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参加了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会,在为课改即将落到实处而高兴之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仍有一些忧虑。顾德希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痼疾之一,就是把教学目标误以为是教师去“给”学生什么,  相似文献   

2.
求活吕叔湘先生指出:“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刘国正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要追求活。怎样才算得活呢?教学活动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做到融洽的交流。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也推着教师走,教师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3.
张元先生是大学教授,主攻宋史,中学教法是他的副业。这是一篇他执教中学的实录,虽然较长,但耐心阅读,很有意思。这节课完全不同于本刊及兄弟期刊发表的、我们认为已经相当成功的案例。这节课虽然没有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虽然运用了大量的材料,但学生并不觉得枯燥;设计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学生都能积极思考。这节课真正把学生带到了历史情景中,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历史的魅力及其思维训练,在这节课中都有体现。这是一节理想的、充满神韵的常规课,给我们很多启发。为了使读者看明白其中的门道,我们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姚锦祥老师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这个案例。他的文章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案例的解读。由于台湾的一些常用语与大陆有些不同,我们对本文及标题略作修改。我们还将张先生的一些文句排成黑体字,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4.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吕叔湘先生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些话的深刻含义,我们过去不很理解,通过教改实践,现在才逐渐有所领悟。长期以来,我错误地把语文课看成一门知识课,又片面地认为知识完全是靠老师“教”的。因此,在教学中就以“讲”为能事,还自以为这就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法,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怎样把干巴巴的历史说教变为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怎样把学生从繁琐的历史知识的识记中摆脱出来?怎样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历史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培养其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展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标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实物、图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 ,很早就提出教师进行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张 :“故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意思是说 ,做老师的进行教学 ,要善于培养学生思考 ;诱导他而不处处硬拖着他 ;激励他而不时时硬压他 ;给他点明解决疑难的“诀窃” ,而不事事把现成答案硬灌给他。这是古人对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基本观点。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今天 ,特别是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今天 ,面对古人的教诲 ,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又怎样来启发诱导学生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 :…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说:“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从事生物课教学业已二十几个春秋,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学改革从教法改革入手是必要的。方法问题不是个单纯问题,他关乎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型”还是“智能型”人材的问题。为此教法要灵活,教学要改革。这里主要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配合。根据教材和其他实际情况,我采用了“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参观法”等,由于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现仅将“讨论式”教学法作以浅谈。 1 讨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启发式应是统帅整个教学过程的总原则。叶圣陶先生说,善于启发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生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以适宜的培养和护理,就能自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位教师在《时代报》撰文道:“我的课是种服务,学生们可以接受或拒绝,完全出自他们的意愿。”由此可见,教师的服务是给学生搭起一座通向知识彼岸的桥,至于学生们是否愿意过这座桥则听凭自便。把学校的教学定位于服务关系,确实能改变教学面貌。首先,教师有压力感。德国大学一门课可以好几个教师同时开,每学期头两个星期学生不注册,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选择教师“服务”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在这两周里把每个教师的课都听一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本学期就在他(她)那儿“安家落户”,正式注册了。德国有种说法:学校里最重要的学生是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历史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多种小学历史教学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择要分述如下: 一、讲授法。这是历史教学运用最多的方法。对教材的中心,重点、难点、关键性的问题,比较复杂不易理解的内容,都必须通过教师讲授才能使学生掌握。如讲第七课“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决定把战败国德国在我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个问题时,教师要把“巴黎和会”与“德国在我国山东的特权”讲解清楚。为了深刻的阐述问题,也为了增加历史课的趣味,讲授时经常要补充一些课文中没有的历史知识。如讲到新中国成立时,“54门礼炮一齐鸣放28响”。为什么用54门礼炮?为什么每门炮鸣放28响?学生不知道,教师可补充讲述:54门礼炮代表当时参加大会“54个单位,28响是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语文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语感专家王尚文先生指出:“语文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学生高品位语感的创造者;语文教师的困难之处,也在于他必须创造学生高品位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论述无不标明。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最急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张志公先生认为:“好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能把学生的电子计算机(脑子)的电门打开。”“给学生以指导,让学生的智慧自由驰骋。”只有如此,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才能形成,才可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抓住“引爆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教学高潮。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点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与功能。他提倡教师要以教材为示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应把教材视为一种“抓手”,用比较、鉴别、选择、加工、拓展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一、对文本阅读要有鉴赏性教学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多元鉴赏,用课文所蕴含的美好情愫,点燃学生的理想火花。如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我让学生默默读课文,在书上圈圈点点,想想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了拉萨天空的特点,读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在学生中开展“走上讲坛,我也是‘先生’”的活动,把新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总结、表达等能力呢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把握学生的课前自学“教是为了不教”是叶圣陶先生为语文教学提出的总目标。要想逐步达到“不教”这个总目标 ,必须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课前自学的良好习惯。在课前 ,要求学生先看“预习提示” ,并按“预习提示”的要求通读课文 ,借助工具书消化生字词。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求学生把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总结概括出来 ,把不易理解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上,有一个似乎老掉了牙但仍可新意迭出的提法: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需一桶水。把教与学的关系仅仅看作“桶水”与“碗水”亦即以多胜少的关系,是十分偏颇的,而且这种提法常常给人一种错觉:只要水平高,书就一定教得好。 前不久一位搞教研的同志跟我说,某日去听一位年青教师的课,课讲得并不理想,让人感到他的教学对象似乎并不是小学生,由此他提出了改进的建议。然而一位领导却说:“一个专科毕业生教小学有什么问题!”他说“主要是方法问题。”领导则说,  相似文献   

18.
我教《在仙台》中的“物以希为贵”江苏吴春华《在仙台》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教师藤野先生给他以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都着重讲解藤野先生“教我学医”的三件事,而对课...  相似文献   

19.
通常有人对语文教学有误解,认为语文课程是死的,只要学生肯读肯背就行了,很多家长这样说,不少老师也这么讲,而我作为语文老师却无法苟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的理解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工夫。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20.
李焕荣 《文教资料》2006,(19):102-103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在自己原有能力的基础上,独立钻研,自觉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学生素质的高低是以学生掌握、运用知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为主要标志的。吕叔湘先生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何等重要。通过探索和努力,我们形成了“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五环节“十字”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预习、议论等探究活动为主体,贯穿教师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