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通过针对个体网络学习中的策略进行了知识和学习社群的分析。针对网络知识的扁平化特点,提出发展个体知识结构为核心的探查不同层次关键词等策略;针对网络社群中人的某一角色的突出性和同水平人的聚集性,提出发现关键人和关键群体的策略。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即平行又交叉的网络学习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群是学习者提高认知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社群中学习者的隐性知识在其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社群中隐性知识的转化机制与问题,并提出了促进社群中学习者隐性知识习得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QQ虚拟学习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豪锋  李瑞萍  李名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2):80-83,125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学习社群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界和远程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以QQ虚拟学习社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社群的网络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社群网络结构特征、意见领袖地位的形成,以及社群成员参与动机、满意度、忠诚度与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社群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促进虚拟学习社群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过程中,基于社交媒体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成为教师自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部分教师网络学习社群面临群体动力不足的瓶颈问题,导致研修和学习效果有限。基于此,文章依托在线实践社区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采用质性访谈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群体动力水平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的群体动力特征和群体行为模式。文章发现,教师主体认知视角下强动力社群和弱动力社群在社群目标、群体结构、社群管理等多个特征要素上存在差异;与教师研修课程平台相比,基于社交通讯工具的网络学习社群表现出圈人、情绪表达、冲突、干扰等六种特殊的群体行为;强动力社群的交互行为丰富,以驱动行为和凝聚行为为主;强动力社群存在多种显著的行为序列模式,按照不同的触发行为可分为话题辩论、求助分享、组织管理三种。文章的研究可为打造强动力、高质量的教师网络学习社群提供参考,并可为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型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5.
微信作为一款集通讯、社交和平台功能于一体的移动应用软件,为构建虚拟学习社群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整体网研究,针对一个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进行案例分析,通过群中学习者的行为特点及网络结构,构建其社会网络分析模型,并通过分析模型中网络结构关系、网络密度及小团体数目等因素探究微信好友关系对社群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成功构造基于微信的虚拟学习社群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分析探讨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将网络学习社群的应用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形成一种相对完善的教学模式.对网络学习社群在教学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分析了网络学习社群应用到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研究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以及探讨面对面协作与在线协作的关系,对于揭示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针对混合学习社群的协作与互动现象,结合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和焦点团队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一个混合学习社群社会网络分析框架。进而运用该分析框架对美国南加州先锋大学学习型乐团进行案例研究,分别从社群图、中心性、密度、小团体、矩阵相关性等方面来分析混合学习社群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结构。文章最终提炼了"任务驱动—混合式协作—激励机制—过程性测评—规范管理"的混合学习社群协作与互动的策略,以促进混合学习社群协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网络课程在大多数高校已成为传统课堂的辅助,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但是在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网络课程社群的中心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和结构洞的分析后,发现在网络课程社群交互中存在着活力欠缺、生态主体交互失衡、生态主体生态位失衡、网络社群凝聚力低、边缘化严重等诸多生态问题,通过以此观测方法对这些生态问题的分析,以期对网络课程社群交互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虚拟社群已成为教师网络教研和专业成长的新途径。针对"李克东难题"及其他教师虚拟社群实践问题,本研究从知识共享视角进行思考,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教师虚拟社群及其发展,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运用个案研究、内容分析及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其中知识共享的特点及其过程,并据此构建了教师虚拟社群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探讨了教师虚拟社群中知识共享的价值取向,指出社群成员的需求层级与知识共享价值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易化、柔化、大量化和隐性化的趋势下,参与和主持学习社群,成为未来终身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虽然网络学习社群的观念和建立流程在web1.0时代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社群基本上以讨论区为主要工具,以文字为互动媒体,但由于欠缺可以直接快速互动和讨论的媒介,加上很多人不习惯以文字来表达想法与意见,社群内容很难由无生有,使得社群经营相对困难。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利用网络教学方式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融合学习共同体与网络学习的概念之后,我们构建了"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并提出垂直、水平、自我和延伸学习等四个层级为特征的教学方法,认为这一教与学的模式可以结合传统课堂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为普通高等教育提供一个新的教学思路。基于"北京大学教学网"提供的B lackboard平台,我们对这一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日益突出。网络课程与知识管理结合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为网络课程在技术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Mashup聚合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探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豪锋  王小梅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4):109-112,38
如何将网络中海量学习资源高效、快捷地组织到统一的网络环境中,有效地服务并促进网络学习,是当前网路学习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Mashup作为一种新型聚合技术能将多个外部数据源进行整合,提供一种创新服务,成为未来网络学习的重要应用模式。针对网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Mashup聚合技术对网络学习的有效支持,以期提高网络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4.
网络研究性学习在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学习活动是网络研究性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设计的基本单元,如何进行网络研究性学习中的活动设计,选用怎样的网络平台可以更好的支持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设计与实施,是一直以来教师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从学习设计理念以及基于该理念开发的LAMS平台角度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尝试。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的兴起,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双主互动教学设计模式和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分析了网络对于探究式学习的支持后,提出了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并结合高职学科教学中的需要,设想了网上探究式学习室的设计架构、思路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四个方面讨论了在网络课件中加入“学习效果评价”模块的必要性,并以“数据结构网络课件”为个案,介绍了“学习效果评价”模块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把网络课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对“数据结构网络课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武汉地区试点高校的英语网络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现状,探讨了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培养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K12教育论坛作为虚拟学习社区代表,分析各问题讨论式帖子间的内在交互联系,并用社群图揭示虚拟学习社区的知识建构过程,从密度、中心性、凝聚子群三大方面分析协作知识建构的特征,以探讨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如何进行有效的协作知识建构.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正迅速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络设计框架,导致了互联网的展现手段、方法、形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分析了Grails框架在网络程序设计中的特点、优势以及发展状况。针对网络学习环境的特点,应用Grails框架开发了具有实用价值的在线测试系统。最后对网络学习环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conceptual learning outcomes and the effect of motivation on students’ conceptual learning outcomes in two different contexts: a Web-based and a classroom-based instruction, which incorporated the Dual Situation Learning Model (DSLM). Nine classes of Grade eight students (N = 190)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five classes participated in a Web-based context and four classes in a regular classroom-based context. The topic covered was chemical reaction. Students’ conceptual change outcomes were assessed using eight two-tier pre/post conceptual tests during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reaction rate integrated conceptual test at the end of the instruction. Students’ motiv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in the beginning and during instruction using the items from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Toward Science Learning (SMTSL) questionnaire. Th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ANOVA, ANCOVA, bivariate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Finding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motivational factors were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ir conceptual learning outcomes in both Web-based and classroom-based science teaching. In the Web-based context, students’ motivation during the Web-based learning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on students’ conceptual learning outcomes than before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