语教学的需求,推动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新文科与外语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 年编委会上,著名学者许钧、 王守仁、杨金才进行了主旨发言。许钧以自己主编的《翻译概论》为例,阐述了外语教学中的不变与变。王守仁阐释了他提出的“新外语”理念,强调不能满足于跨学科融合,而首先必须创新做强外语学科,融合传播与外语将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杨金才以英语专业为例,阐述了他对新外语教育中“不变与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2018年4月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高等外语教学进入一个新时代。新《国标》的制定顺应地球村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日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授课内容应该多元化与全面化,近年来兴起的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方式则真正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个案,首先对历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做人才培养质量反馈的问卷调查,掌握顾客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及期望值,并采用SWOT 工具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最后结合质量管理的 PDCA 循环提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职二外日语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二外日语教学起步晚,经验少,发展缓慢,效果不明显。本文从高职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目前高职二外日语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然后针对所存问题,提出几个试探性的改革方案,骐骥高职二外日语教学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文科建设在我国高校全面展开,外语专业的创新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外语专业,是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新外语。新外语建设基于《国标》和《指南》,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指引,培养的是能够传播中国、沟通世界的新型人才。外语专业的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新文科建设理念,不断探索新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日语专业学生的应岗能力,提升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经贸日语方向核心课程的“商务日语”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教学场景,提供实践机会,积极探索日语与商务知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商务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多模式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教育部积极推动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以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全新的角度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体现了现代外语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与英国驻广州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对广东省珠海市、梅州市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顶岗支教、置换培训,通过教师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从而发现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设置课程和培训模式以解决问题,探究出"以问题为中心",学、研、用一体的培训模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加强高校科研与教学的产学结合。  相似文献   

19.
谈高职院校"外语+轻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外语 轻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有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和娴熟的语言技能,了解某一轻工专业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文章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外语 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有别于本科院校,同时分析了"外语 轻工专业"与"轻工 外语专业"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日本第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在"二战"以后进行了七次中学课程改革,几乎每隔十年就要进行一次课改。最近的一次是以2008年颁布的《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为标志,这个《要领》是在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指导下,对中学课程内容进行了重大修订,增加了外语、理科、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课时量,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所增加,以提高基础学力。日本紧贴时代的需要、重视母语教学、强化道德教育、注重外国语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等,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