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运用塑料罩和氢氧化钠溶液可减少蔗糖与浓硫酸脱水反应的演示实验的污染,让学生在雾中欣赏鲜花的变色,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3.
4.
5.
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143页,[实验6-4]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如图1所示),虽然方法简单:现象明显,但反应所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环境,影响师生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此,笔者对该实验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改进,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苏教版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020年版)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集反应、产物检测和尾气处理等一体化的实验装置,可以满足学生分组实验的需要,并同时完成浓硫酸的性质试验以及多种气体产物的检验。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简捷、安全和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高一化学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中有关浓硫酸的特性(第91页)观察与思考中实验2:取2克蔗糖(C11H22O11)放人大试管中,加入约5 mL浓硫酸,迅速搅拌,然后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将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8.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我国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国内各版本教科书对该实验的设计各有长短。对国内4套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该实验和文献中的一个改进实验进行分析,并给了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在蔗糖与浓硫酸脱水碳化反应的演示实验中 ,往往只能得到黑褐色稠状物 ,难以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对此实验 ,笔者作了一些探讨 ,并作了改进 ,演示效果很好。现简单介绍如下 :1 实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产生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的主要原因是 :蔗糖在脱水碳化反应中产生的热量不够 ,不足以使游离出来的碳中有部分进一步迅速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蔗糖与浓硫酸脱水碳化的反应温度。2 实验方法的改进选用 18× 180规格的试管作反应容器 ,往试管内加入约 5克的蔗糖固体 ,再用胶头滴管往蔗…  相似文献   

10.
将教材中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为微型实验装置,可将验证浓硫酸性质和SO2性质的实验一次完成。经改进后,实验现象明显、直观,同时,可避免SO2的逸散,落实绿色化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比较分析了诸多文献中改进装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秉持着环保、绿色的理念,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再次改进。利用注射器控制反应的发生和保持气密性良好,药品用量少,操作流畅,实现一体化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防止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逸出,制作了一套完全密闭的反应装置,减少了演示实验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4.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实际现象与理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不理想,并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在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对该实验改进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对该实验进行了再改进,使实验现象和理论描述相一致,同时消除了污染,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是中学化学和中师化学教材中用以说明浓硫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人教社2000年版《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对本实验的装置已从敞开式改为封闭式(见P.135),这是环保意识在新教材中的体现。但本实验的设计仍存在如下欠缺:1.为产生稳定的二氧化硫气体,要持续加热浓硫酸,反应完毕将试管内液体例人废液缸后管内剩余物温度仍很高,不能立即加水,观察溶液颜色,故整个演示持续时间较长;2.使用铜片,不便中止反应,若按教参介绍的方法将铜片改为螺旋状铜丝,在橡皮塞内难以上下抽动,若穿过铜丝的孔过大,装置密封性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共同参与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设计,创新改进原有实验装置,实现了浓硫酸与铜反应一体化、微型化、绿色化、创新性的改进及普适性价值的拓展。  相似文献   

19.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比较重要的实验之一。针对现行教材中该反应实验装置的不足,在分析总结文献中已有的多项改进方案后,提出以N形管和三通阀联合使用的创新设计方案。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具有实验装置小巧、反应可控、实验现象明显、无污染气体排出、能防倒吸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行教材中浓硫酸与铜反应实验的不足,根据实验方案设计的简约化、绿色化等原则提出了几种创新改进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课本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更加理想的实验效果,以期对提高该实验的教学功能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